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13.冰風森林(七)
嘴里說著不會辜負期待,帕西法爾心里卻滿是牢騷和抱怨。
事到如今再抱怨自己不知道走錯了哪一步才會走到完全背離預期的人生已經于事無補,對選上自己擔任軍事顧問的皇帝和總參謀部發牢騷也沒有用處,與其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如關注眼前面對的麻煩,做些有建設性的事情。
接到出任拉普蘭軍事顧問一職的書面命令之后,帕西法爾就開始著手研讀和命令書一起送來的最新情報,結果隨著情報的積累,帕西法爾發現這個國家的問題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公國挑起爭端的動因是寄希望用軍事勝利掩蓋國內矛盾,同時以拉普蘭為商品傾銷地,帶動國內經濟正面循環,積累工業化和產業升級需要的資金。
就邏輯來說沒有什么問題,只是公國忽略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
長久以來處于戰亂之下的拉普蘭經濟本來就不健康,最近的一個世紀更是只能靠諸國輸血援助來維持,如今的拉普蘭連啟動產業升級和引進外國投資都很難,民生更是非凋敝一詞不足以形容。占領一個比公國更貧瘠的國家,指望靠對公國充滿敵視且購買力極其低下的拉普蘭人支撐起公國的經濟循環還把這種與夢囈一般的東西當成既定國策公國那邊的內部形勢是有多緊張,連這種虛幻的救命稻草都要抓住。
吐槽歸吐槽,既然公國已經決定要攻略拉普蘭,眼下也只能以沖突必然爆發為前提來思考之后的戰略戰術。
一切戰略戰術的前提不外乎資源掌握的多少,士兵、裝備、工農業生產能力、交通系統、地形……最后決定戰爭勝利的總是這些冷冰冰的東西。至于總是被反復強調的士氣和意志,帕西法爾雖然也重視,但并不會把精神層面的因素放在絕對優先的位置。在他看來,沒有物質基礎來支撐的意志非但無助于贏得勝利,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讓一群士氣高昂,手里拿著長矛和馬刀的騎兵去沖擊由鐵絲網、地雷、迫擊炮、機槍等等組成的塹壕工事,其結果會是怎么樣,三歲小孩都知道。
拉普蘭,或者說拉普蘭軍隊基層和民間的最大問題恰恰正是士氣過高,裝備太差,且在戰略戰術層面的思考太少。
拉普蘭的軍制編制和戰術運用大致上沿襲查理曼,不過不是戰爭末期已經開始普及后裝線膛槍炮、齊射炮的那支軍隊,而是剛開戰那會兒普遍使用前裝燧發槍的查理曼陸軍,也就是如今已經快走進歷史博物館的線列步兵排槍戰術……
這倒不是拉普蘭軍隊因循守舊,政治決策層舍不得掏錢給軍隊換裝,實在是拉普蘭沒渠道購買新式武器,從牙縫里省出錢來也買不到。
當時能自行大量生產后裝線膛槍炮的國家及勢力一共就三個:阿爾比昂、查理曼、亞爾夫海姆,前兩個滿足自己軍隊的需求都來不及,哪有多余的能供應給拉普蘭;亞爾夫海姆倒是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只要你出的起價錢,連全套生產線都能賣。問題是當時亞爾夫海姆正在向公國推銷庫存的德萊塞步槍和生產線,從地緣政治和生意的角度來講,他們都不想得罪公國,所以也不肯賣。等到戰爭結束,國際政治格局大洗牌之后,拉普蘭又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直到《波恩條約》簽訂之后,拉普蘭的武器采購才算是有了著落。
不過有了采購渠道是另一回事,采用哪國的武器,如何分配有限的軍事預算,在不影響民生的情況下爭取軍事預算等等完全是另一回事。
工業化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以拉普蘭當前的國內狀況更是如此。在可預期的未來內,他們只能用外購的武器來裝備本國軍隊,有了新式武器后,勢必戰略戰術規劃都要進行相應的轉型升級,這就需要要派遣本國軍官去外國軍事院校進行深造,學習新型戰術和編制,同時聘請外國顧問協助本國軍隊進行相關作業。一來一去,依靠武器銷售和派遣軍事顧問,相關國家勢必會在拉普蘭軍政界建立起強大的影響力,縱然不會干涉拉普蘭內政,也足以左右拉普蘭的外交政策。而這種影響力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國際局勢及其它國家對拉普蘭的觀感、政策。
過去拉普蘭靠平衡各國軍援的比例來避免出現類似情形,如今他們卻沒辦法繼續沿用過去的招數。
