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七十三章 市政(三)

更新時間:2016-06-18  作者:孤獨麥客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七十三章 市政(三)
1663年5月20日,在與定軍鎮間隔一兩百公里的保德縣境內,軍管委員邵耀光正對南方的鐵匠鄉、新鄧迪鄉和上尉鄉進行視察。

這幾個地方,但凡稍微了解一些東岸歷史的人都知道,是當初莫總參謀長從葡萄牙人手里訛來的。這幾個地方,從一開始就是手工業者扎堆的地區,當時通過向東岸出口燭臺、魚鉤、小刀、繩索、包裹、木桶、容器等各類手工業品獲取利潤,同時從東岸進口食品和其他一些商品轉售到葡屬巴西一帶,貿易一度非常興盛,人口也開始慢慢增多。

后來在東岸人獲取了這片土地的所有權后,因為華夏東岸共和國糟糕的宗教政策及葡屬巴西殖民當局背后的煽動,部分葡萄牙移民攜帶家人和財產離開了這幾個定居點,使得三地的手工業生產一度大為蕭條。

好在后來東岸政府組織了一些移民過來,同時通過各種低息或無息貸款鼓勵留下來的手工業者兼并離開的那些人留下來的產業,招收更多的學徒,以盡快恢復產能。而也正是在他們千方百計的努力之下,保德縣的手工業生產迅速得到了恢復,并依托南方平安縣、定西縣、夷陵縣等廣闊的市場,一步步走向了壯大。如今這里幾乎成了定軍山脈一帶有名的手工業生產中心,每年生產的大量商品行銷南、北鴨子湖地區十一縣數十萬人口,為廣大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自己賺取了大量的收入——當地比較成功的一些手工匠人如今已擴大了作坊規模,添置了一些新的機器設備,將以前的純手工生產升級成了半機械化生產,君不見當地由政府投資興建的中央動力車間內,幾乎每天都有排隊前來租用蒸汽動力的生產商,整個保德縣的工業生產產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今天邵耀光來到保德縣南部的工業區,其實主要還是想看看他們的經營狀況,畢竟這里可是保德縣政府最大稅金來源地了,也是全縣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不可不慎重。另外一點呢,這幾個工業區的衛生狀況也是老大難了,上頭三令五聲要求進行改造,邵耀光琢磨著這事也拖延不下去,因此準備過來找他們談一談——這事,政府出一部分資金,再行使徭役征發權動員一部分人力,這些作坊呢,也每家每戶攤派一些銀錢,大家一起出力把這一片工業區的環境給整治好,這樣對大家也都有好處不是。

“啊呀,現在生產成本太高了。”一個葡萄牙裔出身,但漢語卻說得很溜的冶鐵作坊主坐在一張破破爛爛的松木椅子上,一見著邵耀光的面便嘆著氣說道:“我上次的木板房作坊失火,后來想修一座磚石砌就的堅固廠房,可是去鄉里一打聽,泥瓦匠、石匠的工資普遍都上漲了10,聽說是縣里在修什么大型谷倉,鄉里也在修中小型谷倉,這不是瞎搞嘛……”

邵耀光一聽作坊主的抱怨便滿臉黑線,現在非國民勞務工這么多,其中不乏具備專業技能的人員,東岸共和國泥瓦匠、石匠、木匠的日工資已經很久沒動過了吧。這么多年了才勉強漲了10,且這還是在政府大型基建項目較多的情況下造成的,項目結束后工資水平可能還會降低,非國民勞務工把東岸的工資水平壓制得常年不能動彈,你還不滿意、還在這叫喚,這是多么缺心眼哪!

“現在印刷工和排字工的計時工資水平太高了,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足足增長了15,我原本想指望今年能降一降,但看來不容易。”又一位主營印刷業務的作坊主上來傾訴道,這人的作坊規模不小,他每個月都從南邊的靖江造紙廠買來各色紙張和油墨,然后開工印刷大量書籍、報紙、雜質及政府文件、科普宣傳資料等等,而且隨著國內百姓識字率的提高,他的業務有越來越紅火的趨勢。

因此,在聽到這個哥們也抱怨后,邵耀光更是不能忍了。大哥,今年縣政府財政收入好不容易有了些盈余,正打算在全縣范圍內多興建八所小學和一所初中呢,這教材印刷的項目已經全部委托給了你們作坊;另外醫療衛生及農技的科普宣傳資料也由你們來印刷,甚至就連道教總會要求印刷的一千冊也被你們包攬下了,這業務如此紅火,難道不該多招一些學徒來擴大生產規模,再給核心老員工漲一漲工資嗎?你這抱怨怎么就只讓人感覺到資本家的貪婪和奸詐呢?真是亂彈琴!

