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荊襄之戰 十六
御駕親征,這個念頭一直存在與劉毅的心中,本來是打算在此次荊襄之戰后稍稍休養一段時間再舉大軍為之,可現在隨著戰局的深入與變化卻是要立刻提到ri程上來。登基以來已近三月的時間,京城之中的一切都開始踏上了正規,有著一干盡心效命的屬下和種種專才竭盡全力,自己在與不在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此次出征在劉毅心中將會是最后一次,假使曹cāo像他所展現出來的一般要在荊襄與自己決一死戰那么此戰過后就是將之一舉擊倒之時,頭號大敵一去剩下的孫劉二人便要相對簡單,相信自己再回京城之ri就是真正的大局已定。
出于戰局的考慮劉毅御駕親征顯然對漢軍的攻擊極為有利,可似乎從高祖以來漢朝歷代君王都很少會有出京的經歷,即或有之亦是被逼為多。劉毅身為燕王之時身負討伐逆賊之任如何出征都不會為人詬病但此時身為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事關社稷興亡,便會有很多官員按造祖制對此提出異議了,所謂萬金之乘不立于危。對這些言論劉毅都可以接受,甚至會去給予稍稍的鼓勵,想要這個時代在自己的影響之下漸漸變得不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人的思想,最高權力的滋味的確很好可此時卻還比不上劉毅心中的那份信念,當然亦要循序漸進。
天子表現出了一種較為柔和的態度,站在說理的角度與眾臣去討論這個話題,對大漢而言眼前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江山一統政令通達,曹cāo雖在漢中兗州兩線盡皆敗下陣來可無疑還具有極為強大的實力,加上劉備與孫策的策應,沒有劉毅親自坐鎮顯然不可cāo必勝之局,如今京城之中治政有陳群鐘繇、治軍有戲志才,八部職能分明各有所任,百官亦可盡忠竭智報效朝廷,天子御駕親征還有太子監國,短期之內朕即使不在京中有各位愛卿也可確保無虞,當以前線為重。
在朗生的刻意引導之下這場理論進行的十分透徹,天子的寬宏大度與有禮有節令得每一個臣子都心有所感,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前朝的老臣。董卓之時暫且不論,那兇殘暴虐是出了名的,誰敢有不同言論?及時是靈帝又哪里有開元皇帝這般從善如流?只要你說的有理陛下都會給予肯定甚至還會加以征詢,這對很多臣子而言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因此最后劉毅是駁回了眾人的勸阻可卻并未產生任何負作用。
天子親征非同小可,與禮還有著較為繁瑣的程序,但劉毅是馬背上的皇帝,深知軍情如火的道理,既然已有定論用起兵來又豈有半點的遲疑?當然這并不影響他利用此事大張聲勢,他是最為清楚自己的威望可以給手下士卒帶來的戰力提升和給敵軍帶來的威懾!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利用信息傳遞的快捷他要讓南方三雄驚疑不定,當世亦只有劉毅有著這個資格,他在不在戰場很可能就是截然不同。
大漢開元元年十月初一,天子自北平御駕親征,調集大軍號稱三十五萬誓要將南方三雄一舉剿滅!各路大軍將會在鄴城齊會之后再揮軍難進!其實以漢軍現在的兵力分部,曹cāo劉備孫策都能猜測出劉毅根本調集不出超過二十萬的人馬,更別提什么三十五萬大軍,但北地郡國兵的戰力是誰也不敢輕視的,大戰之后劉毅麾下的恢復整補速度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也是現在漢軍戰局大優的關鍵所在,哪怕明知不太可能但也不能不針對此做足準備,這便是劉毅的目的所在。
站在曹cāo的角度而言劉毅的虛張聲勢雖然讓他頗傷腦筋卻還不是最為難之處,針對荊襄戰役他與一眾謀臣在成都城中有過詳細深入的分析,劉毅的堂堂之陣幾乎無懈可擊,亦將各方面的優勢運用到了極處,況且眼下曹軍由于接連戰敗士氣大挫,對方選擇這個時機進行決戰無疑十分精準。可能眼下漢軍唯一的弱點就在于他們的后勤補給線過長,雖然田豫的協調能力近乎完美但北方到荊襄畢竟還有千里之遙,假使能夠有一支奇兵可在此時突襲補給線便是大有可為之局。
曹軍眾人對形勢的分析不可謂不正確,但可以想到未必就能做的到,奇兵,奇兵哪里來?現在葭萌關荊襄兩處作戰曹cāo對兵力的使用已經達到了極限,更令他失望的還是劉毅在接受領地安定民心這方面的能力。一般而言打下一塊地域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穩固治理,可漢軍在此處的同步卻讓人無隙可乘,相對南方北地實在太富,劉毅有著充足的力量和物資去投入達到穩定民心的目的,老百姓都是現實的,ri子過得比以前更好他們又怎會輕易受人挑唆放棄眼前的好生活?