現如今公國已經能做到自行生產后裝線膛槍炮,而且還出現了以弗拉基米爾.格里高利耶維奇.費德洛夫為首的公國軍械設計人員,嘗試著研發符合公國需求的自動武器。在這種越拉越大的差距面前,拉普蘭可以采取的對策只有一邊培養本國的技術人才和工業體系,一邊從外國購買先進武器。起碼不至于形成代差,性能上能壓制就更好。而能夠生產并提供此類武器的國家里,阿爾比昂因為和公國之間的曖昧關系投鼠忌器;共和國本身產量不足,且路途遙遠;最后能夠依靠的只有帝國,帝國也樂于在東線培養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側翼國家,只是這樣一來勢必會讓拉普蘭徹底倒向帝國,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
那絕不是杞人憂天,也不是遙遠的未來,從情報部門關于拉普蘭民間和軍隊基層精神狀態的報告里,還有曼納海姆元帥意有所指的話語里,帕西法爾都能感受到這種越來越明確的危險性。而這種彌漫樂觀和躁動的危險會不會將世界引導向全面大戰……
帕西法爾揉壓著鼻梁,將滑向危險方向的思考停了下來。三分鐘的思考空白之后,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的軌道。
拉普蘭的軍制和武器裝備落后,且能投入軍事預算的資金有限,但這些都還不足以影響大局。有《租借法案》之類的外援手段在,帝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的武器裝備輸送過來,加上涵蓋各層級的軍事顧問,在短期內強化軍隊作戰能力其實并不困難,如果能合理利用情報、氣候、地形,還能給公國軍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真正麻煩的還是這個國家的基礎建設難以支撐現代化戰爭的消耗。
這里的基礎建設落后包括兩個方面,工業體系的空缺與交通路網系統的落后,這兩個方面的落后又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工業落后,拉普蘭無法自行生產槍炮彈藥,就連最基本的維修都只能說差強人意。這就意味著戰斗中每消耗一發子彈、一支步槍,前線都只能等著帝國發貨來補充損失。可拉普蘭公路、鐵路匱乏不說,已有的幾條鐵路也存在工業資源匱乏、物資人力短缺、技術標準混亂、各種器材奇缺、需求反復無常等等問題。以至于連最起碼的火車頭保養都做不好,一旦火車頭出了問題就只能趴窩。其它諸如冬季嚴寒條件下的車輛及鐵軌保養維修,火車站站臺附屬配套設施等等不是完全沒有就是混亂不堪,以帝國鐵路系統的標準來評價,便是“毫無價值”。這樣的鐵路在應對高強度的消耗戰時,必然會一點點被拖垮,直至最終崩潰。
然而硬件并不是唯一的問題,甚至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和軟件——思維模式的僵化落伍比起來,硬件問題還算比較容易解決的。
情報部門提供的資料上記載的一件事情可以充分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卡累利阿地峽的前防御負責人約翰.波普將軍有一次下令把分布在鐵路沿線各地存儲的物資一股腦的全部運往部隊駐地,以便于他想起需要什么的時候立刻就能得到,免得浪費時間等待。將軍閣下光顧著自己方便,全然不考慮運輸和存儲的問題,更忽略了突發奇想打亂運輸計劃可能引發的混亂局面。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其中不乏更為夸張荒謬的案例,從這些問題中來看,拉普蘭需要的或許不是軍事顧問,而是應該將他們的各級主管軍官全部送進帝國的軍校里深造個幾年。與此同時向帝國提出申請,請帝國派遣包括鐵路監管部門、會計、測繪專家、地質學者、勘探隊、工業部門等等在內的龐大專家隊伍,為拉普蘭梳理當前的交通路網,培養專業的管理、運營人才。以便建立起一整套平時能為經濟發展服務,戰時能成為戰力倍增器的系統。
可拉普蘭并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帝國也沒有拿出具有說服力的報告提醒拉普蘭,這顯然不是兩個國家的上層忽視了問題。他們肯定注意到了問題,但卻沒有著手解決,其原因多半是公國的入侵迫在眉睫,已經沒有時間來推動這種涉及方方面面又無比精密復雜的改革。
將這一情況納入考量,帕西法爾不難發現自己這個軍事顧問在戰爭爆發后真正的工作。
“運用空中艦隊奪取戰場制空權,最大限度的抵消公國的優勢,遲緩公國軍的行動嗎……”
輕聲呢喃出謎底后,察覺到理想中的退役生活距離自己又遠離了一大步,帕西法爾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13.冰風森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