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大明政客

第二百六十三章 保定之行

更新時間:2013-09-18  作者:風中的失落
大明政客 第二百六十三章 保定之行
離開紫禁城的時候,蘇天成覺得好像是做夢。

他所提出來的大部分要求,朱由檢都恩準了,而且非常的爽快,朱由檢甚至迫不及待的提出,要求他到京城來,還好王承恩在一邊建議了,說是蘇大人暫時在府州縣,能夠做出來更多的事情,增加朝廷的收入,府庫的情況,依舊不是很好,雖然存有一些銀兩,但開支太大了,不增加賦稅的渠道,肯定是不行的。

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有所醒悟,沒有堅持自身的意見。

關于江寧縣市舶司的舉措,朱由檢是很贊同的,市舶司已經上交府庫五十萬兩白銀了,這可不是小收入啊,一個小小的江寧縣市舶司,能夠收入這么多的白銀,若是讓蘇天成繼續在府州縣做事情,豈不是能夠掙到更多的銀兩,有了銀子,很多的事情,也好辦多了。

當然,蘇天成提到的整修黃河和淮河的建議,令朱由檢猶豫了,畢竟整修河道,需要花費大量的白銀,朝廷暫時承擔不起的。

創辦學社的事情,朱由檢覺得,和國子監是不是有些沖突,聽了蘇天成的詳細解釋,他感覺到,確實有必要,能夠進入國子監的監生,都是有著不錯身份的,況且國子監也只能夠容納那么多的監生,若是學社辦好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團結天下士子,反過來可以影響到國子監。那就是一舉兩得了。

高興之余,朱由檢親自為學社取了一個名字,稱之為“中興學社”。

朱由檢不會想到,這個學社,在大明朝的歷史上,將要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以至于朝廷中間的大臣,大都是從這個學社里面出來的。朝廷的官員,都以自家的子弟,能夠進入到中興學社為榮了。

學社的主要作用,就是探討學問和議論朝政,在中興學社里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提出來自身的認識和觀點。學社的負責人融合大家的意見,提出來觀點和看法,最終統一所有人的認識,上奏朝廷。

如此一來,學社其實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參謀機構,可以掌握天下讀書人的真實想法。令他們的意見,有地方傾訴,朝廷可以依舊實際情況,采納意見。

蘇天成提出來,學社的負責人。為孫承宗和黃道周,朱由檢沒有猶豫。準備下旨,讓孫承宗和黃道周直接到京城來,蘇天成連忙提出來,還是自己去拜訪的好。

蘇天成回到官驛,立刻著手準備了。

這次到京城來,他帶來了一百名江寧營的將士,帶隊的是劉鐵漢。

這一百名將士,悉數是斥候營的軍士。

這些人,也要跟著他,到保定去,畢竟往北邊走,安全系數存在很大的問題,后金時常騷擾這些地方,神不知鬼不覺的。

孫承宗是保定府高陽縣人,高陽縣距離京城三百余里,在保定府城的東面。

從京城出發,快馬加鞭,不過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高陽縣去。

臨出發的時候,蘇天成想到了很多。

孫承宗的名氣是很大的,萬歷年間的榜眼,督師遼東的時候,屢屢建立功勛,最為主要的功勞,是經過數年的努力,布置了一道堅固的關寧錦防線,從山海關到寧遠到錦州,成為了后金騎兵不能夠逾越的障礙,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始終都沒有能夠突破這道防線。

這條防線,不僅確保了山海關免受攻擊,也基本穩定了遼西走廊的戰局。

孫承宗督師遼東的時候,重用了一大批的忠直的文武將才,加之他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所以說,在朝廷里面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連魏忠賢,權傾朝野的時候,都想著拉攏孫承宗。

可孫承宗的仕途,也是有些坎坷的,四十二歲的時候,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一直在翰林院十年時間,五十二歲擢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后來任左春坊左中允。詹事府是太子讀書的地方,左春坊左中允不過是正六品的品秩,主要就是教授太子讀書的。

到了1620年,朱由校登基,這個時候,孫承宗已經五十八歲了。

1622年,孫承宗出任兵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此時才迎來了巔峰時刻。

可惜因為魏忠賢的專權,1625年,孫承宗請辭歸家。

到了1629年,也就是崇禎二年,官復原職,以原來的官職,加任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級殿大學士,奉旨赴山海關督理軍務。

崇禎四年十一月,因為大凌河兵敗,朝廷爭執不下,孫承宗主動承擔責任,辭官回歸故里,這一年,孫承宗已經是六十九歲了。

到了崇禎六年,孫承宗已經是七十一歲的高齡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孫承宗這一生,已經經歷太多了,面對著這樣的長者,蘇天成是不敢有稍微的懈怠之心的。

