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辛亥軍閥

第三百七十八章 和平發展(二)

更新時間:2013-05-01  作者:青史盡成灰
辛亥軍閥 第三百七十八章 和平發展(二)
一戰結束之后,世界并沒有真正實現和平,反倒是孕育了更大的危機,這是很多出色的政治家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在一戰之前英法等國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而一戰的勝利非但沒有讓他們走上復興的道路,反倒是開始加速削弱,真正的實力更加衰落!

這種實力的嚴重降低,使得英法已經沒有能力維持好不容易通過戰爭打造出來的國際新秩序,也沒有強大的執行能力去維持對德國的削弱,這就給了戰敗的德國重新崛起的機會!

而美rì崛起,俄國變成了紅色,使得國際形勢變得空前復雜,現在隨著中國的崛起,對世界的局勢產生的震撼就更加強烈,世界上的殖民地都在拼命想要謀求dúlì,擺脫殖迷nzhǔ義的控制!

戰敗國和戰勝國,新興大國和老牌強國之間,紅俄俄國和帝國主義,被殖民的國家和殖民者之間所有的矛盾都交織到了一起,這個世界的發展已經不是某些國家和政治人物能夠主導的了,必定會再一次通過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進行洗牌!

可以說一戰結束已經埋下了二戰的種子,身處這個大時代之中,喬宇清楚的感覺到了這種山雨玉來風滿樓的壓力,中國只有牢牢抓住未來一二十年的時間,快速發展工業,長出強壯的肌肉,只有這樣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秩序的改變之中謀求自己的利益。

喬宇意味深長的說道:“寶軒,中國的未來的國運是靠著軍事力量爭取的,而軍事力量就是重工業力量,就是煤鐵石油的較量!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將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夯實,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擺脫被奴役的命運!”

“總理放心吧,未來國家工業發展的全面計劃已經制定出來,除了鋼鐵行業之外,以山西,綏遠,察哈爾為中心的煤炭挖掘業也在加速布局,另外在甘肅玉門,還有東北的大慶都已經勘探到大規模的油田,只要能夠開發出來就足以支撐中國工業化初期的需求,可以說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國并不用在能源上面擔心,但是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又有如此多的人口,在未來我們的能源需求量必定會達到一個驚人的數量,只怕超過美國都不是不可能,還要進行長遠布局才行!”

喬宇微微點頭,趙寶軒提出的問題很現實,中國龐大的體積決定了中國的工業化將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麗的一頁,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程度,正是這種龐大的規模造成了中國幾乎能夠成為一個黑洞,瘋狂的吸收世界一切的資源和原料,這是不可逆轉的態勢!

想到后世中國在國家市場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喬宇心中還是很有感觸,自己已經讓中國的歷史進程加快了幾十年,有了這個寶貴的緩沖時間,中國一定能夠更好的完成布局,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中國的前進!

除了要大力發展工業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也是喬宇從四川開始就主要抓的一件事,工業時代的競爭說到底就是生產能力的競爭,這一點二戰已經做出了完美的詮釋,只要擁有壓倒性產能優勢,就能夠如同美國一般將法西斯集團徹底壓垮!而能保證龐大的產能所需的條件無非就是三個方面,工廠,原料和工人,工廠作為一個生產的基地自然是越多越大越先進越好,而充足的原料供應是生產順利進行的保證,不過一切一切的關鍵還是人!…。

在人的素質基本差不多的情況之下,自然是人口越多,勞動力數量越多,產能就越大,德國的工業實力能夠超過英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國的人口數量要超過這兩個國家,有了充足的勞動力,才能夠維持越發復雜的工業體系!

當然如果沒有實現工業化,就像歷史上的中國一樣,雖然擁有世界上第一的人口,但是還是要被一個小小島國壓著打,根本抬不起頭來,龐大的勞動力根本不能轉化成生產能力,只能靠著小米步槍用生命去奪取勝利!

如今中國工業化已經初具規模,中國zhèngfǔ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全面推動教育的發展,不斷的提高中國人的素質,適應工業時代的要求,只要在勞動力的素質之上追平主要的列強,中國龐大的人口優勢就會展現出來,就能夠爆發出數倍乃至十倍的產能優勢,輕易碾碎任何一個對手,就好像后世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一般!