到最后曹cāo近乎有些絕望的發現除了在荊襄與漢軍決一死戰之外他竟然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眼前的局面,假如棄之不顧安收守蜀中憑借地形的優勢的確可保一時無虞但荊襄被漢軍拿下南方三雄徹底割裂開來他的滅完就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換了旁人他還可能心存僥幸,但對手卻是劉毅,說起軍事他還能與之抗衡但要談到發展曹cāo與麾下一眾大才都不得不自愧不如,今ri的局面也正是基于北地厚實之極的基礎,他們的補充能力要遠遠超越南方三雄的聯合力量。
身為亂世梟雄,曹孟德豈能忍受毫無希望的被慢慢磨死?就算要敗他也要和最強的敵人做決死一戰,兵家之事的偶然性是存在的,誰也不敢言自己就是必勝,可能這個希望非常的渺小卻已然是他眼前唯一可行的對策。基于這種心情,曹cāo對劉毅的御駕親征甚至還有著一些期待,劉郎生,就讓曹某在這荊襄戰場上和你痛痛快快殺上一場!
曹軍眾人對形勢的分析和劉毅如出一轍,這世上沒有絕對之事,朗生御駕親征也就是要將那個偶然性減小到最低,當然亦有親手擊敗這個一生之敵的意思,那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成就感!
隨著劉毅兵出北平,幽州冀州所有的郡縣已經徹底調動起來,各地郡國兵聲勢浩大的前往鄴城匯合,這些調動無疑都要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但在此時劉毅心中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要讓敵軍將領猶疑不定,相信如此聲勢一出,鄴城將會吸引對方很大的目光。而本著兵貴神速的原則,自出北平之始朗生就將領軍之任交給了次子魯王劉信,自己則親率親衛鐵騎ri夜兼程直撲南陽,此時已快到信陽地界。
天子出北平的同時前線諸將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對襄陽江陵兩城的攻打,曹軍漢軍亦始終處在激烈的交戰之中,于禁、曹仁等曹軍大將在困境之下爆發出了絕強的戰力,即使面對漢軍的步炮協同他們表現的也堅如磐石,敵軍的城池比兗州更加堅強難以攻克乃是漢軍前線將領的共識。不過對方的頑強并未出乎漢軍眾將的預料,對荊襄最后的這場攻堅戰他們早就做足了困難的準備,即使傷亡再大在詳細總結經驗之后攻城的力度從未有過降低,現在比的就是雙方誰更能堅持!
論及城池的牢固江陵要在襄陽之下,但漢軍率先打開突破口卻是在后者之處,在此戰當中有著亞夫之才之稱的漢軍王牌戰將徐晃徐公明將攻堅戰術幾乎發揮到了極致,之后這一戰的所有戰術包括人員安排都被劉毅稱為完美的杰作!到了大漢開元元年十月底公明甚至還有希望一舉拿下襄陽,如果不是曹cāo親率援軍來的如此快的話。
看見曹軍出現的一刻徐晃心中不可避免的有著深深的悔恨,倘若自己早一點全力以赴,早一點將所有的力量投入進去說不得襄陽城此時就已經在漢軍的掌控之中!可戰場上是不會有如果存在的,戰局的變換也不可能被盡數掌握,徐晃能夠做的就是迅速的回縮兵力并盡快的將心頭的悔恨壓制下去再打消士卒心中同樣的念頭,將曹軍主力盡數吸引在襄陽也算是他們達到了戰略目的,這比拿下城池更對漢軍有利。可能這看上去有些自欺欺人但在此時卻是最為振奮士氣的方法。
曹cāo領軍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的前來乃是因為他們朔江而下走的長江水道,及時趕上增援襄陽也令曹cāo后怕不已,假使晚來一步導致此城陷落恐怕他除了撤軍就別無選擇,同時亦是一種心理暗示,老天還是給了他一次機會。本來還對于禁的守城頗有微詞,但在見到城頭的慘烈以及聽眾將說起漢軍如何攻城之后這一點點的不滿也煙消云散,在那種近乎完美的攻擊之下,即使換了自己也未必能比于禁做的更好,現在他還有機會,至少襄陽城還在曹軍手中。
狼行三國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荊襄之戰 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