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 三五九、忽報前方射名王(七)
一住供精彩。
(今天第三更又完成了,大伙加油投票,別讓我開單章啊。)
梁廷棟回去之后不敢怠慢,立刻開始召來自己的幕僚,謀劃著怎么向朝廷寫奏折。
這奏折能寫得花團錦簇還只是最低檔次的要求,關鍵在于,如何用輕描淡寫的語氣,寫出他梁廷棟在此次大重中的關鍵作用。比如說,正是他緊緊尾隨,迫使建虜入了伏……
梁廷棟自己就是寫類似奏折的高手,再加上幕僚,花費的時間并不多。他來不及等消息,便遣人將這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
最多是幾個時辰之后,這份奏折就能呈上崇禎的御案之上,梁廷棟估計,自己可能是最早向崇禎報喜的人,就憑這一點,崇禎也能高興一些,或許他受到的責罰就輕一些。
這邊奏折送出才不過小半時辰,那邊有五重安的使者來求見。梁廷棟只道是張鳳翼反應過來,派人來與他聯絡,當下立刻讓那人來見。
結果那人一見便跪倒,痛哭道:“總督老爺,我家老爺不幸病逝了!”
“什么?”梁廷棟頓時愣住。
他此前的一切籌劃,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就是張鳳翼與他的配合,若沒有了張鳳翼,他的籌劃就全是鏡花井月,根本破綻百出!
“怎么……怎么好端端的,就是方才,我也見著他了……”
“我家老爺這些時日,一直在服食大黃,只求速死,方才梁老爺離去,家主人一個人大笑,然后……然后就沒了!”
張鳳翼笑死了?
張鳳翼笑死了!
梁廷棟腦子里面嗡嗡作響,他當然知道,張鳳翼絕非笑死的,這些時日,張鳳翼一直在服食大黃,藥力早已積蓄在身,方才他去看時,張鳳翼身上就已經顯出死氣。就算他不去,只怕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但當時他只管著搶功之事,忘了提醒張鳳翼速速去解毒,故此大喜之后的張鳳翼身心俱松,結果藥性猛然發作,狂嘔鮮血至數升,自然就不治身亡了!
這是樂極生悲?
想到這里的時候,梁廷棟眼睛已經有些發花,他頹然坐回位子當中,然后便又想到,自己也同張鳳翼一般,可是日日都在服食大黃!
一想到這,他便是驚駭欲絕,張鳳翼服藥死了,他豈會幸免,他猛地起身剛要說什么,然后就覺得腦子里又是一陣暈眩,整個人便向后仰去,將座椅也壓翻在地。
緊接著,他就失去了意識。
他幕僚是知道事的,一面趕緊急救,一面就遣人去追那送奏折的,這種情形下奏折再送上去,那可就是欺君之罪,有責的絕不只是梁廷棟一人。但這一折騰,奏折送出已經有大半個時辰,哪里還能追上!
京師,紫禁城中,崇禎哈哈大笑,只覺得心胸暢快,數月來都未能如此。
乾清宮外的陽光,透過宮門照在地面的金磚之下,原本青色的金磚變得金碧輝煌,象是這個皇朝,又被涂脂抹粉了一番,可以粉飾太平了。
“陛下大喜,陛下大喜啊!”
帶頭說話的是孔貞運,如今的內閣首輔。原本文震孟罷相之后,是吳宗達撿了便宜,但吳宗達在今年五月病死,于是內閣再空出人來,崇禎便選了時為吏部左侍郎的孔貞運為首輔,而且為了充實內閣,還以賀逢圣、黃士俊入閣。
孔貞運為孔子后裔,此時位極人臣,正志得意滿,他對于東林、復社相當同情,在文震孟之后,東林、復社雖然在朝中仍有極大勢力,卻缺乏一位足夠份量的領袖,但孔貞運才一露出與東林接近的意思,便有人帶著退養在家的溫體仁一紙書信而來。
“句容豈欲效文震孟乎?”
句容是孔貞運的老家,這張紙讓孔貞運戰戰兢兢,再也不敢親近東林。溫體仁雖是退養,但誰都知道,當今天子最信任的,仍然是溫體仁。而孔貞運自問自己在天子面前的信任還有自己在朝中的根基,都遠遠不及溫體仁,至于至付政敵的手段,更是拍馬也趕不上他,自然是怕了他。
但這個時候,孔貞運覺得,自己似乎看到了一絲翻身的希望。
他是當今首輔,如此大勝,總少不得他的功勞!
“俞國振以一義民之身,立元戎之勛,臣以為,非重爵厚賞不足以安天下人之望。臣請陛下圣裁,以貴爵爵之!”
