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宋城考古
本書即將完本,最晚為這個月的月底,下個月一號發新書,所以這本書的更新以后就不穩定了,追更的兄弟們以后就不要追了,這個月還剩下二十來天,要全力準備新書,以后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就少了,這樣拖著質量已經變差了不少,所以不想繼續拖著不完本,所以再有幾章就完結,謝謝一直支持本書的兄弟們!再次感謝!!
而今日城墻的規模則起始于金的南、京城,金末,為抵擋強大的蒙軍,“宣宗以京城闊遠難守,召高琪筑里城,公私力盡乃得成。”
宣宗命令在加固、加高東西墻的同時,又將其南北墻鏟平外擴,將里城向南推進了300米左右,向北推進了約700米。
&nb;這次整修確定了今日開封城墻的規模。
金南、京皇城是在北宋故宮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略有更改,大抵皆宋朝之舊。
宋金城墻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金時期城門名稱如何?這些都是有待考古論證的。
元滅金后,開、封又更名為汴梁,至正17年(1357年),元將泰木花(秦不花?待考)為防紅巾軍攻城,將汴梁城13座城門只留五座,以通往來,余八門俱塞。
1358年5月,劉福通攻下汴梁,韓機幾到此建國號宋,也未將已塞的城門打開,但第二年八月就被元軍反攻破。
明以前的城墻除皇城為磚筑外,其它城墻全為土筑,只有城樓和城門用磚砌。
自明朝開始,城墻大規模的改為磚砌。
開、封城墻也一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在金代城墻的基礎上。全部城墻用磚包砌,修城后城墻全長20里190步,高3丈5尺寬2丈1尺,城外又寬5丈深1丈的護城河圍繞。
因被鏟王氣,只開辟五個城門,此后。明開封城墻又多次修復,曾經達到一個小。
對此,《如夢錄.城池記》有詳盡記載:開、封城高達五丈,“敵樓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大城樓五座,角樓五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布置;樣鋪十座,窩鋪五十四座,炮樓十座……”。
五處城門,加上月門,再加上水門,共有二十五個門洞,每個門洞有鐵裹門兩扇,共有“鐵裹門五十扇”。
隨著敵樓、炮眼、炮樓等各種防御設施的完善。一座雄偉壯觀的城墻矗立在明代中原大地上。
明初,開、封被朱元璋定為北、京。
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打消了建都開封的計劃后,才罷開、封,封吳王朱橚為周王,封國于此。
周王的岳父馮勝完成了周王府及紫禁城的建設,形成了開、封城墻、蕭墻、紫禁城三重城垣的結構。
蕭墻,是古代宮室用以分隔內外的小墻。
周王府“周圍蕭墻九里十三步(或者是九里三十步?這個也是待考)。高二丈許,蜈蚣木鎮壓,上覆琉璃瓦……向南是午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北曰后宰門。”
內城紫禁城,周圍五里左右,高五丈,上有花垛口,四周有城壕環繞四門,“南門曰端禮門,北門曰承智門,東門曰禮仁門,西門曰遵義門”。
但是,明代為保護北、京,主要修筑黃河北岸大堤,導致黃河泛濫時給河、南地區帶來很大危害。
開、封城墻受到黃河水的一次次肆虐,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元月,黃河決口,水自北門入城,淹沒官民房舍甚多。
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黃河決口,水自封丘門入城,宮廨民舍塌壞甚多,城內長期積水。
成祖永樂八年(1410年)秋,黃河決口,毀城200余丈,“民被患者萬四千余戶,沒田七千五百余頃”。
英宗天順五年(1461年)七月,黃河決口,水自北門入,官私房舍,淹沒過半,居民死亡無數。
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至九月,李自成第三次攻城,城內官兵為滅義軍,在開、封之北黃河大堤扒口兩處,使水淹義軍,城內37萬人僅剩3萬余。
明末,開、封城為黃河水淹沒,只露城垛,這樣的事情經歷了一次次之后,到了近代,歷經20年考古發掘,現在在這座古都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這雖然不能說是獨有的,但也差不多,這樣的奇觀除了開、封,另外只有在位于商、丘市現存商、丘古城之下,發現的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疊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觀,這都是由于歷代黃河泛濫所造成的。
除最底層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術手段所限,未能發現外,其余5座城池,均已相繼發現和初步探明。
至此,“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這個一直流傳在開、封民間的神秘傳說,終于被考古證實。
考古資料表明,發現的5座城池基本處在同一區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開、封城,最下面的則是唐代中原重鎮汴州城,其中城市規模最為龐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北宋國都東、京城。
公元前364年,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開、封興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后2200多年間,歷代統治者在這塊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東京三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
戰亂與河水泥沙一次次將這些輝煌一時的名城掩埋,人們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園,掩埋在泥沙深處的座座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
北宋王朝在開封建都長達168年,當時的國都東、京城卻在盛極之后又神秘消失。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都城之一,尋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標。
夢寐以求的機遇終于在1981年出現:在開、封龍亭湖底清淤過程中,規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遺址突然浮現。
據史書記載,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宮基址上修建起來的,但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著一座千年皇城嗎?
