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制作 第一百二十六章 輿論戰
“7月1日,制作成本高達1億美元的《獨立日》如期在北美公映……”
用于現場直播的攝影棚中,吉恩西斯克爾坐在鏡頭前的沙發中,向對面的羅杰艾伯特說道,“這部影片上映后,卻在全美遭遇到了一致的口碑差評炮轟,部分媒體和影評人甚至給該片打了零分,此前一直很順利的杜克羅森伯格遇到了巨大的麻煩。︾”
似乎杜克的電影真的乏人問津一般,他問道,“羅杰,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杜克羅森伯格遇到的失敗,其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仿佛是電影業最權威的專家似的,羅杰艾伯特沉穩的開始了分析,“我們先從影片本身來說吧,《獨立日》本身的劇情和結構都有很嚴重的問題。”
“看過影片甚至預告片的朋友應該能看出,《獨立日》又是一個外星人的故事,又一次美國拯救世界的幻想。外星人來襲,世界陷入了恐慌,以美國總統為核心的人類向外星人發起了反擊,最后世界和平,這樣的俗套在好萊塢已經持續太久了!”
“而這一部,則是我見過的最糟糕的一部,劇情單薄,漏洞百出,語言干癟,特效簡單!”
西斯克爾適時的問道,“羅杰,能舉幾個例子嗎?”
“最典型的,關于電腦病毒解除外星人防護罩的問題,只要對計算機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計算機病毒是基于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架構而存在,難道外星人的系統與人類相同?還是說他們用的是dos操作系統?或者英特爾的cpu?”
“此外,影片的煽情太過廉價和粗暴……”
在西斯克爾的配合下,羅杰艾伯特將《獨立日》從劇情到結構,從邏輯到臺詞。全都惡狠狠的譏諷了一遍。
“杜克羅森伯格的前兩部影片《生死時速》和《勇闖奪命島》還是得到了一些好評,而《獨立日》明顯是他的滑鐵盧。”
按照既定程序,西斯克爾又問道,“羅杰,《獨立日》的失敗是不是與杜克羅森伯格本人的執導水平下滑有關?”
這不止是針對電影了,但羅杰艾伯特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我曾經與杜克羅森伯格談過,他的問題很明顯,一是拍攝時的破壞欲過于旺盛,完全壓倒了對于電影藝術的追求。”
稍稍頓了頓,他好像在組織合適的語言,“二是與他的個人思想有關,其實不難看出,杜克羅森伯格的心中,商業和票房處于第一位。電影質量嘛,反而要靠后。”
不等搭檔繼續發問,羅杰艾伯特徑直說道,“連《獨立日》在內,杜克羅森伯格有三部電影問世,從這三部電影中,可以看出他的電影制作技巧有限,翻來覆去就是那幾樣。時間一長,自然會被人厭倦。”
“可以更詳細的分析一下嗎?”西斯克爾再次問道。
“當然!”
羅杰艾伯特清了清嗓子。這才說道,“第一,愛炫技。炫目的運動鏡頭,凌厲的剪輯風格,火爆的特效場面,這是杜克羅森伯格最典型的風格。也是觀眾對他前兩部影片津津樂道的地方,看著的確很過癮,這些甚至融進了他的血液,成為其基因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愛炫技的特點,在三部影片中。杜克羅森伯格從來沒有變過。相比之下,他的敘事能力倒是逐漸在變化,而且越變越差!《獨立日》就是代表!故事敷衍,人物角色臉譜化,邏輯漏洞一堆,所有這些讓‘愛炫技’變得越來越討厭。”
“第二,三種技巧濫用。從《生死時速》到現在也有幾年了,杜克羅森伯格卻看不到任何進步。他濫用慢鏡頭,濫用廣角,濫用爆炸。無休止的爆炸,退休警察搞恐怖爆炸,美隊的叛亂份子也爆炸,外星人還是爆炸,大家用足勁抓緊一切時間爆炸,然后頭戴無敵光環的主角們,用優雅的慢動作從爆炸中逃生!”
“第三,沒節制!為了那些多余的追車、爆炸、慢鏡、特效,杜克羅森伯格不在乎把電影劇情一刪再刪,根本沒心思去考慮藝術和人文關懷!反而把炫技和招搖表現到了極致,比如他個人非常自得的鏡頭,一顆炸彈從f18大黃蜂落到惡魔島上,并引發巨大的爆炸,自稱為‘炸彈視角’,說白了,這不過是他自娛自樂的爆炸游戲。”
通過有線電視網,這期節目傳到了很多人的面前,有人覺得羅杰艾伯特說的有些道理,特別是超過四十歲經常看他影評的人,而有人覺得他純粹是為了挑刺而挑刺,比如二十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人。
“純屬嫉妒,我就喜歡爆炸電影和快節奏電影,在這方面誰能比的上杜克羅森伯格?”
