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謀生手冊 第三二一章 殺去普陀山
既然對陳縣尊吹牛,說是一切都是聽浙江巡撫鄔璉吩咐做的,汪孚林接下來當然準備低調一些,蘇夫人和葉明月小北都知道他的心意,這一晚的家宴,連葉大老爺他們三兄弟也全都一個沒請,只有自家人再度熱鬧了一場算完。至于方先生柯先生提到的天一閣,汪孚林也沒有任何興趣,他記得天一閣的藏書旁人根本看不到,只能在外頭望樓興嘆而已,要一直到黃宗羲那個年代才漸漸開禁,但尋常人依舊望書不可得。
等以后自己有錢了,那綠野書園辦大了,絕不會像天一閣這樣只知道成天鎖著門。天一閣在東南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遲早會成為過去式!
盡管如今只有漳州府月港開海,寧波這些沿海之地依舊還在禁海,可富商們偶爾還在偷偷摸摸走私,漁船自然也不可能如同開國以及嘉靖年間最森嚴的時候那般禁絕出海。汪孚林這一行少不得又去了一趟定海,在海邊好生飽了一番吃海鮮的口福。
奈何如他這樣好腸胃終究少數,就連從小在寧波長大的葉小胖,那也完全消受不起某些貝殼類的海產品,葉明月連吃三頓也有些吃不消,只能眼看汪孚林大快朵頤,白灼、辣炒、鹽焗……多虧他還記得隨身帶了辣椒。一樣好牙口好胃口的小北跟著吃了個不亦樂乎,最后還是被蘇夫人警告了別吃出你爹那樣的痹癥,兩人這才消停。
至于年紀大了,難得興致勃勃出一趟遠門的葉老太太,則是看著一群小輩們胃口好,她也是胃口大開,每頓飯都能多吃幾口,原本消瘦下去的臉龐不知不覺微微豐滿了起來,臉上愁苦盡去,取而代之的是欣慰滿足的笑容。
這一天,窩在定海城外葉家別院的眾人正在籌劃接下來該去哪兒,該再嘗試點什么好吃的,外間就傳來了一陣喧嘩,緊跟著仆婦便來稟告說,道是葉大太太一行人從普陀山回來了。對于這位長嫂,蘇夫人都快忘了,當初就是自己讓留在葉家老宅的人對侄孫的乳母授意,故意謊報小孩子的病情,然后請來了一個與她關系密切的大夫,把小病說成大病,嚇唬了葉大太太帶走了一大批人,這才能夠趁虛而入把葉老太太給劫走。
至于葉大太太,一趟普陀山跑下來,長孫的病情竟然真的好了,她也不知道在心里念了多少聲阿彌陀佛。回程要經過定海,她自然想在自家別院之中歇息一下,誰知道就得知葉老太太和蘇夫人婆媳一行人正在這兒!再從下頭人口中打聽得知那場官司的經過,她簡直后悔透了往這兒走一趟,卻還沒辦法過其門而不入,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拜見婆婆,為了能夠少吃點排揎,她還把長孫給捎帶上了。
果然,沖著重孫的臉面,葉老太太的態度總算尚可,蘇夫人也沒提別的,甚至還送了她出來。
“四弟妹,你回頭千萬對娘說一聲,老爺那都是豬油蒙了心,昏了頭,這才鑄成大錯,回頭請娘千萬搬回去住,我們一定會好好孝順的!”
蘇夫人對于痛打落水狗沒什么興趣,對葉大太太只是淡淡的:“這得娘自己點頭。既然俊哥才剛好些,大嫂快些回去吧,不要苦了孩子。”
如果不是長孫病剛好,葉大太太倒想厚著臉皮留下來伺候婆婆,也好挽回之前那場官司以及丈夫軟禁婆婆的惡劣影響,可如今蘇夫人這句提醒,她自然沒法不放在心上,只能訕訕答應了,立刻啟程離開。她這一走,蘇夫人長舒一口氣,等再回到里間時,就看到剛剛避開的汪孚林一家人正在情緒熱烈地對葉老太太說著什么,尤其是最小的汪小妹更是嚷嚷道:“都說普陀乃是海天佛國,從定海過去,開船沒兩天就到了,老太太,去嘛去嘛!”