不過,也有真正是來訴苦的人,且這些人以個體織戶居多。這些人原本要么來自意大利,要么來自明國松江府或蘇州府一帶,都是有一定特長的織戶,家里多少有一臺或多臺紡織機,平日里以生產特型紡織品為主,生活還算過得去,甚至于在市場景氣的那些年,他們都有不遜于其他手工作坊主的收益,可謂是牛氣沖天。

只不過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平安織造廠、大魚河機器紡織廠、羅洽紡織廠等企業不斷改進生產線,培養技術精湛的熟練工,開發新型產品的情況下,這些人的收益便越來越低,因為大量低技術含量的紡織品市場被機制產品給奪占了去,很多人被擠得破產,最終也不得不轉行或者打點行裝干脆去大型紡織企業上班。當然也有許多技術精湛或頭腦靈活的織戶仍在堅持,他們依靠自己的手藝或才華不斷地與機器工業進行著悲壯的市場競爭,只不過這種人是少數罷了,且其利潤總額其實也是在緩慢下降的,境況算不上多好。

因此,在面對這些紡織個體戶們的訴苦時,邵耀光是真的有些沉默了。該怎么對他們說呢?說你們是人力織機,注定競爭不過機器工業化生產的?但那兒不還是有一些紡織特型商品的織戶在頑強生存著么;那就鼓勵他們繼續堅持,未來市場會好轉的?對不起,他邵某人還沒法睜著眼睛說瞎話,這種明顯不現實的東西他是不會拿去坑人的。

經營都這么困難了,還怎么好意思向他們張口要錢呢?不過不要也不行啊,這幾個鄉鎮原本是葡萄牙人的地盤,東岸人接手這么多年后雖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具體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和每個角落,卻不一定是都能完善了。比如這里已成痼疾的工業區污染及環境問題,比如城市內亂七八糟的殯葬習俗——當地的葡萄牙裔、意大利裔、蘇格蘭裔國民經常把親屬尸體停在院子里,而這些院子里很多時候還租住著一些非國民勞務工,人員密集;有些人還習慣陪尸,比如少許愛爾蘭裔國民;另外他們的墓地也多位于城市內,里面有大量日積月累的腐朽物,總之極為駭人。

建立城市環衛體系,修建上下水設施,搬遷位于城區內的墓地,建立生活污水處理廠等等,這可都是需要不少錢的。這些錢限于政府財力的不足,其相當部分要向這幾個鄉鎮的城市居民攤派,而作為企業主或作坊主的他們,自然是重點攤派對象了——當然這也不是說農村居民可以置身事外,他們是不用出錢,但是要出勞動力,4560天的徭役哦,跑不掉的。

因此,在與這些作坊主們虛與委蛇了半天后,邵耀光最終還是“圖窮匕見”了,他講起了這幾個工業鄉鎮城區惡劣的衛生條件及環境污染,然后又提起了當地人“比較另類”的殯葬習俗,表示政府將花大力氣整治這些痼疾,以更好地迎接未來的發展。為此,他軍管委員邵耀光代表保德縣政府承諾出資三萬元,另外再向上級申請專項資金三萬元,專門用于這三個鄉鎮的老城區改造。當然了,六萬元的資金即便有大量服徭役的勞動力前來幫忙,也是不足以在這三個鄉鎮徹底完成環境改造的,因此還需在這三個鄉鎮的城市居民及企業內征收臨時的環境稅,以便有充足的資金來完成這三地的舊城改造。

邵某人這話一出,在座的諸位企業代表們的臉色就垮了下來,合著邵委員這不是來關心大家的生產經營狀況來了,而是來向大家征稅以完成他的市政改造計劃的,這令很多人比較失望。不過,失望歸失望,作為大家的直接主管官員,眾人還是要留一些情面的,因此有一些企業主在躊躇半天后,表示將繳納這筆所謂的環境稅,至于具體多少,到時候再依照具體的章程來,總之現在就是先表格態。

