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神話三國

第424章 塞翁失馬

更新時間:2024-06-08  作者:莊不周
神話三國 第424章 塞翁失馬
太平二年,十二月中,鎮北將軍楊鳳,并州牧李儒,幽州刺史鐘繇,度遼將軍公孫瓚趕到彈汗山,與鮮卑附義王槐頭,王相闕居一起參加會議.

會議地址就在神殿,那座面帶神秘微笑的神像下面.

同時參加會議的還有被稱為草原活佛的佛教大師支謙.

支謙進門的時候,正背著手在神像前踱步的劉辯連忙上前,合掌為禮.

"大師安好."

支謙連忙還禮."方外之人,拜見人間佛."

"大師客氣了,辯不敢當."

支謙也不多說,轉身又向楊鳳欠身施禮:"見過護法伽藍."

楊鳳不敢怠慢,連忙還禮.他悟命破境,已經與呂布,關羽等人一樣跨入神級猛將的行列,再加上不久前的西征,他順理成章的被支謙納入了護法伽藍神的范圍.在俗世,他是劉辯產的臣子,在佛門的世界里,他是劉辯這個人間佛的護法伽藍.

這一切都是劉辯賜給他的,他對劉辯的感激自不待言.

公孫瓚看了,有些眼熱.他和楊鳳差不多時候悟命,但是悟命之后,他就沒什么進展了,楊鳳卻在一年不到的時候內再次破境,并且立下了赫赫戰功,成了草原上人尊敬的護法伽藍神,可以享受人間香火,實在讓人嫉妒.

劉辯將公孫瓚的神色看在眼里,卻什么也沒說.楊鳳是厚積薄發.在悟命之前就修行了很多年,只是憑自身的力量沒能捅破那張窗戶紙,一旦悟命.以前下的苦功就看到了效果.公孫瓚則不同,這是一個坐不住的猴子,雖然強迫他在神殿悟命,邁過了那道門檻,但是一回到軍營,他大概沒心思坐下來冥想的.

修行這種事,絕大多數時候還是要靠自己.他自己靜不下來,別人也沒辦法.

槐頭和闕居交換了一個眼神.無可奈何.劉辯手段高明,一手屠刀,一手佛法,將草原控制得服服貼貼.現在他們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別說楊鳳,公孫瓚等人虎視眈眈,草原上的牧民也未必肯聽他們的.依附了漢人之后,不用再打仗了,互相之間的爭斗也沒有了,他們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而胡市的開放也補充了戰利品不足帶來的損失,不致使牧民的生活水準下降.

當然了,劉辯也不是什么真正的人間佛,他將草原變成了他的養馬地.壟斷了戰馬資源.上等戰馬由朝廷安排專職人員統一收購,每個部落只能保有一定數量的戰馬,超出部分必須全部出售.否則形同謀反,楊鳳等人很快就會殺上門.各部落的精銳也被集中起來,由朝廷派遣將領統一訓練,統一指揮,各部落能夠控制的兵源非常有限,只能防盜.不足以發動戰事.

這樣做的基礎就是佛法.佛法把劉辯變成了他們的人間佛,把劉辯的恩慧變成了人間佛的恩賜.把劉辯的怒火變成了人間佛的憤怒,不僅是物質和生理上的控制,更是心理上的控制.

他們當初沒有料到佛法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現在醒悟了,卻已經無力掙扎,只能任憑劉辯擺布.

"草原上太平了,山東未平,朕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要暫時離開草原,回到中原去."劉辯不緊不慢的開了口."中原穩定了,對草原也是好事.畢竟在物資上,草原上還要仰仗中原.中原就像內臟,草原就像皮肉,內氣充盈,皮肉才能強健.你們說是不是"

槐頭和闕居連忙躬身行禮."陛下所言甚是."

"草原上艱苦,卻也是修行的好地方.中原富庶,卻也是亂花迷人眼之處.朕喜歡留在彈汗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孟子說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又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空乏其身,方能增益其所不能.草原雖苦,卻是最能磨練人的地方,能在這里安之若素,持心自守,將來必成大器."

楊鳳等人聽了,不禁大喜.劉辯這句話可不是空話,他是在向他們許諾,守好草原,將來必有大用,這些年的苦不會白吃的.他特地在神像面前說這邪,可見莊重.

"臣等謹遵圣訓."

"伯珪,欲取冀州,幽州是重要的一環.你可曾做好準備"

公孫瓚抱拳施禮:"陛下放心,易水之戰后,臣痛定思痛,在鐘君的協助下,已經補充了損失,隨時可以再戰,一雪前恥."

劉辯笑笑.易水之戰,公孫瓚被袁紹困住,險些折在陣中,對他的刺激不小.要不是因為這次失敗,鐘繇進入幽州,恐怕還會受到這位白馬將軍的排擠.凡事有利必有弊,這就是一個明證.比起劉虞,鐘繇顯然更有手段.

