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中的伊達獨眼龍 第一百九章 宮澤平八復起
本愿寺顯如終究是死了,三宅朝親同樣死了,前者死在了山科本愿寺廢墟的南側佛光寺內,后者很不光彩的死在了一條臭水溝里,剝光了戎裝的他和許許多多死于非命的亂民一樣無人關注。
兩人在臨死之前給政衡留下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他隨手將一紙書狀扔在了地上,罵了一句國罵,道:“睦仁天皇,年號明治,顯如臨死之前倒是扔了一個燙手的蘿卜出來。”
明治,出自《易經》: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他是南朝天皇一系出身,現在要重新臨朝,自然是南面而聽天下,本愿寺顯如在絕望之中倒是給了一個不錯的年號。
政衡感到棘手,自然有他的道理。知道南北朝說到底是正統之爭,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進行南北談判,決定繼續實行兩統交替制度,但統一后北朝皇室耍賴,將南朝皇子趕出皇宮。
歷史上江戶幕府延續了室町幕府,遵北朝為正統,并承認兩朝并立。但是到了明治時代,作為北朝后代的明治天皇迫于形勢不得不宣布南朝為正統,北朝歷代天皇不列入天皇代數,但是天皇地位不變。
政衡自然可以將這位不知道來歷的明治天皇給結果了性命,當然也可以廢弛了他,要知道這位新的天皇乃是本愿寺顯如所立,自然不會得到眾人的承認,不過生還是死確實是一件為難的事情。
死不過是手起刀落,可是死了就沒有了,一旦沒有了,政衡就要負起殘殺天皇的罪責,不管這位天皇是不是真的,就算是“偽”天皇。那也是名義上的倭國天皇,那么就和本愿寺顯如有什么區別。
可是要政衡承認這位“偽”天皇,實在是強人所難。要知道他是干掉本愿寺顯如得到的畿內,難道讓他承認他的敵人本愿寺顯如擁立的天皇是真正的天皇。這不是打自己的臉。
侍從稟報服部正成到來,同時戶澤白云齋也復命前來,兩人一前一后到達平安京的皇宮,是的,政衡同樣住進了皇宮,他上洛勤王,看到的是燒成白地的平安京,只得住進還算完整的皇宮內辦公。
服部正成和戶澤白云齋對視一眼。從兩人的眼中都瞧出了一些競爭的意思來,要知道現在伊達政衡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即將成為天下人,誰將會成為政權的第一情報部門的頭目將很快分出勝負。
對著政衡施了一禮,服部正成恭恭敬敬的遞上了一份書狀,然后說道:“主公,這份折子是臣這段時間的調查結果,火燒比叡山、天皇和將軍同時殞命的原因是足利義輝絕望之下的行為,天皇也已經殞命,這是臣從近衛前久和山科教繼兩位公卿的口中得知的。他們已經跟隨臣重返平安京,現在居住在城郊的本凈寺,那原本是凈土真宗的別院。在此次戰火中沒有受到多少波及,是否要召見他們?”
政衡倒是沒有想到一切都是足利義輝所為,倒是他能夠作出來的決絕的事情,同歸于盡,將所有人拉進了地獄,淡淡的說道:“過兩日,是該見他們一面,嗯,菊亭公彥死了?”