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了帷幕,東、京城終于呈現在考古工作者面前。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北宋東、京城是一個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由內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內城、外城,并各有護城壕溝的都城。
它不僅城高池深,而且墻外有墻,城中套城。
周長近30公里、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遺址全部淤埋于地下2米~8米的深處,在對外城西南角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外城城墻仍殘高8.7米,城墻底寬34.2米,頂寬4米。版筑的城墻異常堅硬。
在尋找宋城的過程中,還意外發現了很多上下疊壓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撩開了傳說中開、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紗。
在今日開、封著名的龍亭景區地下約8米深處,是北宋東、京城的皇城遺址所在地,它分別與金皇城與明周王府紫禁城遺址相疊壓。
內城是東、京城的第二道城墻,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考古勘測還表明,北宋內城較現存的開封明清城略小,其東西墻坐落在唐汴州東西墻之上。上層又與明清開封城相疊壓。
其南北墻則分別處于今開、封舊城區南北部一帶,殘墻距地表10米~12米。
為探明宋金城墻的結構和疊壓關系。考古工作者在宋內城北墻西段進行了考古發掘。
發掘情況表明,明、金、宋三座城墻自上而下疊壓在一起,城墻雖系夯土版筑而成,但夯層、夯窩均有明顯區別。
明周王府蕭墻遺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于地面下3米至5米深。
從周王府紫禁城北墻的城墻解剖情況看,發現城墻分為兩部分。上層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墻,下層為宋皇城北墻,兩墻相互疊壓在一起,證實了明周王府確系利用宋宮舊基建造而成。
考古勘探還證實,位于“城摞城”最底部的唐汴州城。其東西墻疊壓在北宋東西內墻的東西墻下,南北墻則由于金代后期的毀壞,殘墻淤埋于現地表下10米到12米深處,城墻殘高1米至3米、殘寬10米左右。
除了“城摞城”、“墻摞墻”,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路摞路”、“門摞門”、“馬道摞馬道”的奇特現象。
繁華的中山路是開封市舊城的中軸線,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一條通衢大道--御街。
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路摞路”的景觀還意味著,從古代的都城到現代的城市,層層疊加起來的數座開、封城,南北中軸線居然沒有絲毫變動。
李達確實是這一方面的專家,通過他的介紹,韓孔雀已經對這里的這座地下寶庫十分感興趣。
在李達的帶領下,韓孔雀親自去了考古現場。
現在,在開、封城墻西門大梁門北側,發掘出一條晚清時期的古馬道遺跡,并在其下深約1米處,又發現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礓(旁石加察)清晰可見的古馬道遺跡。
令人驚奇的是,在第二層古馬道下約50厘米深處,又發掘出一條磚層腐損嚴重、使用時間較長、年代更為久遠的古馬道。
三層古馬道上下層層相疊,以立體的形式真切展示了開、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觀,再次為“城摞城”現象的研究增添了更為確鑿的實證。(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宋城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