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我有一個小世界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現狀堪憂

更新時間:2015-01-26  作者:迷路行者
我有一個小世界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現狀堪憂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于效率的重視,人們對于治療緩慢的中醫已經越來越輕視,所以,可以說,中醫現在的現狀是越來越堪憂了,現在的中醫比起西醫來,相差的太多了,甚至可以這么說,現在中醫的地位已經被西醫代替了。:頂:點:'小說3w.23wx.o

近年來,中醫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許多地區,除市級中醫院的業務相對穩定之外,區級醫院及街道衛生院的中醫業務大都十分冷落。

贏利者寥寥無幾,虧損或瀕于虧損者為數眾多,面對著這樣的場面,因此,許多基層醫院已相繼取消了中醫科。

有的醫院雖然保留了中醫科,但其目的只是為了在整體上保持科目的齊全,對于其是否贏利則并不寄于多大希望。

打個比方,一個醫院原有職工近200名,這里面原本中醫科人數有14名,但是,由于看中醫的患者日漸稀少,中醫業務難以為繼,所以,醫院被迫裁減有關人員。

除針灸、按摩、理療等這些中醫的盈利項目或者具有中醫代表性的項目保留幾名醫生之外,其余的中醫人員全部每月領取一千多塊錢的基本生活費,剩下的就是回家自謀出路。

如果說基層醫院的中醫業務不容觀,那么,個體中醫診所的情況又如何呢?其實個體中醫診所的現狀,想都想想的到。

每個城市里面,都會有一些中醫的診所。但是,你要是去那里看一看,就會發現。里面絕對有西藥的柜臺,而且絕對有人在輸液治療。更甚的,有些中醫診所里面會連一個中藥的藥柜都沒有,中醫診所僅僅只是掛個名頭罷了。

這里面肯定會有人詢問,為什么中醫診所最終會變成西醫診所,而這些中醫診所醫生的回答聽了之后,絕對讓人說不了什么。因為他們回答。他們把中醫診所改成西醫診所,也是沒有辦法,中醫的營業額太低了。所以,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把中醫診所改成西醫診所。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現在中醫的處境是多么的艱難。沒有一個安穩的收入。哪里能夠讓人全心全意的去學習中醫。

一方面。許多正值年富力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中醫從業人員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國家還在大批地培養新人。

也是因此,相當多的學員畢業后難以就業,或從事醫藥保健品推銷、或到健身娛樂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類工作并不穩定,許多人最終不得不棄醫從商,另謀它就。

現在,每二十家醫院中,難得有一家獨立的中醫醫院;每二十家個體診所中。難得有一家獨立的中醫診所。

中醫機構萎縮、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狀況。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門庭冷落車馬稀”。

雖然中醫有頑強的生命力,雖然中醫在其些方面尚顯局部的繁華,但是,如果我們依然抱著盲目樂觀的態度,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那么,終有一天,中醫會淪落成為一種普通的民俗療法,然后,漸漸地、漸漸地被人們所遺忘!

那么現在中醫為什么會漸漸的走向衰落呢?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原因:中西醫結合是中醫誤入歧途,走向衰落的開始。

療效是中醫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卓著的療效,中醫也就失去世了存在的價值,而中醫的療效取決于中醫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式,即“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這是中醫的根本與靈魂之所在。

而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實質上是現代醫學以科學的名義,在理論和意識形態上對中醫實行的一場“和平演變”。

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醫的思維方式,使中醫的觀念日漸僵化,從而導致了最為致命的后果——中醫療效下降!

由于西醫觀念的滲透和影響,使得許多中醫師在臨證之際,不知不覺陷入了西醫僵化的思維模式。

受西醫診斷之所囿,遇到炎癥就清熱解毒;遇到高血壓就平肝息風;

如根據藥理實驗得知:葛根、丹參有“擴冠”作用,黃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轉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關疾病則必定選用。

這種“以方套病、廢醫存藥”的做法,完全脫離中醫辯證論治的原則,使中醫在學術上的精髓及特色喪失殆盡,變得名存而實亡!醫生不在中醫的原則指導下用藥,一旦治療無效,往往就借助于西醫的手段進行治療,如果因此而獲效,則認為西醫科學中醫不科學。

此弊積重難返,久而不覺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惡性循環。

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方向錯了,越走只會離目標越遠!

中西醫結合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中西醫有無必要結合?又該如何結合?這些問題必須在經過深入的論證之后再作出決定。

如果抱著“大躍進”式的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去改革中醫,那么,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將會被某些人“革”掉“性命”!

