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能源強國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同質化對手
三人有著亞洲人特有的矜持和矯情,下了直升飛機,前有先導,后有隨從,腳步挪移間猶豫不決,只差黃土墊道,凈水潑街了。
他們都穿著裘皮大衣,在冰冷的西伯利亞,將自己包裹的像是毛皮動物。除了為首者露出了一張臉,后面兩人不僅脖子上有圍巾,耳朵上有耳罩,眼睛前方還戴著眼鏡,手套也是盡可能厚重的無指手套。
秦世維等技術人員并不在乎誰來誰走,一門心思的觀察著電腦上的數據參數。蘇城和夏米爾等人,自然而然的轉過頭,看著他們施施然而來。
“蘇城董事長?”站在后排左側的亞洲人用特別的中文喊話,為首者就遠遠的伸出手臂,彎腰和蘇城握手。
對方的姿態這么低,出乎蘇城的意料,也就伸出右手,輕輕的與之相握。
隔的近了,蘇城就能辨認出來,為首的明顯是個日本人,身后兩人則有些面目不清。
在俄羅斯見到日本一點都不奇怪,中國希望得到的安大線,最終就被日本人的安納線所取代。而日本的財團,全世界購買油田和開采石油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他們本國沒有石油,又需要石油,所以采用的都是采油回國的模式。除此之外,日本也是世界幾個重量級的石油技術提供國之一,在石油開采和冶煉技術上,并不比英國遜色。
“你們是哪家公司的。”蘇城沒有客套的意思,居高臨下的詢問。不管接下來的競爭狀況如何,斯科勒油田已經被大華實業拿下了,日本人來此,也就是來到了他的地盤。
“我是伊藤商社的伊藤信重。”
“伊藤商社?”蘇城的語氣稍稍提高了一點。
“是的。鄙社曾經向大華實業購買過淺海石油技術,也曾參與競標過阿聯酋的瑟坦油田。我在出行前,就得到伊藤隆信副社長的囑托,言及一定要尊敬蘇城董事長。伊藤隆信副社長說,蘇董是他所見過的,最有韌性和最優秀的商業人才……”伊藤信重嘴里說著恭維的話,眼睛用余光注意著蘇城的表情,見他一副安之若素的樣子,不由輕視之心大起,他忽的一指左手右側的亞洲人,笑道:“請容我介紹,這位是新馬石油公司的李政夫先生。”
蘇城如他所料的皺皺眉頭,問:“新馬石油公司?”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石油公司。是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并有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國家資產。”伊藤信重笑笑,道:“新馬公司擁有250億美元的資產,擁有一系列的采油和煉油新技術,我們伊藤商社已經與新馬公司簽署協議,共同開發西伯利亞市場。”
這就是擺明車馬搶市場了。蘇城心知肚明,此時擺狠話都是閑的,于是只淡淡的道:“既然如此,就祝你們生意順利。”
要說不擔心是假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典型的亞洲國家,他們的人工成本雖然比中國高,但工人的平均生產率也比中國高。如果將人工、平均生產率綜合考慮的話,他們的人力成本說不定還低于90年代的中國。這是亞洲四小龍崛起過程里,亞洲國家的核心戰斗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而工人平均生產率沒有增加,才使得增漲陷入停滯。
但在90年代早期,新加坡和馬拉西亞擁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尤其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類的國家,不像是歐美國家有著嚴格到無聊的勞工保護,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生產進度能夠放的很快。同時,他們的主力工人還有不遜色于歐美國家的技術和教育水平。
在90年代全亞洲招商引資的戰斗中,新加坡的戰斗力是最強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個全球性的石化基地,反過來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熟練工人。
不論是拼技術、拼人力還是拼性價比。1997年以前的亞洲四小龍,都有與中國企業叫板的實力。可以說,97年的金融危機,為中國解決了臥榻之側的鼾睡之人。
而在此之前,蘇城卻不得不面對這些同型亞洲公司的挑戰。即使是大華實業,若是在本土作戰,大約還有較大的勝面,同在俄羅斯拼搶一個訂單的話,誰勝誰負就很難說了。
新馬公司的李政夫脫下眼鏡,指了一下操作室,問:“可以嗎?”