"勝負乃兵家常事,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你是不是真的痛定思痛,嘴上說是沒有用的,還要用這際行動來證明.幽州的戰事,以元常為主,你為輔,可有問題"

公孫瓚雖然有些遺憾,卻無話可說,誰讓他之前打了敗仗呢.

"唯陛下所言."

劉辯轉臉看著鐘繇."元常,伯珪是匹烈馬,用好了,是國家棟梁,用得不好,也是一方禍害.朕希.[,!]望你能和他平安共處,同舟共濟,將來東方的事務,還要多仰仗二位."

鐘繇不動聲色的行禮領命,心里卻是洶涌澎湃.他不做九卿,來幽州做刺史,又主動上書請劉辯親自主持平叛的戰事,就是想建功立業.他很清楚,劉辯雖然不好戰,但是他重戰功,對儒門又頗有微詞,再想像以前一樣憑經術封侯,可能性不大了.只有戰功才能真正振興鐘家.

公孫瓚也非常高興.劉辯夸他是烈馬,既是對他的警告,更是對他的賞識.更重要的是劉辯說到東方事務,看來平定袁氏的叛亂并不是結束,將來還有更多的仗要打.有仗可打,公孫瓚心情立刻好多了.

"棲之,平定冀州,當然少不了并州的大軍.不過,對付袁紹這種跳梁小丑,就不動用草原上的鐵騎了.這樣的利刃,朕另有大用.你多留心西域的事,別讓和連等人有任何可趁之機."

楊鳳早有心理準備,當下大聲應喏.

劉辯一一安排了各人的任務,最后設宴賜酒,君臣盡歡而散.

兩天后,劉辯率領一千龍騎,踏上了歸程.

十二月底,劉辯回到了洛陽.

早就接到消息的陳留王從長安趕來,親自渡過黃河,趕到孟津北岸迎接劉辯.

再一次看到劉協,劉辯的心情很復雜.

他自己對皇位沒什么興趣,就算不能回到他那個時代去,他也覺得做一個活神仙比做皇帝舒服,在衣食無憂,又沒有人能夠威脅他的情況下,爾虞我詐的宮廷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如果劉協合格,他非常愿意把皇位讓給劉協.

可是劉協顯然不怎么合格.

平心而論,十一歲的劉協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如果是普通人家,他也許會很驕傲,可問題是劉家不是普通人家,他要交給劉協的也不是一分簡單的家業,而是天下.

他可以不留戀皇位,一心想回到他的進代去,但是他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歷史又回到原來的軌跡上去.來自兩千年之后,他知道這段歷史充滿了波折,充滿了屈辱.如今有機會改變而不改變,他將后悔一生,就算回去也不能安心.他想扭轉這個軌跡,要讓劉協成為這個繼往開來的明君,可是劉協卻做不到.

劉協很聰明,可是僅僅聰明是不夠的.漢桓帝劉志不聰明嗎,漢靈帝劉宏不聰明嗎,他們都是以童稚之年登基,面對著強大的外戚勢力,孤立無援,最后卻能奪回權柄,足以見得他們的聰明.可是聰明又能如何,桓靈已經成了昏庸的代名詞.

他希望劉協不僅聰明,而且強大,不僅有精明的手段,更有高人一等的見識.只有如此,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中興之君,才能開創一個新時代.在這一點上,劉協其實比他更有條件,因為劉協原本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學問也比他好得多,和朝臣之間的關系也更融洽.相比之下,他空有一身強橫的實力,在政治上卻非常薄弱,和儒門之間的沖突也大于合作.

很可惜,劉協沒能達到他的希望.

劉協的學問讓他精通帝王心術,卻沒能提高他的眼界.照這個形勢下去,他也許可以成為一個精明的帝王,卻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明君,更不可能改變歷史軌跡.

所以,他只能親自操刀.

"阿協,一年不見,你高了,也瘦了."

劉協低下頭,慚愧的說道:"臣弟無能,未能完成皇兄的托付,就連剖鯀吳刀都沒保住."

"想過為什么保不住嗎"

劉協愣了一下,心頭有些不安.他搶先請罪,不過是一個姿態,劉辯卻順勢抓住不放,是準備在朝臣面前問罪嗎這也未必太心急了些.

"臣弟……境界低微,不堪大任."

"境界低微,那該怎么辦呢"

"臣弟愿向皇兄學習,潛心修行,爭取早日破境,奪回剖鯀吳刀,將功贖罪."

劉辯點了點頭."如果能這么想,那剖鯀吳刀的丟失就不是一件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人誠不我欺."

神話三國 第424章 塞翁失馬

上一章  |  神話三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