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節 軍功制度(2)

更新時間:2016-11-21  作者:要離刺荊軻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節 軍功制度(2)
“陛下圣明!”輕車都尉李蔡立刻就說道:“臣深以為純以首級論功,已不合時宜!”

“臣亦有同感!”強弩校尉蘇建更是哭著說道:“舊以首級論功,諸強弩士卒,苦之久矣!”

曲周候酈寄也深有同感的點頭,道:“確是如此,臣舊在軍中,多聞諸將或有此議,皆曰:純以首級論英雄,置豪杰于無物!”

許多列侯們,也都深有同感,特別是那些曾經在強弩部隊服役的將官們,都是心有戚戚然。

大家都記得,過去每次戰后,為了首級的問題,各軍種之間,都要上演幾次全武行。

甚至曾經發生過在戰場上,大敵當前,當為了幾顆首級而鬧得彼此不合的事情。

但,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現行斬首制度,獲益最大的,自然是騎兵和材官們。

特別是騎兵,因制度之故,占了不少便宜。

所以,在強弩將官們紛紛吐苦水的時候,新興軍功貴族們和一些騎兵出身的大將,都是怒目圓睜。

若不是天子當面,這些家伙恐怕都可以跟強弩軍官們干一架了。

即使如此,大家伙也紛紛是從鼻孔哼了一聲,以示不滿。

看到這個情況,劉徹也是揉了揉太陽穴。

這個事情,一時半會,想要捋清楚也不容易。

劉徹知道,斬首積功制度,在曾經的歷史上盛行了兩千年,甚至到了滿清之時,依然興盛。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的一點就是相較于其他方法,其實論斬首計算軍功是相對最公平的。

不過,這個制度發展到今天,已經是非改變不可了。

原因很簡單——未來漢軍將要打到幕北去,打到西域去,打到中亞和印度去。

倘若繼續沿用斬首積功制度,肯定要出亂子。

甚至可能導致災難!

譬如在歷史上,李陵敗亡的緣故,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這個斬首積功制度的不合理所致的——本來,李陵出塞候,武帝派遣了老將,強弩都尉路博德率兵數千,為其殿后、策應和接應。

按照安排,路博德應該前出居延,到浚稽山附近接應。

但,事實是——當李陵大軍被匈奴主力包圍在浚稽山的峽谷,奮勇作戰,帶的五十萬支箭都射光的時候。

路博德帶著的數千軍隊,卻還在居延觀望……

而路博德可是老將,甚至可以說是名將了!

他以右北平太守追隨霍去病轉戰了大半個世界,后來還以衛尉官領伏波將軍滅亡南越!

從北方打到南方,幾乎轉戰了全世界,可謂戰功赫赫!

本來,這樣一位經驗豐富,戰功赫赫的老將,為李陵殿后,并作為接應李陵的主將,無論如何都可以安全的接回出塞的李陵部。

但事實卻是——李陵出塞前后數月,僅僅在浚稽山里就抵抗和遲滯了匈奴主力數日。

而在距離李陵所部被包圍的峽谷地區不過數百里的居延。

本來應該已經趕來接應的路博德所部,卻在這幾個月里,只向前進軍了不過兩百里,甚至都沒出居延邊墻范圍!

用蝸牛速度,都不足以形容路博德!

這個悲劇,告訴劉徹,假如按照現行的斬首積功制度繼續下去。

未來,可能會出現許多個李陵一般的悲劇。

前方的騎兵打的激情四射,而后面的步兵和接應的軍隊,卻在蝸牛一樣的爬。

這在歷史上的漢匈戰爭期間,曾經上演過無數次。

不止一個李陵,栽在援軍和接應部隊趕到不及時或者干脆隔岸觀火之上。

而導致這一切的緣故,除了私人恩怨,武帝后期軍隊素質下降等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后方部隊缺乏積極性。

畢竟,前面的騎兵,打的再好,與后面的軍隊也沒有太大干系。

既然是這樣,為什么要那么積極呢?

慢悠悠的向前蹭豈不是更好?

自馬邑之戰后,劉徹就一直在通過軍法官系統,摸索著改革首級積功制度。

到現在,通過一次次嘗試和不同的試點,劉徹也已經差不多有方案了。

“近年以來,朕命廷尉及御史,在軍中各部,試行過種種不同的計算方案……”劉徹緩緩的道:“經過推論和驗算,如今,朕已經差不多有一個想法了!”

劉徹望著自己的將軍,道:“卿等皆大將,久經戰陣,明知軍事,都聽一聽,然后再與朕來說說這其中的利弊……”

“朕打算日后在軍中推行首級均分制度,其以戰兵七,輔兵二,勇兵一之方式分配首級……”說著,劉徹就讓汲黯將一塊屏風抬出來。

屏風上,已經用一個表格列出來了一場戰斗之后,首級分配方式。

眾將都聚攏過來,看了看,然后略一思索,接著就紛紛點頭。

就連騎將和材官們,也是很滿意。

因為這屏風上的表格說的很詳細,在戰斗結束后,禁止士兵隨意割取首級,只能由隧營來割取。

而隧營所割首級,在軍法官處統計完成后,再進行分配。

表格上列了一個假如有一百個首級,怎么分配的方法。

首先,將這一百個腦袋分作三部分。

最大的七成,均分給所有沖陣殺敵的士兵,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只要出擊了,沖鋒了,就可以均分到屬于他們的功勞。

而剩下的三成,則分作兩部分。

其中兩成,均分給所有輔兵,包括在后方轉運糧草和器械的輜重兵,甚至連炊事兵和喂馬的馬夫也可以分到。

而余下的一成,則分配給那些戰死者或者作戰最勇敢,表現最突出的士兵。

這個新的首級分配制度,是劉徹通過數以百計的軍方官和隨軍文職軍人,在數年的時間,不斷摸索出來的一個分配方式。

當然,也參考了戚繼光在歷史上的做法。

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可以杜絕作戰的時候,為了腦袋,結果當著敵人的面,不顧一切就去割首級的行為——在漢軍的野戰軍之中,這樣的行為雖然沒有發生過,但郡兵和民兵里,類似的情況一直屢禁不止,沒辦法,漢家軍功最高,漢室的軍功就跟后世的科舉功名一樣,是財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而如今,有了這個軍功分配制度,就可以杜絕這樣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還是加強軍隊的團結,避免各部隊之間的內訌,同時調動后勤兵的積極性。

有了這套軍功制度,劉徹相信,便是后勤輜重部隊和民夫,也會很有積極性了!(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節 軍功制度(2)

上一章  |  我要做皇帝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