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謀生手冊 第五一七章 露底的汪小官人
這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真的在縣衙呆過,絕對不難,甚至張口就能回答,但汪孚林卻清清楚楚地發現,左手邊程乃軒自己接觸過的兩個師爺倒是神情自若,另外右手邊的三個人中,坐在最下首的那人卻是面色一僵,另外兩人倒是用一種驚yà莫名的眼神端詳他,仿佛發現了什么珍稀動物。而坐在汪孚林一旁的程乃軒卻已經暗自笑痛了肚子,心想要是這些人知道,想當初汪孚林在歙縣那可是編外師爺,影子縣尊,那會怎么想?
而率先開口的,正是程乃軒很看好的那個刑名師爺馬明,他客氣地欠了欠身,從容答道:“縣衙快班、壯班、皂班的班頭,在名義上全都是歸典史管,然而國初典史位卑職低,權責卻大,大多有功名,如今卻因為不入流,大多都是在吏役中簡拔有功者充任,魚龍混雜。如果是當地人出任典史,那么便形同土皇帝,縣令都難以轄制。如果不是當地人,則無職無權,三班班頭根本就不會聽。”
他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至于皂隸、捕快、禁子,照例由刑房管帶,司吏說話會很有用。而民壯、鋪兵、驛夫由兵房管帶,也一樣是司吏說話管用。然則在實際操作上,刑房往wǎng會越權把皂隸、捕快、民壯這三班全都掌握在手里,所以縣衙三班六房之中,刑房權責最dà,戶房統管戶籍賦役,亦是讓人趨之若鶩。相形之下,反而是名義上作為六房之首的吏房要差很多,兵房多數只管鋪兵和驛夫。權責被刑房侵奪的地方很多。”
見其說到這里就打住了。汪孚林大略判斷出。這位馬師爺確實扎扎實實在縣衙干過,理論經驗很豐富。他笑著點了點頭,當下拿出當初自己在歙縣衙給葉鈞耀當參謀的時候遇到的幾樁疑難案子,前因后果一說,見馬師爺雖不至于樁樁件件都有獨到見解,但刑律了解得扎實,人情世故分明,他少不得看了程乃軒一眼。后者聞弦歌知雅意。立刻滿臉堆笑地說:“馬師爺若是肯屈就,便隨我一同去安陽如何?我當即日禮聘,絕不會怠慢。”
馬師爺剛剛被汪孚林那一連串問題問得都有些出汗了,暗想這些案子顯然都不是書本上的,絕對是實際發生過的,可汪孚林一個少年進士當年忙著應付科舉都來不及,怎么有時間關注這種東西?可不管如何,聽到程乃軒如此相邀,喜出望外的他立刻起身長揖道:“自然愿為東主效力!”
師爺挑東家有一個最dà的原則,那就是最好是家境殷實的有錢人。如此出手大方,自己當官期間也不會太貪。只要能夠聽得進qù師爺的意見,把考評做到中上是很容易的,相反那些太窮的,要么就清廉剛正到古板猶如海瑞,要么就是恨不得刮地皮三尺,再要不然就是自不量力去和豪紳巨室打擂臺。所以,程乃軒這樣的東家不止馬師爺自然滿意十分,其他師爺也都頗為眼熱。眼見一個名額定下了,其他人免不了面色微變,卻見汪孚林又開口了。
“各位都是在縣衙時間很長的,未知可知道三班六房中,某些收銀子的陳規陋矩?”
之前汪孚林和那馬師爺說案子頭頭是道,對于三班六房也顯見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自然誰都不認為,汪孚林真的不知道其中奧妙。有了馬師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此輕輕巧巧就被程乃軒聘為師爺的例子,其他人自然搶著回答,一時間,從心紅銀、掛號費、傳呈費、紙筆費、出結費等等,各種收銀子的名目從他們嘴里迸出來,只有之前聽到關于三班六房問題就已經面色不好的那位師爺,此刻一動不動,整張臉都已經僵得不能看了。
到最后,這位什么都答不上來,年紀足有四十許的師爺忍不住冷笑道:“汪老爺對于這些陳規陋矩如此在意,莫非是想讓程老爺一上任就革除這些弊政?”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汪孚林不慌不忙地答了一句,這才環視眾人道:“想當年海剛峰海公剛到淳安縣之后,就曾經革除各種常例陋規六十八項,全都是胥吏從百姓手里搶錢的,隨即又在打官司時一味偏向弱勢,所以才被人稱作是迂闊。在那些胥吏差役眼中,壞他們財路,便如同殺他們父母,輕易自然動不得。可若是一縣之主心里有數,便可以通過這些陋規制約這些胥吏差役,而不至于為人所制。不可不廢,不可盡廢,卻要盡知,蔡師爺認為是不是?”
蔡師爺被問得臉上漲得通紅。他突然咬咬牙站起身來,言辭生硬地說:“我突然想起家中還有要事,程老爺這幕賓,我只怕是無能為力,先告辭了。”
見人竟然轉身就走,程乃軒登時心頭惱怒。這一表情變化立刻就被下頭右手邊第一位的劉師爺給看到了,當即說道:“程老爺還請不要見怪,這位蔡師爺是有名的風雅之人,平時當東主的要是與文人墨客交接往來,又或者接待縣學教諭,府學教授,本縣生儒,他是最適合的,但要說這種刑名錢谷,三班六房陳規陋矩,他卻是一樣都不知道,這一走,他只怕是把程老爺和汪老爺都當成了俗人。”
“要是去江南,帶著這位蔡師爺風雅人,那倒也就算了。可河南安陽是什么地方?較之宋時的安陽只得一半大小,我粗略了解了一下,城池四周不過九里,總共四座城門,總人口不過七萬,戶數大約在八千多,教化都來不及,每年能出一個進士就頂天了,哪里有功夫說什么風雅?”
