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 五四零、滿堂諸公孰為檜(四)
一住供精彩。
火車終于不甘心地停了下來,鍋爐里還在冒著熱騰騰的氣,而駕駛火車的老鄭樂呵呵地用一塊抹布,開始細心地擦拭著車頭的每一個地方。
周圍一片嘖嘖稱奇之聲,讓老段極是得意。
然后他看到俞國振從后邊的車廂中下來,來到他身邊,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好,老段,你這車子開得極好!”
老段憨然一笑,不知手腳該如何放好。他被挑來開火車機車,原因就是他老實,這其中的種種篩選,就是他自己也不清楚。
“現在加煤和水,準備回去,若是回去也一般順利,那么這機車便可定型了。”俞國振又回頭對蔣佑中道。
蔣佑中正點頭,突然聽得外圍有人尖著聲音道:“伯爺,伯爺,奴婢給伯爺請安了!”
俞國振回過頭去,就看到范閑賠著笑的臉。
能在這時看到俞國振,范閑心中甚是歡喜,看到俞國振一副高興的模樣,他就更加歡喜,甚至顧不得回去如何交差,先在這邊喊出聲來。
這是欽使,這樣對俞國振奴顏婢膝,是有損朝廷體面的,也有損他自己的尊嚴。但他反正是一個太監,天子家奴,要什么體面尊嚴的!崇禎選來選去,在朝廷文官和內廷太監相互推諉之下,最后選了與俞國振關系一向不錯的他來,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必要時,崇禎也不得不向俞國振服軟。
不知不覺中,俞國振的實力。已經增長到了讓崇禎都無法正視的地步了。若是俞國振未曾征服倭國,未曾在海上徹底打敗鄭家與荷蘭人,未曾占據大員島,崇禎或許還不會這么容易屈服。
“竟然是范公公,怎么有空來這里?”俞國振見是他,臉上笑容未斂:“難得異鄉得遇故人,我在這算得上半個地主。當招待范公公――公公可要上車來坐一下?”
范閑多少有些畏懼地看著火車,不過看到俞國振坐了上去,他咬了咬牙。便也跟著入了車廂。
車廂中有些狹窄,也就是比他的四輪馬車稍寬敞,但是長度很長。俞國振坐在一個簡陋的木椅之上。范閑想要給俞國振行禮,卻被俞國振擺手阻住:“咱們多年交情,你來此是身負皇命,我也不向你行禮,你也不用向我行禮,坐,坐。”
范閑咽了口口水,臉上唯有苦笑:“是,遵命。”
有兩三年未曾見到俞國振了,范閑覺得。現在的俞國振身上,雖然不再象他初見時那般銳氣如劍,但多了種淵沉如海的氣度。即使是在崇禎天子身上,他也沒有看到過這種氣度,范閑甚至覺得。崇禎的年紀與俞國振的年紀仿佛掉了個,俞國振才年過而立,而崇禎卻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伙。
這樣想,可是對皇爺不敬,但不敬就不敬,誰讓他給自己找來這樣的一件差使呢!
崇禎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挑來挑去,覺得挑出了一個最合適的人選,結果這個人選還是受俞國振影響極大的。范閑這些年因為俞國振的關系發跡,又因為俞國振的關系被冷落,所以對與俞國振有關的東西,他都仔細搜集過,包括《風暴集》、《民生雜紀》這樣的雜志,他都一期不拉仔細閱讀這。
“這蒸汽機,除了可以給工坊提供動力,還能拉車駕船,神奇之至也!”因此,范閑開口還是從火車開始的。
“范公公也知道蒸汽機?”
“在報紙上看到過。”
“原來如此……”
沒營養的話說了幾句,俞國振不急,而范閑卻急。他想了想,然后起身又向俞國振行禮:“奴婢這次來,有陛下的口諭,令奴才向南海伯道賀,聽聞南海伯揚威于域外,倭人臣伏,自此再無倭寇之患,西人遠遁,海不揚波……”
范閑還是有些水平的,至少這些馬屁話語在他嘴中說出來很流暢。但隨著俞國振在椅子上輕輕一拍,這些話都停了下來。
“范公公,我們打過不少交道,你多少有些了解我,這些廢話,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俞國振道:“事實上,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就在今日早晨,我得到了最新戰報,虎衛已經徹底清除了荷蘭人在南海的據點,整個南海,除了被稱為佛朗機的葡萄牙人,幾乎所有西人的勢力都已經被清除了。”
范閑雖然關注過新襄,但他畢竟還只是一個太監,對于此事的意義,并不是很理解,他賠著笑,正待再恭維一番。卻見俞國振又是一伸手,不讓他發言:“我在原來的巴達維亞建了法顯城,在原來的滿喇加,建了鄭和城。每城各駐三千虎衛,同時將水師南移,守衛港口――朝廷應該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我想問的是,天子遣你來時,他愿意拿出的誠意是什么。”俞國振道:“我不想去繞圈子瞎猜,那是文官們干的活兒。”
此話說得,當真是霸氣,讓范閑想了一路的繞圈話兒都堵沒了。范閑甚至被俞國振這種直接弄得雙腿戰戰,慌忙離座,跪伏在地。
“奴婢其實是不愿意來的,這是被皇帝逼得沒有法子么!”他帶著哭腔道:“奴婢知道,朝廷對不起南海伯,皇上對不起南海伯,朝廷里更是一幫子混蛋,憋足了氣力想當秦檜。南海伯心里有委屈,奴才也有委屈,只因為與南海伯關系親近,這兩年奴才被高起潛那廝……”
他一番哭訴,絮絮叨叨,俞國振不由得想起兩人初遇之時,他奉曹化淳之命來見自己,那時他的傲慢,現在是蕩然無存了。
不過這個念頭在俞國振心中只是一閃而過,他沒有無聊到要在一個小太監身上將當初受的氣全找回來。他只是覺得好奇,范閑為什么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心里想的話全說出來。
他既是好奇,便問了出來:“跟我說這些……莫非你不怕傳回朝廷去么?”