孫承宗出任中興學社的負責人,一定有著巨大的號召力,這是不用懷疑的,而且皇上也有旨意,請孫承宗上任。

但問題也是存在的,保定距離南京,路途遙遠,人老了,都是思念故鄉的,俗話說得好,葉落歸根,七十一歲的老人,千里迢迢,趕到南京去,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朱由檢可以不考慮這個問題,但蘇天成不得不考慮。

他不是很熟悉孫承宗的秉性,依照他的計劃,可以讓孫承宗帶著家眷,悉數趕赴南京,不要有那么多的忌諱了。

中興學社,必須在南京成立,其余地方是不行的,影響力太小了,這也是大明朝特有的環境所決定的。

南方是士子很集中的地方,而且南方的學子,水平普遍高于北方的學子,從富裕的程度來說,北方也遠遠比不上南方,所以說,在北方成立中興學社,那是不存在的選擇。

在京城成立學社,更是不行,京城里面,官吏太多了,學社必然受到諸多的掣肘,有了過于濃厚的官方色彩,會受到很多的詬病,這等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綜合這些情況,孫承宗必須到南京去。

一路上,蘇天成都在考慮這些問題,雖說是快馬加鞭,但到了高陽縣城的時候,蘇天成還是沒有去貿然的拜訪,而是在縣城里面,找到了一家客棧,暫時住下來了。

他也沒有麻煩當地的官府。

孫承宗對家鄉的建設,是非常熱心的,曾經專門修訂了高陽的縣志,而且做了序言,他還注意扶持農桑,關心百姓的疾苦,高陽縣乃至于保定府的官員,都是非常尊重他的。

不客氣的說,孫承宗的家族,在保定府和高陽縣,屬于最大的望族。

這種情況,令蘇天成更加的擔心。

蘇天成帶著一百騎兵,來到了高陽縣,想要默默無聞,可能性也是不大的。

高陽一帶,雖然很少遭遇到后金的騷擾,但這里的老百姓,都清楚后金騎兵的彪悍和殘酷,警惕性是很高的。

蘇天成一行人的行蹤,縣衙很快就知曉了。

高陽縣的典史,帶著巡檢司的軍士,前來拜訪的時候,蘇天成感覺到好笑,看來京畿一帶的知縣,架子都是不小的,自己帶著一百軍士,來到高陽縣,架勢就不一般,能夠擺出來這樣的架勢,顯示身份也是不一般,按說知縣應該是要出面的,可來到客棧的,居然是典史。

閑聊幾句話之后,典史知道了蘇天成的身份,大為吃驚,連聲說得罪了。

蘇天成有些奇怪,不知道典史為什么會有如此的反應,按說自己不過是江寧縣知縣,距離保定如此的遙遠,不可能有著什么名氣的,難道說典史來之前,懷疑了自己的身份嗎。

很快,高陽縣知縣趕來了,進入客棧之后,一個勁的說縣衙的事情多了,沒有來得及接待,一定要蘇天成到官驛去居住,蘇天成婉言謝絕了,說是自己帶來的人馬太多了,增加縣衙的負擔,很是不好意思的。

在和知縣聊天的過程中,蘇天成知道了,原來自己在北直隸,很是有名氣的。

主要還是智斬不沾泥、生擒紫金梁、剿滅老回回的事跡,這些事跡,已經被編為了快板,在北直隸一帶流傳了,在北直隸老百姓的眼里,自己無所不能,剿滅流寇手到擒來。

蘇天成禁不住苦笑了,自己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難怪上次老回回一定要找到自己,想方設法的剿滅自己,原來根源在這里啊,有了民間的大力宣傳,流寇的首領,肯定是不服氣的,想方設法都要對付自己,如果斬殺了自己,流寇豈不是威名大振。

高陽縣知縣得知蘇天成是來拜訪孫承宗的,臉上帶著崇敬的表情,孫承宗雖然辭官了,但爵位還在,依舊是朝廷從一品的榮祿大夫,身份顯赫,加之孫承宗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這一層的榮耀,無人不知,在高陽縣,說起孫承宗,誰的臉上,都要露出來仰慕的神情的。

蘇天成的內心,更加的嘀咕了,孫承宗在保定有著如此高的威望,會不會拒絕到南京城去,這也是說不準的事情,如果完全依靠圣旨來強迫,那也顯得不尊重孫老先生了。大明政客 第二百六十三章 保定之行

上一章  |  大明政客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