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電子帝國 第598章
(PS:由于之前第586和第587章重復,已經聯系編輯把587章刪除。為了補償已經訂閱的大大們,特意把上一章第597章以免費章節的形式發在作品相關上了。所以大家可以先去作品相關上看597章,不然可能會感覺情節不連貫!)
北京方面當初之所以在《聯合聲明》的附件中對港英政府每年的賣地面積進行嚴格的限定,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英國人最后時刻破罐子破摔,瘋狂從香港身上揩油。
但如果真的是有利于香港長期發展的規劃,內地方面肯定還是愿意接受的,畢竟作為繼任者它更需要維持香港的繁榮來穩定人心!
“城叔,當初在成立天水圍電子產業園時,我曾經向內地中央的有關領導提出過,希望把產業園所需的用地作為每年50公頃賣地指標之外的特例進行對待!當時北京方面并沒有直接反對,但由于我當初急于推動天水圍產業園的開發,以及港府方面對這個提議的態度也不很積極,所以最后還是沒有節外生枝!
其實內地方面之所以對每年的賣地指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最主要的擔憂在于北京的中央領導人們,不相信英國人會把賣地所得資金用在香港的實處!而港督閣下華而不實的新機場計劃,顯然正在讓這種擔憂變成現實!
香港問題的角力一直是中英兩國政府在互掰手腕,而真正涉及切身利益的卻是六百萬香港市民卻仿佛置身事外!我認為這非常不利于香港未來的長期繁榮穩定!
比如當初談判時制定每年50公頃這個賣地指標,顯然沒有咨詢過香港地產界——這一對香港土地供求走勢最為清楚的團體。如果香港地產界能夠有機會發聲,那么現在土地緊張的局面很可能就不會發生!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都是覺得,應該有代表香港民意的聲音出來進行吶喊!英國人即將離開,它沒有義務對香港的未來負責;而內地政府還沒有開始接手,它對香港的實際情況更加陌生!在這種時候,香港需要一些有識之士站出來承擔責任,而最有資格承擔這一重任的無疑是香港的精英階層!
如果城叔您能聯合香港地產界,擺出一個充分的理由,制定一套完善的全盤計劃,我相信說服北京放開對賣地指標的限制是完全可能的!內地方面如果擔心賣地的收入會被濫用,那么我們就提前規劃好這些額外收入的用途。
比如拿來建設廉租公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收攬民心的項目無論是中英雙方都沒理由堅決反對!特別是北京方面作為不久之后的繼任者,更需要收攬人心來確保香港回歸后的繁榮穩定!”李軒笑呵呵的給出解決方案。
李嘉城皺了皺眉,別看李軒嘴說的很輕松,但在他看來賣地問題,實際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因為賣地收入是港英政府財政收入的支柱,而財政大權又是港府維持香港統治的基礎。內地方面就是想通過限制賣地數量,來給港府的財政收入套上一個緊箍咒,從而限制港英政府在過渡期所能發揮的能量!
比如像這次的玫瑰園計劃,港府發現以自己現有的財政收入,似乎難以支撐新機場的巨大投資。而如果沒有賣地數量的限制,那么港督閣下完全可以來一次土地大拍賣,從而用九七年之前的財政預算,就支撐起整個玫瑰園計劃,而無需因為工程可能跨九七的原因受到北京方面的掣肘!
所以讓內地方面同意在土地指標上讓步的前提,是不能增加港府手里的財政實力,必須為這部分計劃外的錢找一個,讓內地的中央政府能認可的用途花出去!這實際上等于變相相剝奪了現在港府的一部分財政獨立權,對英方來說同樣是一個不小的讓步!
李嘉城并不覺得自己聯合香港地產界,就能輕易的讓中英雙方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讓步。全香港真正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的人,也只有李軒這個地下沙皇!沒錯,現在的香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李軒和東方集團以及取代匯豐成為了香港新的地下沙皇。
匯豐之所以能有“香港地下沙皇”的美譽,在于它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統治了香港的金融業。而隨著九七臨近,匯豐一方面大舉投資海外,另一方面則不斷弱化自己作為香港影子央行的地位。
這讓香港渣打銀行和佳華銀行看到了可乘之機,在匯豐逐漸收縮在港業務,甚至把總部都要遷移到倫敦的背景下,李軒開始不斷擴張自己在香港金融領域的影響力。經過最近一輪的迅速擴張之后,香港渣打和佳華銀行的整體實力,已經能與匯豐以及旗下的恒生銀行斗個旗鼓相當!
