從島主到國王 第四百七十二節 得璽
第四進化周期出現的原始脊椎動物進入飛躍式的發展,,現代魚類硬骨魚開始發展,海洋里到處都是現在魚類,甚至出現了長達10米,體重達數十噸的魚類。
陸生植物裸蕨在陸地上完全站穩了腳根,并且,由裸蕨進化的石松類、楔葉類和真蕨類開始大發展。
在空間的海島上,好像時間加速一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樹木生長起來,長成撐天大樹,出現了成片的森林,海島披上了綠裝,。
孕海泉開始重新積蓄靈泉水,等待空間的第六次進化,那時候,更多的海洋生命將擺脫對水的依賴,走上陸地。
陳銳離開孕海珠空間。
第二天,陳銳繼續在洛水河底尋找傳國玉璽。
河底的淤泥很厚,水很濁,傳國玉璽掩藏在厚厚的淤泥里,有了淤泥的阻隔,陳銳的神識探入淤泥里非常困難。
以陳銳現在的修為,在陸地,神識一次掃描可以掃描到幾平方公里的范圍,在水里,有水的阻隔,一次可以掃描幾百平方米的范圍,神識要掃到淤泥里,有淤泥的阻隔,只能掃描幾平方米的范圍。
陳銳在河底搜尋玉璽,等于是‘逐步逐寸’的尋找,比普通人在地上找東西快不了多快。
每天只能搜尋很小的范圍。
陳銳在洛水河底搜尋了十多天。
搜尋進度才剛剛過一半。
沒有發現玉璽。
倒是各種‘垃圾’找了一大堆,銹蝕的銅錢,銹跡斑斑的兵器,大水沖進河里的石獅,......。
這天,陳銳遁進河底,繼續尋找,沿著洛水下游......。
忽然,陳銳停下了腳步,臉上的表情忽然凝固了。隨即一喜。
陳銳神識里掃描到淤泥里有一個“疙瘩’。
陳銳快步走了過去,蹲下身,從淤泥里把‘疙瘩’挖了出來。
‘疙瘩’拿在手里,有點沉。上面沾滿了淤泥。
陳銳將‘疙瘩’上的淤泥洗干凈,頓時就露出了‘疙瘩’的真容。
這是一枚玉璽。
玉璽是用一塊非常大的白玉雕琢而成的。
這塊白玉玉質細而堅硬,細膩溫潤,翠色晶瑩,神韻橫生。......,這是一塊產于西陜藍田縣的藍田白玉。
如果,能確定這枚玉璽是傳國玉璽的話,那么這塊藍田白玉就是傳說中的和氏壁,......。
玉璽的紐是螭紐,立體鏤空雕琢著一條昂首嘶鳴,威武雄壯的螭龍,圓眼睛,大鼻子,眼尾稍有細長線。貓耳朵,腿部彎曲,腳爪向上翹起,......。
玉璽的印面雕刻著魚鳥文,彎彎曲曲一條條線條構成抽像的圖案的文字,陳銳看不懂這些文字。
不過,在玉璽的肩部陳銳發現七個隸體的文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及黃金鑲補的一角,陳銳已經可以確定這枚玉璽正是傳國玉璽。
因為這些都有正史史料記載的。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于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于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大后怒而詈之。并擲璽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那么,可以推測玉璽印面的魚鳥文的文字是史料中記載的“受命于天,即壽永昌”,或“受命之天,皇帝壽昌”......
失蹤1000多年傳國玉璽終于找到了。
傳國玉璽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國寶,它像征著正統,......,圍繞著傳國玉璽的記載,正史,野史的史料汗牛充棟,......,傳國玉璽的下落之謎是中國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團。
對于,傳國玉璽的下落,很多人猜測在秦始皇的地宮里,也有人懷疑在成吉思汗的墓里,......,其實就在洛水河底。
陳銳將傳國玉璽放進孕海珠空間,離開了洛水。
在東都休息了一晚上后,陳銳乘坐飛機離開了中國,回到托爾圖加島。
全世界對陳銳發的第十五波福利,兩張圖片,很感興趣,猜測紛紛,,很多人在研究這兩張圖片,希望能找到這兩張圖片藏有的巨大的秘密,就差把這兩張圖片分解成像素點了,,畢竟,作為陳銳第十五波福利,這兩張圖片肯定不是一種植物,一幅畫那么簡單的。
全世界研究了十幾天,都沒有研究個神馬來,倒是被一大堆小報,小雜志利用,腦洞大開,編出各種匪夷所思的猜測,怎么吸引眼球怎么編,一幅中國畫可以被腦洞大開的記者跟外星人的密碼扯在一起,一種植物有亂七八遭N種腦洞大開的猜測,長生草,神草,像狂蟒之災中的血蘭花一樣‘永保青春’,,還煞有其事地請了專家來解釋,然而,并沒有卵用,。
大家拿著板凳坐等陳銳出來解開秘密。
陳銳盤坐坐在游艇上,腳下是一根魚竿。
大腿上放著一臺筆記本電腦,陳銳打開電腦,登錄Q/Q,點開Q/Q群。
只發圖,不說話
“陳銳冒泡了。”
“你倒是快點!!發圖?!”
“盼星星,盼月亮,一個月不吃不喝,日漸漸憔悴了,終于,盼到你了,發圖?!。”
“第十五波福利啊,想想就激動!”
“很想知道,這兩張圖片藏了什么巨大秘密。”
“很喜歡看陳銳揭開各種地球秘密,讓政、府吃憋的樣子。”
Q/Q群里,陳銳的出現就像投了一顆深水炸彈在池塘里,全部冒泡了,。
“魚上勾了,稍等”
“囧!”
陳銳將魚竿拉起來,拉上一條海鱸魚。(
從島主到國王 第四百七十二節 得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