電視機前,有年輕觀眾在嘀咕,“這些影評人也就是幾個高級噴子而已,以為自己高大上,實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
還有人如此說道,“帶著嫉妒和偏見的心理去看電影是不會好看的,無論看多少遍都一樣。”
每個人對每種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人會受到環境輿論的影響,很難說羅杰艾伯特的節目會對杜克和《獨立日》帶來什么。
接近午夜時分,《洛杉磯時報》的女記者莎拉與杜克和南希告別,走出了一家高級餐廳,直接開車趕回報社,準備連夜完成主編交待下來的任務,以便明天及時見報。
手指落在打字機的鍵盤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莎拉有些悲哀的發現,一心想做影評人的自己,這次恐怕要站在影評人的對立面了,以后的影評人夢甚至會破滅。
但她管不了這么多了,這份媒體工作才是生存的根本。
一直到午夜時分,莎拉才將趕完的稿子交給編輯,編輯迅速排版,加入到早就留好的版面中,然后傳到分散在全美各處的印刷廠,印刷出版,送到北美各個角落的各個用戶手中。
由于提前與制片發行方溝通過,杜克并沒有像其他演員那樣,參與到北美的宣傳通告中,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已經開啟的輿論戰上。
周日太陽剛剛爬上地平線,陽光才落在圣塔莫尼卡的海灘上,杜克從沿著海濱大道一路跑進家中,先回樓上的房間沖了個澡,又換上一身干爽的衣服走了下來,進入餐廳的時候,母親已經坐在里面,等著他一起享用早餐。
“早啊,媽媽。”杜克坐下,拿起刀叉,“今天要趕去紐約嗎?”
“嗯……”母親點了點頭,“紐約是北美的時尚中心,現在圣菲亞的工作在向東海岸轉移。”
“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好了。”杜克建議。
“我還不想退休。”莉亞夫人直接否決,“而且退休了也沒什么事可做。”
了解母親的性格,杜克也就不再多說,轉頭對女傭說道,“艾莉,今天的《洛杉磯時報》到了嗎?啊,謝謝!”
女傭很快將報紙送了過來,杜克直接翻到了娛樂版,頭版頭條上刊登的正是他的專訪。
平時杜克不怎么關注媒體對自己的評價,類似他這種商業導演在專業媒體口中,也不會有什么好的評語,但今天不同,這是一場輿論戰的開始!
“有著一副頎長健碩身材的杜克羅森伯格,舉手投足都透著無所畏懼的勢頭,就連話語間也傳遞出主人果敢的訊號,本報記者在圣塔莫尼卡的工作室里見到了這位好萊塢導演。你完全可以把杜克羅森伯格想象成是一位永不服輸的斗士,就像是在馬德里的賽場上稱雄的一頭斗牛,在取悅觀眾的娛樂業中堪稱善于制造破壞的藝術家……”
“當我們的話題來到制作成本高達一億美元的《獨立日》時,現年才二十四歲的杜克將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付之一笑——在電影界這個行當里當導演要想混出個好名聲,那就必須是壓力和腎上腺素都要旺盛才行——這是他的原話。”
“當談到為什么要拍攝《獨立日》時,他如此回答——我只是想愉悅大眾,為觀眾帶來最簡單最純粹的快樂。”
“當問到為什么他的電影中總是存在如此多的特效,杜克羅森伯格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解釋——現在用錄像機、在電視臺上隨處可以看到電影,你憑什么可以吸引大家走進影院,專門來看你的電影?”
“無休止的爆破大場面、震耳欲聾的噪音、險象環生的追逐打斗、對各地坐標性建筑的破壞,再夾雜喜聞樂見的插科打諢,這些都是大批觀眾喜歡杜克羅森伯格的電影的原因,他的前兩部電影《生死時速》和《勇闖奪命島》取得了巨大成功,《獨立日》也不例外,在周五拿下2245萬美元的票房后,這部影片周六又拿下了2429萬美元,大賣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影片的專業口碑似乎有些麻煩,記者也專門問及了杜克羅森伯格對影評人猛烈抨擊的看法……”(
好萊塢制作 第一百二十六章 輿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