小北坐船走運河都吃不消,聽汪孚林說過海船要比運河航船更顛簸,心里就已經怕了七分,偏偏還要裝淡定,在那一本正經教訓汪小妹說海上有風浪,普陀山上島之后還要背淡水,爬山更是要累得半死。蘇夫人聽著忍不住笑了起來。等看到葉老太太十分心動,她就知道這一趟恐怕不可避免。
果然,就只見葉老太太側頭看向汪孚林道:“孚林,你可急著回徽州嗎?如果不急,就陪我這老婆子去一趟普陀山還愿。我之前是許過愿的,倘若能托此困厄,一定大辦道場還愿。”
汪孚林不禁看了一眼葉明月和小北,想到當初她們也邀自己去水西十寺游玩,而后還遇到了一場風波,說起來自己和佛寺的緣分真的不怎么好。可要說他經歷了人生中最詭異的一遭,對于神佛那倒是不敢不信不敢全信,既然來都來了,算算時間也無所謂,他就看向了柯先生和方先生。
果然,天下為家的這兩位那是完全無所謂到哪去,至于金寶和秋楓,平生第一次出門就走這么遠,興奮還來不及,哪會反對?就連葉小胖也對他拼命點頭,仿佛在攛掇他趕緊對葉老太太答應下來。
“既然這么說,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四五月間正是最適合游覽普陀山的時節。太晚就有臺風,太早則是天氣太冷。而開往普陀山的船,當然和之前內河水路的那種畫舫截然不同,講究的不是精致好看,而是扛得起海上風浪。畢竟,海上天氣多變,若遇到萬一,一艘好船是保住船上人性命的不二法寶。當汪孚林看到那條六桅木船的時候,聽人說起載重量過千石,又炫耀說是什么根據當初永樂年間大明寶船的設計圖造的,諸如此類云云,他不禁想起葉明月提到的葉家祖上遺愿。
寧波到了后世也是被列強槍炮逼著通商的開埠地之一,從古至今都是很優良的港口,到了大明朝也曾經是朝貢貿易的小窗口之一,現在卻讓給了小小一個月港,實在是暴殄天物,可惜啊!這年頭歐洲那些小國的一條條船隊正在海上耀武揚威,可這邊的海軍卻無限等于零,后世人常常說這年頭的文人是腐儒,他到了這年頭,接觸到的人還不算很多,但總體而言,其中開明的并不少,而在海禁這一點上卻始終無法放開,實在讓人嗟嘆。
坐海船的滋味,開航不到一個時辰,海面上從風平浪靜到稍有風浪,立刻就讓起頭興高采烈的一群人吃到了苦頭。
小北暫且不說,那是坐內陸航船也要受不了的主;汪二娘也懨了,倒是汪小妹照樣趴在船舷邊上看無邊無際的大海,竟然還不嫌煩;金寶秋楓和葉小胖竟然在船艙無聊對對子打發時間,葉明月稍好些,正在照顧少許有些頭暈的葉老太太;蘇夫人沒事人似的,吩咐仆婦們守著最上層的出入口。至于下頭那些護衛隨從鏢師,即便不少都是浙江人,但去普陀山卻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因為這個年代,普通人也許終其一世,步子都不可能離開一府一縣,甚至自己的鄉村。
汪孚林還記得后世從上海去普陀山,坐車和坐快艇都只要幾個小時,坐船則是要夕發朝至,至于如今這年頭,盡管定海到普陀山的距離要近得多,風向也正好有利,卻仍然花費了一個白天,傍晚時分方才堪堪抵達碼頭。這里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因此哪怕從前禁海,普陀山卻還是不禁的,只是倭寇肆虐的時候,因為一大幫海商糾集的海盜占據了雙嶼,除非是和這些海盜往來極其密切的大戶,尋常小民再難登上海天佛國一步。
但如今就不同了,碼頭上停著十幾條各式各樣的海船,有如同他們這一行一樣堅實的六桅大船,也有那些簡陋的小船,小北只看一眼就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一個勁質疑這樣仿佛一個浪頭就能打翻的船,怎么可能橫渡剛剛那樣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要知道之前那一一整個白天的航行,就連起初看到海鳥跟隨就興奮大叫的汪小妹,也早就沒了一點勁頭,只一個勁問什么時候才能到。在她們看來,這片海實在是太大了。
葉老太太由蘇夫人攙扶著,卻是笑著說道:“你們也別驚訝,他們說,如果一片誠心來拜觀音,一路就會乘風破浪平安抵達。再說,大船要多少開銷,這樣的小舢板才要多少開銷?你們都太小,這些年我也不大耐煩走動了,我當年年輕的時候來普陀山,也不知道見過多少下了船就沿著石梯三步一拜,直接拜到山頂的,為的大約都是求家人平安。所以說,心誠則靈。”
蘇夫人笑著給了眾人一個眼神,見小北吐了吐舌頭,立刻和葉明月上前,接替了自己攙扶葉老太太,她便招手叫來人去雇車。這普陀山孤懸海外,靠的就是山上的泉水和下雨儲水,從而維持整個島上的日常運轉,而香客的開銷以及捐獻,則是島民生活的重要來源,更勝過打魚,所以經營客棧旅舍的很不少,車馬行更是做慣了大戶人家的生意。蘇夫人當年未嫁之前,嫁人之后,先后來過三次普陀山,對這些門道都很精熟。
因此,一行人從下船到上車來到落腳的客棧,前后不到半個時辰。然而,搬行李的人剛進去,汪孚林才跳下車伸了個懶腰,他就看到客棧里頭幾個人出來,頭前第一個人正和其他人言笑盈盈,等注意到有人入住看過來時,正好和汪孚林的目光對上。這一對眼,兩人全都呆了一呆。
怎么就這么巧,不是冤家不聚頭,你來普陀山我也來普陀山?
明朝謀生手冊 第三二一章 殺去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