“有什么怕的,朝廷快要完了,只等人推一下,這個朝廷就完了!”范閑道:“奴婢雖然是殘缺之體,卻不缺心眼。除了宮里的皇爺,誰不知道朝廷就要完了。周延儒就是個裱糊匠,朝里的諸公想當秦檜卻沒有秦檜的本領。哪里奈何得了南海伯。伯爺是心懷忠義,否則入主京師,哪里是什么難事?”
“不是說朝廷也在編練新兵。要學著我們虎衛么?”
“奴婢見過虎衛,也見過朝廷的新兵,那新兵和虎衛相比,便是土雞瓦狗。”
這些馬屁話說得多了,只讓人生厭,俞國振不想再聽,擺手阻止了他:“說吧,天子的條件是什么?”
“只要南海伯麾下虎衛,不再北上一步,其余之事。皆可以談。”
虎衛這一年漂亮的戰績,確實嚇住了崇禎,無論他表面上如何云淡風輕,但夜深之時,往往為此不能睡著。虎衛調動數萬人。遠征南洋,緊接著又是同樣的人數遠征倭國,這其中展示出來的戰斗力和遠距離投放能力,讓崇禎深切意識到,他呆在京師并不安全。
京城離天`津才多少里,而俞國振若是數萬人在直沽登陸。只怕一晝夜時間就能打到京城!
所以朝廷已經在制定津門守備的方略,要將直沽附近也打造成要塞。可在完成這一切之前,俞國振完全有威脅朝廷的能力。
“只有這些?”
崇禎的態度讓俞國振很驚訝,這位剛愎自用的天子,莫非真的看清楚了形勢?
“新襄的稅賦……依舊。”范閑又道。
也就是說,朝廷還是需要俞國振的金錢支持了。崇禎十二年時,俞國振前后撥給朝廷的款項多達四十萬兩,對于朝廷來說,這四十萬兩并不少。
“只有這兩點。”說完后,范閑補充道。
“首先第一條,若無朝廷明詔,我不會再帶兵北上,但若是流寇禍亂至兩廣,我只能出兵保境,故此,楊嗣昌若是再妄圖驕狼吞虎,將獻賊趕到新襄來,就莫怪我了。”俞國振沉吟了一會兒道。
“楊嗣昌便是秦檜。”范閑道。
他這話說得俞國振心中一動:“這是你的意思,還是朝廷的意思。”
“朝廷里許多人的意思,包括周閣老。”范閑低聲道。
確實,對于朝廷來說,最好的消彌俞國振怒火的犧牲品,莫過于帶兵在外屢戰屢敗已經讓崇禎失去了耐心的楊嗣昌了。俞國振點了點頭,于是楊嗣昌的命運便被決定下來,對此俞國振沒有絲毫內疚,楊嗣昌這人原當是該這樣的下場。
“然后第二條,今年朝廷種種手段,令我今年收入大減,故此新襄給朝廷的款項也只能減少,只有十萬兩。”俞國振接著說出第二條。
范閑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原本崇禎就知道,現在還要俞國振出錢,未免太過一廂情愿。
但緊接著,俞國振說出的話,讓范閑愣了。
“若是朝廷實在缺錢,可以拿人來換,一個人三到十兩銀子不等,朝廷組織那些流離的百姓來新襄,總勝過讓他們去投流寇。朝廷再猜忌我,我也只是遠憂,流寇與建虜,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啊?”
大明不缺人,若是算上被隱藏的戶口,即使是經過這幾年的荒亂,大明人口也有一億一千萬至一億五千萬。這樣的人口規模,將其中幾十萬流民送給俞國振,換成朝廷急需的銀兩,原本不是什么壞事。至于俞國振得到這些人口會發展得更加壯大,那至少是幾年后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是幾十年兵的事情,至少現在,俞國振對朝廷還沒有起反叛之心。
“我還有一條,便是新襄物產,大明不得再借故抵制,若抵制新襄物產,我便無財力足以支付朝廷稅賦。”俞國振又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范閑并不知道這其中,俞國振設置的陷阱,畢竟這個時候,大明還沒有人能夠意識到,僅憑經濟侵掠,就可以讓一個大國根基動搖崩潰。
他只求這個朝中的秦檜名頭,不要落在自己的頭上就可。
(多謝大伙的
明末風暴 五四零、滿堂諸公孰為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