而有了第一批人帶動后,后面的人也就沒那么多心理障礙了,陸陸續續地又有很多人表示認捐,這令邵耀光很是松了一口大氣,懸在心頭多日的麻煩,看來如今終于要迎刃而解了,本縣的企業主們,這覺悟看起來還是很高的嘛。唔,或許這和自己極力上書要求在三地各修一個中央動力車間有關,這個總投資也超過兩萬五千元的“公益”項目,確實為自己在這些企業主或個體戶們中間提升了不少的威望,在這個時候便體現出來了。

不過,在表示將如數繳納規定數量的環境稅之后,這些企業主們也推舉了兩個代表出來,向邵耀光提出,縣里面是否可以具文請示上級,廢除一些不合時宜的消費稅,比如對啤酒、白酒、葡萄酒、食糖、煙草、茶、咖啡、可可、香料、絲織品等商品征收的消費稅;另外是否也可以取消對拉普拉塔牛肉、牛脂、奶油、干酪等商品的進口配額限制,以及降低內河運輸公司設在通往平安縣的河道上的兩座稅卡的稅率等等,總之提的都是一些對于降低生產、物流和人工成本非常實在的建議,同時也是企業經營者們最關心的部分。

當然了,這些企業主們提的建議實在太“高端”了,高端到他邵耀光也無權置喙的地步。因此,不想欺騙眾人的邵耀光只能勉力表示,這些情況他會寫成專門的報告向上級反應,至于會有什么結果就不是他所能影響的了。他提醒眾人不必抱太大期望,原因很簡單,中央財政也沒余糧啊,因此對于可能會減少國家財政收入的政策,恐怕短期內都不會出臺。

企業主們對此也表示理解,或許是因為他們壓根也沒抱太大希望的緣故吧,因此一個個都很平靜。只不過,這大概也是保德縣工商界人士,第一次通過選舉代表的方式向政府提出要求吧,說起來其實還蠻有紀念意義的,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一個穩固的階級的形成。而年輕的軍管委員、代縣長邵耀光的對答也還算是中規中矩,既體現了重視大家意見的態度,同時也委婉表明了政府的難處,處理得還是比較適當的。

1653年6月1日,在各項資金基本都到位后,坐鎮保德縣城的邵耀光大筆一揮,在三個鄉鎮舊城改造的計劃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而這無疑意味著三地的環境改造計劃即將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之喜也找上了門來——道教總會的于真人在聞知保德縣將整體搬遷位于城區內的墓地并改革舊的殯葬習俗后,表示他們愿意承攬這樁事務,在城區范圍以外修建城隍廟及公益墓地,專門安置遷過來的尸骨,屆時愿意住進公益墓地的可以住進公益墓地,愿意皈依天尊住進城隍廟的可以進城隍廟,總之是不強迫,一切全憑自愿。

邵耀光當然明白道教總會的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還不是趁機強行滲透,在基督徒中間擴大影響力嘛,老套路了。不過他們既然承諾不強迫當地居民改信,那么自己也沒什么可擔心的,相反因為有“冤大頭”愿意出錢,自己還能狠狠地省下一筆呢,那么又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他再度大筆一揮,同意了道教總會的這樁請求。

唔,既然道教總會幫出了一大筆錢,那么這省下來的資金也就可以用到別處去了。事實上,前陣子上級才剛剛往縣城這邊發了電報呢,指出下半年八月份的時候,會有一批人數約在五千的淮安府移民行經保德縣,去往安塔斯河北岸、烏江源流以南的那片地區定居墾荒,因此保德縣需臨時準備一批食品、農具、種子、牲畜、衣物、大車、工具等一系列物品,準備支持他們開荒,所費還是不貲的。邵耀光正愁這筆錢從哪里去搞呢,沒想到道教總會那幫神棍們卻上趕著登門來送錢了,這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哇。

對了,計劃設在那片區域的定居點一共有四個,分別是:昭陽鄉、錦賢鄉、成章鄉、桂山鄉,一共四個定居點,主要位于北方鐵路的東側,雖然離得有些遠,但好在南邊緊靠著就有一個已有一定規模的保德縣在支撐著,開拓起來倒也不算困難,各項物資的補給應該都會比較順利,因此這才有了國家開拓總局在這里設立四個新定居點,并首批遷移了五千名明國淮安府移民過來的事情。'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七十三章 市政(三)

上一章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