程乃軒說完就憤憤冷笑了兩聲,這才對剩下的四個人說,“我實話告訴諸位。今天我請了好友汪世卿過來。就是想讓他幫我掌眼。他在歙縣的時候。賦役刑名都有所涉獵,若非他也是今科進士,每年一千兩銀子我直接綁了人走。各位還請不用懷著藏拙的心思,我年輕資淺,如今要出為縣令,不嫌人多,只怕人少不足以面面俱到,還請諸位盡管展露所能。”
有程乃軒這話。又替汪孚林大大做了一通宣傳,剩下三個還沒敲定的師爺當然就再無他心,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了從前當師爺的種種政績。汪孚林間或挑點刺,同時把歙縣遇到的種種賦役又或者刑名問題,乃至于在給各級衙門行文時的種種注yì事項,全都拿出來“請教”,更確切地說是考問,最終,他幫程乃軒又挑了兩位師爺。至于剩下的那位。他也本著絕不浪fèi的原則,笑著說道:“桂師爺如若暫shí沒有東家。可否屈就在我那兒待一陣子,也好請教。”
這位對于縣衙實務好像不那么精通,但可貴的是,年輕的時候竟然曾經干過戶部的吏員,后來雖說因為家里喪事丟了位子,但在錢谷事務上還是有點造詣的。
桂師爺正是之前程乃軒在馬師爺之外接觸過的另外一位錢谷師爺,知道程乃軒在馬師爺之外挑中的另外那兩位是其岳父許國推薦的,他原本已經有些失望,畢竟汪孚林自己看著就對賦役和刑名頗有造詣,看樣子以后也不需要他。因此驟然得到這樣的邀請,他先是一愣,隨即立刻滿口答應。這下子賓主盡歡,程乃軒和眾人一一約定了登門禮聘的時間,算是給他們大大的面子,而汪孚林則和桂師爺約好,請其來日到汪道昆那兒相見。
等送走其他這些人之后,程乃軒大大伸了個懶腰,總算是如釋重負。他卻沒想到,這五個師爺并非人人嘴緊,尤其是那個不忿丟了面子的蔡師爺,更是將今天選聘師爺的經過四處張揚,而其他幾個中選的被牽扯進qù,少不得要對推薦自己的人講清楚經過。如此一來,三甲傳臚汪孚林竟然深通刑名賦役這種雜學,一時間竟是不脛而走。等這樣的風聲重新傳回汪道昆耳中,這位兵部侍郎忍不住當著譚綸的面罵了一句少有的粗話。
緊跟著,汪道昆又恨鐵不成鋼地罵道:“這小子就不知道收斂一點?他如此招搖,要是別人以此為據,推薦他去牧守一縣又或者一州呢?虧他之前還在子理兄面前說什么沒把握治理好一縣之地。”
“我們都是當過地方官的,知道這其中奧妙。你既然說世卿曾經當過他岳父半個師爺,他當然更清楚說和做不一樣,可那些只在朝中兜兜轉轉,壓根沒看到天xià民生疾苦,卻又喜歡在背后算計人的卻不一樣,只會據此認為決不能放他地方官,讓他能夠一展所長。”譚綸看著桌上汪道昆之前還得yì洋洋炫耀給自己看的那些讀書筆記,都是汪孚林看了汪道昆之前那些手札文稿后記下的,又笑著說道,“你放心,我會在首輔面前給世卿再上點眼藥。”
譚綸所謂的上點眼藥,就是在前去內閣商討了之前戚繼光上的練兵以及邊墻修葺的題本之后,直接把汪孚林給朋友選師爺的這件事當笑話說了。盡管這是六部堂官郎官都聽說過的話題,可往首輔面前傳這個,別說中書舍人們沒一個敢的,就連大佬們也多半不至于如此莽撞。笑話說完之后,譚綸就只見張居正眉頭擰得緊緊的,問出來的正是他很期待張居正問的問題。
“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竟然會在外瘋傳?”
“是啊,據說是那位最好風雅的蔡師爺不忿俗人得選,他這個雅人反而落選,所以四處宣揚。其他幾個入選的師爺有人和他打嘴仗,事情就鬧大了,可怎么也不至于朝中都有人傳這種閑話。不過據說那個程乃軒已經帶人離京去安陽上任了,他有一句話我倒覺得不錯,安陽不過是方圓九里的小城,教化都來不及,每年能出一個進士就頂天了,哪里有功夫說什么風雅?”
張居正聽到這里,一張臉微微沉了沉,繼而就若無其事地問道:“子理,你覺得如今每年天xià各府縣取中的生員數量,是不是多了些?”
就是朝廷太寬厚,這些年錄取的秀才太多,才讓那些人不好好讀書,一天到晚就知道游手好閑,高談闊論!
譚綸沒想到張居正突然拐到這么一個話題,愣了一愣后便字斟句酌地說:“國朝素來優待儒生,這生員最初只有廩生,后來多了增廣生,附生,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張居正不置可否,就仿佛只是一時興起提到這個問題似的。他當然不會特意去囑咐一個進士的安置問題,所以許國之前對程乃軒出任安陽縣令的猜測只是臆測,而眼下也是一樣。他詞鋒一轉,淡淡地說道:“那個蔡某人不過區區秀才,若能通曉刑名錢谷,好好當個師爺輔佐幕主也就罷了,偏偏還以風雅自居,真以為是什么名士?此等人長留京師,無事生非,敗壞綱紀!”
明朝謀生手冊 第五一七章 露底的汪小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