服部正成回道:“是的。主公。根據近衛前久所說,這次事件中。右大臣陪同天皇一同從容赴死,乃是一等一的忠臣。不過臣還探查到了細川藤孝應該還活著,去向不明。”
細川藤孝還活著。政衡倒是沒有想到,他搖了搖頭說道:“隨他去吧!白云齋,我讓你調查的事情查清楚了沒有,先代有沒有留下遺孤,持明院系統還有沒有子息尚存。”
戶澤白云齋陰沉著臉,回道:“先代駕崩前有一子四女,其中第一皇女、第二皇女、第三皇女早早夭折,本愿寺顯如為了斬草除根,除掉了年僅十一歲的第四皇女和七歲的第五皇子。先代絕嗣,臣便前去尋找伏見宮親王,這伏見宮乃是當年崇光天皇之子榮仁所創,子孫世襲親王稱號可在天皇絕嗣后繼承天皇之位。本愿寺顯如同樣想到了這一點,他殺害了不少伏見宮出身的親王,嫡系親王已絕嗣,伏見宮當代親王邦輔親王及五位子嗣全部遇難。”
政衡當即打斷了戶澤白云齋的說辭,以不用質疑的口氣說道:“既然先代已經絕嗣,我要知道的是伏見宮還有沒有人活了下來,有資格出來爭奪正統之位的人還有沒有活著的。”
戶澤白云齋低沉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悲愴,道:“伏見宮嫡系之中還活著的是在天文十四年出家的第六代親王貞敦,他已經七十三歲高齡了,還有許配給二條家第十四代目當主二條晴良的位子公主以及出家總持院的周恭公主。”
民間戲稱“伏見宮的種馬,藤原氏的母豬”取其生育能力超強之意也。
政衡倒是沒有想到本愿寺顯如連番殺戮之下竟然還有持明院系的人能夠躲了過去,想了想,道:“請貞敦法親王盡快前來,同時召集灑落各地的公卿,盡快選出新的天皇。”
后代歷史上的四大親王家現在還只有代表持明院系的伏見宮,以及代表舊南朝的大覺寺統的小倉宮和玉川宮等。現在本愿寺顯如立了一個不知道從何處撿來的乞丐稱為小倉宮親王,立為天皇。政衡自然要從持明院系中挑選一人成為新的天皇打擂臺,他很是民主的將持明院系的長者請了出來,還將擁戴持明院系的公卿們拉了出來一同商量。
現在持明院系和大覺寺系一樣都快要絕嗣了,貞敦法親王七十二歲,他的兩位皇女一個嫁人一個出家,難道要從貞敦法親王那幫子出家的叔祖家中挑選一二僧人當新的天皇不成。
政衡將挑選新天皇的事情一把推給了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貞敦法親王和一幫子落難的流浪公卿的頭上,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忙呢?本愿寺顯如留下的爛攤子都要他來處置。
政衡一時間真恨本愿寺顯如啊,他留下的明治天皇還是一個小得不能夠再小的爛攤子了,比起他的其中的爛攤子只能夠是天與地的比較,山城國五六十萬亂民的吃飯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政衡上洛的兵力不過五六萬人,所帶來的糧食壓力不是很大。但是他顯然沒有預控到本愿寺顯如臨死前的爆發會如此的恐怖,引發了一系列的危機,其中最大危機就是吃飯問題。
肚子不解決。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政衡上洛之戰中最大的收獲就是石山本愿寺的開城。他完整的獲得了石山本愿寺的積累,這也是他為何要禮遇本愿寺的余孽的原因。
現在上洛即將成功,他奪取了京都,可是也讓他負擔上了沉重的糧食壓力,五六十萬人的吃飯問題壓在了他的肩膀上,讓他一時間喘不過氣來,不盡快解決吃飯問題,談何發展和壯大。
政衡神情凝重。望著鋪在案幾上的地圖,久久無語。雖然原來領地內的糧食足夠五六十萬人度過災年,可是運輸來的日子需要從石山本愿寺中獲取的糧食來填補,如此一來伊達上洛軍的下一步行動就要大打折扣,不得不停下進攻的腳步轉而維持地方秩序。
要知道現在明智光秀、畠山高政、鈴木重意等人還盤踞在和泉、河內、紀伊三國,大和國內也是亂象頻發,同時丹波國內的和田惟政和伊達丹波討伐軍也沒有徹底解決丹波國。
秩序要恢復,需要糧食,填飽肚子,需要糧食。石山本愿寺的糧食只能夠應急。一旦用完就需要從西國運來,可是伊達上洛軍的糧食從哪里來,這一點讓他陷入了煩惱之中。
政衡的手指不停在地圖上劃動。屢次大戰畿內早已經凋敝,哪里還有糧食產出,他現在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掉明智光秀、畠山高政、鈴木重意以及和田惟政等人,可是一旦解決掉了他們,他又要解決他們治下的吃飯問題,這才是他一直遲遲沒有動手的緣由。他寧愿他們還在四周環視,也不愿意出手解決,一切都是因為糧食問題,原本想要解決問題。因為糧食沒有解決,可能會引發巨大的危機。
近畿現在哪里還有余糧?