蘇城點頭并道:“我們隔斷出一個參觀室,請不要打擾里面的工作人員。”
野外的鉆井操作室內,通常有各種電子儀器,因此盡量提供較好的環境。不過,除了少數國家的超常規裝備以外,大部分還是用活動板房或野營房代替,大華的也不例外,由三個集裝箱大小的野營房組成,稍微做了些加固和防風的措施,就把各種電子設備搬了進去。
伊藤信重和李政夫昂起頭來,走了進去,再不見適才的謙卑。
隔斷的參觀室很小,但面對一塊大玻璃,倒是能把里面的場景看的清清楚楚。
見到大華的電腦的第一眼,李政夫就“呲”的一聲,咧了咧牙,故意用英語大聲道:“大華的設備能達到80年代早期的水平,很不容易啊。我們現在很多的設備操作員,都不一定見過這種型號了。”
“我們專注于產油的效率,以及替用戶節省開支。”蘇城瞥了伊藤信重一眼,道:“如果僅僅是花錢采購設備,我想客戶并不需要技術服務公司。我們所做的,就是在達成目的的前提下,為客戶省錢。”
“我聽說,大華實業是提供融資的,難道說,大華的資金受到限制,不能幫助客戶融到更多的資金?”李政夫明顯是進攻的路線,他估計早就設計好了各種說辭。
蘇城也不惱火,冷靜的道:“大華身后有六家銀行組成的銀行團,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可以聯合中國的兩家國有石油公司,一起參與建設項目,甚至達到交鑰匙工程也沒問題。其實,客戶融資越多,大華賺到的錢就越多,我們盡量降低開發成本,也是為了降低客戶的壓力。大華不是為了賺錢,就不管不顧,無視客戶資金鏈的黑心商社。””
他面對的是俄羅斯用戶,因此不用諱言國有企業。
若是在拉丁美洲或者非洲等所謂的民主國家,國有企業多多少少會引起一些疑慮。但在俄羅斯,這個剛剛經受了蘇聯崩潰的國家里,國有企業仍然比私人企業更受歡迎。
事實上,在蘇聯解體的一瞬間,俄羅斯人就感受到了痛苦。失去了國際大國的身份,陷入經濟困難的同時,也讓國民對國家尊嚴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即使是從蘇聯解體中獲得好處的俄羅斯金融寡頭,說起蘇聯的時候,仍然是飽含著遺憾。普京就曾引用過一句話:“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當蘇城說到兩家國有石油公司的時候,就見有俄羅斯人輕輕點頭。
李政夫還想說什么的時候,伊藤信重拉住了他,且用日語說了一串話。
翻譯立刻用俄語道:“對斯科勒這樣規模的油田,日本能夠提供三年期500億日元的貸款,并且提供從開采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
500億日元大約4億美元,不論用什么設備都足以開發斯科勒油田了。日元升值雖然給日本國內的出口以無與倫比的壓力,但是給日本收購海外資產帶來了相當的便利。
如果是日元價格較低的1985年,伊藤商社要拿出1000億日元,才能換到4億美元。現在只要500億日元,足足節省了一半,也讓日本商社的金融競爭力大增。
論資金實力,尤其是外匯實力,世界五百強的伊藤商社比中國所有的石油公司綁起來都有錢。伊藤信重昂首挺胸,與適才判若兩人。
蘇城一步不退,嘲諷道:“伊藤商社也許要花4億美元開發斯科勒油田,大華實業只要5000萬就夠了。日本企業的利潤果然豐厚。”
90年代的日本企業,是最受世界關注的時候,他們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模式,也在世界很多國家的商學院作為講課的案例。日本商社收獲的高利潤,向來是歐美公司羨慕的對象。
伊藤信重不急著說話,低頭問李政夫道:“你們能用5000萬美元,把斯科勒油田開發出來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光是伊藤信重在問,其他俄羅斯人也很感興趣。
毫無疑問,如果日本財團能夠提供更多的融資,又能用更低的成本建設油田,那自然會是他們的第一位選擇。
李政夫也沒有立刻回答,翻身和同事低語詢問。
他們雖然做過斯科勒油田的成本分析,但顯然沒有把5000萬美元看作是一個節點。
兩分鐘后,李政夫面露喜色的道:“如果客戶有需要,我們保證能在5000萬美元內,將斯科勒油田開發出來。”
“初步勘探的油田,半年內產油。未勘探的油田,半年內勘探,一年內產油?你們也能做到?”蘇城輕輕的道。
李政夫神色不屬的回過頭去商量,然后就悄無聲息了。他其實很想問蘇城一句:“你們真能做到?”
最終,他也是沒問出來。
蘇城也輕輕的抹了一把汗,心里暗自思量著,遇到同質化的競爭對手,往往是最麻煩的。
超級能源強國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同質化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