越來越多的人正意識到“中西醫結合”所帶來的危害,紛紛呼吁要保持中醫特色!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大力倡導“中西醫結合”。

孰是非孰,難有定論。

其實,兩者都忽略了問題的關鍵:即許多名老中醫都是在行醫多年之后,才開始學習西醫的。

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他們有關中醫“辯證論治”的思維模式已經形成,在此前提下,適當地了解一些西醫的知識,對其提高臨床療效或許有所幫助。

也就是說。只有在中醫“辯證論治”的思維模式已經形成的前提下實行“中西醫結合”,才有可能是有利的,否則。將未受其利,而先蒙其弊!

第二個原因:中藥劑型落后是制約中醫發展的關鍵因素。

說起喝中藥,人們一想起它那苦澀的味道,就禁不住有些望而生畏。

特別是一些老病號,長期喝中藥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藥就叫苦不迭。在臨床工作中,常常可以聽患者諸如的此類議論:“飯都不想吃。誰還想吃中藥?”、“病了以后連動也不想動,哪還有精力去煎中藥?”、“就是把藥送到嘴邊我還懶得喝呢!誰還有那份閑情逸致去煎中藥?”、“在學校住讀,沒有地方煎中藥。”;

“要去外地出差。停藥一段時間會不會影響療效?”、“長期煎中藥,藥味家里人都聞膩了,樓上的鄰居也有意見!”、“煎藥的時候,水都溢了出來。藥汁煎干了。怎么辦?”;

“沒有瓦顴,能否用別的東西煎中藥?煎多長時間?給多少水?”、“什么是文火、武火?什么藥要先煎、后下、另燉、烊化?”等等這樣的抱怨多不勝數。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遠離繁瑣的家務,開始注重享受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治病總是希望治療方法越簡單越好、見效越快越好、服藥越少越好。

而中藥味道苦澀難咽、煎煮過程繁瑣、服用量大、不便于攜帶保存,已經難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成為一個致命的弱點。

許多人都承認中醫治病確實有效。但卻不愿服用中藥。這種認可中醫卻又拒絕中藥的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

中藥是中醫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卻偏偏在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上脫離了患者的需求,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中醫事業的發展!

雖然有些中藥企業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并且推出了許多精致的中成藥制劑,如血府逐淤口服液、六味地黃膠襄等等,給醫患雙方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由于缺乏整體的戰略規劃,并沒有取得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方面,市場十分需要中成藥制劑,另一方面,企業推出的中成藥卻又滯銷,這種現象令許多業內人士深感困惑。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中成藥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同時也存在相當大的局限性。畢竟,患者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方生病”。

當中藥劑型未能配套開發時,其實用性就會大大降低。

比如:某患者需要用香砂六君丸加山楂、神曲、萊菔子予以治療,雖然,香砂六君丸有成藥,但山楂、神曲、萊菔子卻得另煎,既然如此,還不如干脆讓患者服用煎劑!

在許多類似的情況下,中成藥因不能完全對癥而被放棄使用。這種矛盾如何解決呢?

方法很簡單:除了要將“方劑學”中的大部分方劑和許多臨床高效驗方開發成中成藥制劑之外,還應該將“中藥學”中的數百味中藥提煉成獨立的濃縮顆粒或口服液,這樣,醫生就能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或在成藥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或者干脆用單味中藥的濃縮顆粒重新組方。

這個“瓶頸”一旦突破,將會帶動中成藥全面而廣泛地運用于臨床,中醫將以暫新的面貌迎來新的輝煌!

第三個原因:中醫教學質量低下,導致中醫“后繼乏人、后繼乏術”。

中醫現在的教學模式,既沒有突出特色,也沒有抓住重點。

教學內容的設置很不合理:學生在學習中醫的同時,還要學習許多西醫的內容。西醫科目設置過多、內容取舍不當,無疑大大消耗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特別是在中醫基礎還遠遠沒有打牢的情況下就同步學習西醫,只會造成觀點上的沖突和思維上的混亂!以致許多該掌握的內容沒有學深學透。

醫者,技藝精純則能救人,技藝不精則會殺人!“所學不專、華而不實”,說起來中西醫樣樣都懂。實際上樣樣都不精通,此等平之輩,何堪大用?所以。這個時代絕不缺乏醫生,但卻非常缺乏技術精良的好醫生!此外,基礎理論重復太多,重理論而輕實踐、脫離臨床的傾向十分嚴重。

學員高分低能、所學難以致用的現象亦較為突出。

中醫教學質量低下直接導致了中醫“后繼乏人、后繼乏術”!如同企業應該生產合格的產品,醫學院校亦當培養合格的醫生。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許多中醫學員畢業之后,其業務能力十分有限。理論上滿腹經綸,實踐中束手無策者不勝枚舉。

從一名所謂的“醫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其間還有相當漫長的距離。

“一將功成萬骨枯”。醫生的業務素質普遍低下,不但大大降降低了中醫的聲譽,而且還將會使多少患者付出額外的代價!誠然,任何一位名醫的成長。都注定要經歷許多失誤、遭受許多挫折。但是,一些人為的消極因素亦當盡可能避免。

改革中醫教學模式,提高中醫教學質量,縮短人才培養周期,對于振興中醫及中醫的可持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么,該如何提高中醫教學質量呢?