政衡的手指向了觀音寺城。手指指著觀音寺城敲打了兩下,眼中露出了一絲精芒。迅速拿下南近江。用南近江的土地和糧食來解決京都的缺糧,雖然六角氏隨著足利義輝崩盤而分崩離析,可是南近江沒有經歷戰火。本多正信前往北陸走的也是高島郡,沒有經過南近江。秋糧已收,多少還是有一些余糧的,只要迅速奪取南近江,就能夠得到急需的糧食。
六角氏乃是宇多源氏佐佐木氏嫡流自鐮倉時代就是南近江守護職,數百年來盤踞南近江,積累深厚,權勢熏天,南近江的土地一多半落入了六角氏以及其庶流分家的手中。真實情況是六角氏的嫡流失去了維持南近江的信譽和聲望,失去了核心的軍團,使得庶流分家想要分享更多的權力和領地,同時地方豪強也紛紛加入了分享權力和領地的盛宴。
當年三好長慶入侵南近江,六角義賢敗北之后不得不隱居起來,由年幼的長子六角義治擔任家主一職。六角義賢原本還想著利用足利義輝來為他背書,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足利義輝會敗得如此徹底,如此一來招致永田、三上、池田、近藤、后藤和平井等重臣紛紛反叛,看到事態無法控制的六角義賢和義治父子孤守觀音寺城。嫡系的領地為被官們聯合起來瓜分殆盡,六角氏對領國的支配產生了徹底的動搖。
南近江嫡流和庶流對立,同時觀音寺城對領地內的諸城對立,這個時候正是南近江最為虛弱的時候,只要以大軍入侵南近江,直抵觀音寺城,由于支城家臣的動搖,僅有千人守備的觀音寺城恐怕數日內就會攻陷。
攫取了南近江之后,可以獲取急需的糧食,將戰線拉至美濃國,徹底堵住來自東國的威脅,同時還能夠給本多正信牽制住北近江的淺井長政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本多正信能夠從容與越前朝倉奮戰。
南近江奪取之后,還能夠分流一部分山城國的人口壓力,對于恢復秩序大為有利。要知道他雖然已經上洛成功,可是近畿地區他能夠直接控制的區域不過攝津和山城兩地,丹波國還在亂戰之中,和泉、河內、紀伊還在敵手。
皇宮之內,政衡召集了諸將,經過了一番商討后,一錘定音。在京都五六十萬亂民中選拔出五萬青壯劃入軍隊,擔任維持地方秩序和從軍的角色,同時分兵一萬兩千軍團直取觀音寺城。
政衡指著觀音寺城,說道:“我們若想要近畿立足,并且解決糧食問題,就必須以最快速度,趁敵不備之際,拿下觀音寺城,用南近江的糧食作為軍糧以備我們討平畿內亂敵。”
停頓了片刻,政衡再次說道:“此次進軍觀音寺城,由我擔任主將,宮澤平八,你做好準備了嘛?”
宮澤平八自從三年前津和野城之戰后遭到貶斥之后一直都沉默寡言,這一次特意進入政衡的召集之列居于末席,怎知政衡竟然問他準備好了沒有,回道:“準備好了。”
政衡看著他,神情略有一些憔悴,道:“我看你還沒有準備好?!”
宮澤平八知道這是他的機會,也是最好的機會,攻略南近江,他是近江人,熟悉地形,一旦錯過了機會就時不再來了,伏地跪道:“是的,臣宮澤平八準備好了。”
政衡露出了笑容,頷首道:“看來是準備好了,很好,我將任命你為前鋒,給你二千五百人,給我打開通往觀音寺城的通道,宣揚伊達家的榮光,我要在五天之內聽到好消息。”
宮澤平八哽咽道:“是。”(
備中的伊達獨眼龍 第一百九章 宮澤平八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