教育的問題不比工業,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而且涉及到了學界,必須要慎重對待,喬宇將自己的主要助手張瀾,章太炎,黃遠庸等人全部召集到了一起,仔細研究這個問題,身為教育部長的張瀾早就著手在制定一份教育計劃。

“總理,教育部認為要在未來十年之內普及義務教育,保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適齡兒童能夠入學,將全國的文盲率降低到三成以下,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和列強的國民素質差距就會極大的縮小。”

對于基礎教育的發展喬宇是很贊同的,義務教育必須要加強,但是這個時間并不讓喬宇很滿意,“十年時間看似不長,但是我認為還要再快一些,最好在五年之內就把義務教育普及起來,zhèngfǔ已經拿出了百分之十五的預算投入到了教育上面,十年恐怕說不過去吧,義務教育普及的越快就能夠盡早讓那些孩子擁有讀書學習的機會,延緩五年,就要浪費掉多少孩子的青chūn,我們等不起啊!”

張瀾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喬宇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已經有了指責之意,財政對教育的支持的確是竭盡全力,不過教育部也有自己的考慮。

“總理,教育部聘請了大量的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我們認為投資的重點應該向高等教育傾斜,尤其是要多建立一些綜合性大學,挖掘學生的素質,全面培養各方面的才能,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科學技術上面追趕上列強,才能夠實現民族的復興,義務教育階段也要效仿國外加入實踐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投資自然就要龐大一些!”

喬宇聽到這里眉頭徹底皺了起來,這套素質教育的論調喬宇前世就聽過很多,說的也是十分有道理,但是現在站得高度不一樣,看待這個問題也就完全不同,素質教育的確沒錯,但是必須在國家真正富強起來之后,過早的提倡這種東西,只會誤國!

“張部長,我有一個問題,你認為大學是應該培養大師,還是應該培養工程師?”

張瀾頓時一愣,他也感到了喬宇的不滿,這可是一大幫專家探究出來的東西,句句在理,怎么完全不合總理的心思啊!

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自然是大師!大學之大不在于面積,而在于深厚的學術積淀,在于思想文化的傳承,在于培養出合格的公民,自然要培養高端人才!”…。

“張部長或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對于現在的中國并不適用,我早就反復強調工業時代的競爭就是生產能力的競爭,就是工程師數量的競爭,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文化科技人才,但是我們在這個方面已經落后于列強,如果還是在這個方向苦苦追趕,只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我們要做的是從產能上面超過對手,發揮出中國人口數量的優勢!

培養大師是很不錯,但是成本太高了,而且成材率太低了,一個大師或許會抵上幾十個工程師,但是成本卻是數百個工程師,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真正的勞動者,是積累財富的實干家,列強能夠開發出新技術固然值得羨慕,不過我們實力沒有達到的時候沒有必要去爭著做這個領頭羊,大不了模仿就是了,英國人第一個建造了無畏艦,而德國不也是緊隨其后么,而且質量還超過了英國,列強開發出來什么,我們抄過來就是了!”

喬宇說著說著心中就了然了,原來這就是山寨精神的精髓所在啊!作為一個后發國家山寨的確是一條進步的捷徑,后發國家沒有那么龐大的資本積累,也沒有足夠的技術積淀,要想一下子在技術上超越人家,付出的努力一定十分巨大,還不如索性就跟在列強的后面,你弄出什么來,我們山寨過來!然后再憑借著數量充足的工程師隊伍,將山寨貨變得比正品還好,直接搶奪列強利潤,這條路子已經在后世顯示除了龐大的威力,不過現在的條件和后世還有所差距,不過總體思路還是一樣的,山寨強國!

當然在一些關鍵的領域,核心技術方面還是要靠著自己去進行攻關,有些東西是無法靠著山寨弄到手的!“總理,這樣不好吧,知識產權還是保護的!”

“沒什么不好的,現在列強滿世界的控制著殖民地,那才叫明火執仗的搶劫呢,我們模仿他們的技術有什么不可以的!”黃遠庸非常贊同喬宇的觀點。

“張部長,我覺得總理所言才是正理,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我們自然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所在,教育更是要面向所有人,追求最小投入,最大的收益,因此我建議全面控制綜合性大學的數量,多建專業學校和技校,義務教育階段也主要以掃盲和應試教育為主,只要這樣才能夠從小就引導培養合格的工人!”

或許說起來有些人不愿意接受,但是事實就是這樣,中國的沒有必要用自己的短處和和列強的長處去硬拼,當然這種應試教育模式一定會出現種種后遺癥,但是如果不這么做,中國連享受后遺癥的機會都沒有,只會被世界淘汰!

“張部長,教育部必須進行改革,那些滿腦子舊士大夫習氣的人必須踢出去,這些人只會成為干擾正常的國家建設,而且教育也絕對不能走精英路線,我們承受不起!”喬宇堅定的說道。辛亥軍閥 第三百七十八章 和平發展(二)

上一章  |  辛亥軍閥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