首先,應該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重點。著重抓好基礎理論和《傷寒論》的學習。

同時,對于許多重復的內容應該予以精簡。如“肝膽濕熱”可引起頭痛、帶狀皰疹、婦人帶下、陰部搔癢、強中、陽萎、早泄、不育不孕、小兒胎黃、坐骨神經痛等數十種病癥。廣泛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各個科目。

因此,在學習這些科目的相關病癥時,其在癥狀、病因病機、辯證法則、處方用藥等方面的論述存在著過多的重復。

所學內容漫無邊際,效果勢必事倍功半!其實,濕熱證的辯證要點的于“苔黃、小便黃”,在此基礎上,只要見到“口苦、肋脹、脈弦數”等其中任何一癥,即可辯證為“肝膽濕熱”,就可以“龍膽瀉肝湯”或“柴胡茵陳湯”治之。

這種“方、藥相應”的辯證方法,大有異病同治、執簡馭繁、知常達變之妙!

中醫治病講究機動靈活、因人而異,即使對于同一病癥,治療起來也是“千個郎中千個方”!

那么,在諸多的處方中,究竟那幾個處方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呢?

常規的辯證方法難以抓住問題的實質!在此方面,《傷寒論》可謂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某患者頭痛、眩暈、血壓常高達210/95左右、偶吐涎沫、舌紅少苔、脈弦數;多年來,屢服滋陰清熱、平肝潛陽、引火歸元之劑,皆不見效。

某醫根據《傷寒論》中“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之條文,處以吳茱萸湯治之,數劑而愈。

所謂有是證則用是方、用其方則見其效!《傷寒論》在“辯證、用方、療效”上達到了高度統一。

難怪劉渡舟、岳美中、喬均保、張琪等諸多中醫名家無不對之推崇備致!

因此,對于《傷寒論》的學習,其意義不僅僅在于全面而深刻了解某些疾病的演變規律和用藥特點,更重要的價值在于以此確立中醫正確的思維模式,為學員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欲提高中醫教學質量,還必須改進其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

初學醫時,有些人會認為推拿乃小術,而不屑習之。考試前夜,請某同學將其所學之各種手法演示一遍,結果,考試成績竟然勝之。

本人基礎理論較為扎實,對于推拿則完全是一竅不通;而該同學則是某教授之入室弟子,手法精純,但拙于言詞,故考試成績不甚理想。

由此可見,中醫現行的教學考核制度無法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水平,存在相當大的缺陷!

中醫現在的教學,缺乏明確的針對性。對于所有科目的教學,幾乎都是以講解理論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實踐。

即使是畢業實習,也不過是蜻蜒點水、一帶而過,如此這般又怎培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如果我們按照下面的模式進行教學,效果可能會絕然不同:在講解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時,拋開重復而空洞乏味的理論,針對不同的癥型,多講解有代表性的臨床醫案,去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對理、法、方、藥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講解中藥時,同步放映該藥在自然環境下生長過程的音像資料。同時,在每位學員面前放上相關的實物標本。

在上針灸課時,可讓學員在輸液瓶的橡皮上練習針刺指力及提、插、捻、轉等各種手法;亦可將男女學員分組,分別由男女老師帶至不同的教室,在其指導下,相互在對方上劃出正確的經絡循行路線及精確的穴位定位。

在上推拿課時,可讓兩組學員在老師的示范、指導下,在對方上相互練習各種基本手法,待其熟練之后,再進一步練習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疾病的綜合手法。

在講解骨傷課時,可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將骨損的狀況及手法復位的機理攝制成帶有三維立體圖像的vcd,輔以相應的人體模型進行教學。

總而言之,中醫的教學應該“一切以提高臨床療效”為宗旨!

如果將中醫的教學內容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兩大部分,那么,凡以中藥為主要治療手段者,當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于針灸、推拿、骨傷等科目,則當偏重于實踐技能的培訓;切不可全憑分數論英雄!

有關院校若能立足實踐、立足臨床,集思廣益,因材施教,又何愁中醫不能振興?又何愁中醫“后繼乏人、后繼乏術”?!(

我有一個小世界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現狀堪憂

上一章  |  我有一個小世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