他這一開口,跟在他身后的賀逢圣、黃士俊、薛國觀等諸人紛紛開口附意,朝廷重臣之中,難得地意見完全統一。
發現這一點,眾人心里都暗暗驚訝,俞國振因為此前沒有任何官職,反而讓他在朝中各勢力間左右逢源。當然,眾人都明白,這種情形,到今天就要為止了。因為此次給俞國振議定勛爵之后,朝中各派就會去拉攏他,若拉攏不成,那么就會成為敵人。
崇禎連連嘆息:“此皇天護佑,列祖列宗護佑,故此天降俞濟民,以衛我大明社稷也……我大明至忠至貞之人,不過有二,一是石柱秦良玉,一是無為俞濟民……”
他此話說出,周圍一片愕然。
秦良玉是什么人物,眾人都明白,當初秦良玉丈夫為太監所害,而秦良玉仍是對大明忠心耿耿,凡朝廷有召,無不響應,率著她一萬白桿兵東征西討,不僅戰功卓著,同時也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她的兩個兄長,全部為國捐軀,她兒子的岳丈,也陣亡于與建虜的血戰之中。
但是,無論秦良玉立下什么樣的功勞,她終究是一位不入朝的土司。
天子難道說……是想讓俞國振與她一樣,不入朝?
這倒是群臣們想得多了,崇禎只是有感而發,隨口一語罷了。如何賞賜俞國振,他心里也沒有一個定論,原是想讓這些大臣商議一番的。
這次朝會時間很長,但崇禎卻沒有往常的疲憊,而是興致勃勃地聽著諸人的討論。朝中大臣們一個個引經據典,俞國振的功績也被反復提起,每聽到一次殺了一名滿人的超等公,崇禎就要笑一次,再聽到殺了七千余建虜,他又要笑一次,救回十余萬百姓,他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故此,當下朝之后,他的腮幫子都是酸的了。
“皇后,你說這俞國振,可不真是朕的福將么?”興奮勁兒未過,他專門找著周皇后道:“嘖嘖,朕當初遣他出去的時候,可真沒有想到他能做得這么漂亮,朕原來就想……他能多殺幾個建虜,替朕出口惡氣就好了。”
“這也是陛下慧眼識人,不過,他的賞賜事情,最終結果如何了?”周皇后溫柔地笑道。
旁邊的小公主朱媺娖眼睛也瞪得溜圓,等待著崇禎的回答。
崇禎倒是不急,拉過朱媺娖笑道:“小坤興覺得,當與俞國振什么賞賜?”
周皇后臉色微微一變,她疼愛朱媺娖,卻不希望崇禎拿這種國家大事來逗朱媺娖玩,大明可不是大唐,不需要干涉政務的長公主!
但等她阻止已經晚了,朱媺娖揚著下巴,響亮地回答道:“父皇賞個大大的官給他,讓他入宮陪父皇玩兒,天天逗父皇開心!”
童言無忌,但回答得卻是妙趣,崇禎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起來。若是召俞國振入宮,豈不是要將他閹了當太監,小公主這話,分明是不懂事的孩子說的。但卻是一片孝心,大約是見到父皇一提到俞國振就開心的緣故吧。
“他可不能入宮……群臣最后議決,為俞國振議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南海伯之爵,督撫安南、占城、真臘等南海諸國,如云南沐氏,賜丹書鐵券如制。”
“咦?”周皇后聽得這個,訝然挑眉。
單以爵位而論,俞國振以一介平民而直升為伯,算是重賞了。宣力為武爵的稱號,守正則為文爵的稱號,宣力守正并舉,恐怕是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位,因此這個伯爵爵位雖然只是最低的第四等,卻也是少有的。
但讓周皇后默然不語的,是“南海伯”這個封號。
這個封號中,可以看出崇禎與群臣的意思,重爵厚賜是沒有錯,卻要將俞國振打發到南海去。俞國振家鄉是在無為,立功是在南直隸,封侯之功是京畿,按理說,封無為伯、平遼伯,都是正常,可卻封一個南海伯侯,特別還說要他督撫南海諸國如黔國公沐氏,這其中的意思,就耐人尋味了。
說好聽些,是讓俞氏如沐氏一般,世代承爵,與大明休戚與共。說不好聽些,分明是朝中群臣覺得俞國振此人是個大麻煩,放在朝廷心腹之地不放心,不如扔到南海蠻夷之地。
“封地在何處?”
“便是會安。”
也就是說,將俞國振自己打下的會安封賜給他,這算盤當真打得如意。周皇后從不干涉政務,聽得這里,也不禁生出了怒意。
她脾氣很好,向來極少發怒,但要是發怒,便會稱崇禎過去的封爵:“信王,信王,他日京畿再有動蕩,孰人前來勤王?”
崇禎也不禁老臉一紅:“國家名爵,不可不慎,朕知道這有些委屈俞濟民了,故此還有意拜其為太子少保。”
聽得以俞國振為太子少保,周皇后心里又是一動,這是正二品的虛銜,又是沒有實權,但至少證明,天子對于俞國振是極看重的,故此有留為太子所用之意。
“還是……太輕。”周皇后喃喃地說了一句,然后不發一語。
明末風暴 三五九、忽報前方射名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