而且與只專注于金融業的匯豐不同,李軒對香港的影響可謂是全方位的。比如除了不斷滲透香港經濟的命脈——金融業之外,李軒對香港輿論的控制同樣十分恐怖!正是通過亞視集團旗下的一臺三刊——亞視、《明報》、《信報》、《天天日報》,李軒和東方集團才能不斷的就引導香港輿論的風潮,以代表香港民意的借口,游走在中英兩國角力的鋼絲繩上!
就像這次的土地指標,也只有李軒才有可能不動聲色的調動起整個香港的輿論,來迫使中英兩方同時讓步。李嘉城有理由相信東方集團其實早已經設計好了整個計劃,而之前鐘思遠在亞視上發聲,很可能就是整個行動的開端。
李軒之所以向他開口說出這個提議,應該是希望香港地產界能夠成為,配合他整個計劃的一顆關鍵棋子。至于所謂的由自己出面來聯合整個香港地產界,在李嘉誠看來只不過是看中了,長實集團已經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華資地產集團的地位而已!
李嘉城想到這里,眉宇間的皺紋無疑更深了,腦子里開始飛快的考慮這件事對自己和長實公司的利弊。別看東方集團沒有涉足香港地產業,但實際上李軒對香港地產界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
之前的從怡和集團手里搶奪置地公司一役,表面上看東方集團是當了一回活雷鋒,出力最多而收獲最少。但實際上許多隱含利益,并不是單單看表面就能夠清楚的。在此之前,香港渣打和佳華銀行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靠的是東方集團對新崛起的香港電子業的巨大影響力。
但實際上一直以來,與香港銀行業關系最密切的其實是香港地產業。香港地價奇高,一個樓盤或者一棟寫字樓的開發成本動輒上億,地產公司不可能都用自有資金來運轉,銀行信貸才是支撐香港地產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八二年香港地產業崩盤后,最先被波及的就是銀行業。多家銀行陷入危機的直接原因,都是投入地產業的巨額信貸發生了壞賬。
而李軒由于從一開始就沒想過進入地產業爭食,所以東方集團與香港地產業的關系也就有些疏離,這從某種程度上其實阻礙了香港渣打和佳華銀行的發展。而在收購置地公司的行動之后,整個香港地產圈為止震動。
先不說一起參與行動的霍家、許家、郭家、林家,立刻都成了東方集團的堅實盟友。李軒入手的大量股權在后續的減持中,其他幾家為了籌集資金消化李軒釋放出的這些股票,就幾乎與整個香港地產圈都發生了交易。
香港地產圈說大還真不大,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前一刻還在為了競標A地塊而斗得你死我活,轉過身就又可能因為B地塊而組成聯合財團。李軒主導的收購置地公司行動,雖沒有讓東方集團轉型進軍地產業,卻也讓東方集團深化了與香港地產圈的關系。其中受益最大的自然就是香港渣打和佳華銀行,要知道從八四年之后,香港地產業就再次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周期。
當然,東方集團對香港地產圈的影響也絕不僅僅只是信貸融資的掌控上,實際上東方集團及其直接和間接關聯方所所擁有的強大購買力,幾乎影響到了香港的方方面面。
以沙田周邊地區的地產業為例,因為東方研究院的香港研究中心坐落于香港中文大學的隔壁,以至于幾千名平均年薪超過20萬港幣的工程師,把安家的首選都瞄準了上班更近的沙田周邊地區,而不是九龍和港島的市中心。這直接導致了沙田地區的房價連年猛漲,已經快與市區的房價齊平!
由于內地去年的政局動蕩,使得香港出現了八四年之后最嚴重的信心危機,全港房價在幾個月之內平均跌去了近三成。與中大隔海相望的馬鞍山的一個海景樓盤,由于開發商現金流出現危機,被迫低價甩賣。但在全港樓市大跌的情況下,購房者寥寥無幾。
結果不差錢的東方研究院工程師們,一星期內就組團吃下了兩棟二十五層樓,共計150套的海景房。要知道這個海景樓盤全部都是超過1000呎的大戶型,即使打折后每呎均價也需要1200港元。
而隨后出手的東方研究院更是豪氣,直接用3.3億港幣的現金,收購了剩余四棟共計300套的住宅樓,用以充當部分員工的新宿舍。而整個樓盤的名稱,也直接被改為了東方之家。原本那個破產的地產商,轉眼間就解除了危機,雖然沒有賺錢,但至少逃過了一劫!
可以說就算李嘉城和長實集團不出頭,李軒自己同樣有能力把香港地產業組織起來為他所用!實際上以李嘉城一慣的經營風格,他更喜歡悶聲發財,而不是去充當這種出位的領頭人角色。
但他現在卻不得不考慮,如果自己選擇在一旁看戲,萬一李軒的計劃成功,那么長實公司很可能被排斥在香港地產業新一輪變局的游戲圈之外!(
重生電子帝國 第5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