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 第五百九十五章 考較
“老太公,楊郎中到了。”
“呵呵,請他進來吧!”
楊帆撣撣衣衫,舉步走進廳去。
廳堂很大,這是楊帆的第一個感覺。
客廳里人很多,這是楊帆的第二個感覺。
寬大的廳堂上,一張張坐榻、一張張小幾,是如今只有達官貴人才會不厭其煩地堅持執行的古老的分餐制。
每張幾案上都罷著豐盛的食物和古老的器具。木胎漆制的羽觴、青銅的酒樽、原木的西樽勺……
每張幾案后面都坐著一個打扮莊重嚴肅、衣袍式樣有些復古的客人,十之八九都是老人,最年輕的業已兩鬢斑白,和那些古老的酒具很般配。
這個帝國正由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婦人統治著,而這些千年世家則是由這些白發蒼蒼的老頭子們掌握著,無論是他們的智慧、經驗還是閱歷,都是歲月的積累和沉淀,沒有人敢小覷,楊帆并不敬畏他們的地位和權勢,但是對這些睿智的長者,他保持了充分的尊重。
李慕白已經換上了一身壽袍,笑吟吟地坐在上首看著他,楊帆舉步上前,用沉穩有力的聲音高聲向老人祝壽。
老人們都知道李慕白很欣賞眼前這個后生,有意自沈沐之后再提攜一個晚輩。但這需要他們的共同點頭,只要他們一點頭,眼前這個年輕人馬上就可以擁有一筆揮霍不盡的巨大財富和無窮無盡的人脈資源,雖然這份權力還遠遠不及姜公子。
‘繼嗣堂’原本并不存在什么顯宗和隱宗“繼嗣堂’是眾世家公推出來的世家代理人,是唯一的,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沈沐居然自‘繼嗣堂’中拉起一支足以與姜公子抗衡的力量,愣是把‘繼嗣堂’的一個外圍組織‘暗影’,變成了平起平坐的隱宗,以致‘繼嗣堂’一分為二。
如今他們同意李慕白的提議,愿意于姜公子和沈沐之外再建一支力量,為的是穩定‘繼嗣堂’的架構,但是沈沐前車之鑒,他們當然不會給楊帆一支有希望再分裂出第三宗的巨大力量,即便如此,這樣的力量也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
他們雖然相信李慕白的眼光,但是他們也需要對楊帆進行進一步的考量,以確認這個人的能力,而今天,他們只是先見一見這個人。楊帆不卑不亢、中規中矩的表現,給這些老家伙留下的第一印象還是很好的。
這時,側門有人躡手躡腳地進來,不止一個人,他們赤著雙足,分別走向各自的主人,一番耳語之后,老人們看向楊帆的目光便有些怪異了。很顯然,剛才發生在花園里的那一幕,他們已經知道了。
“邀天之幸,老頭子已經年過古稀,今年都八十八了,還是活蹦亂蹦的。呵呵,原想著,大壽就不要過了,邀上三五知己喝幾杯酒也就算了。可是孩子們不答應,這才叼擾許多親朋好友。”
李太公紅光滿面地冇道:“這廳里,都是老夫的多年知交,都是些老家伙,二郎的名聲,老夫這些位知交好友都是聽說過的,你且與大家一起坐坐,大家都想見見你,認識一下。二郎是年輕人,坐在這兒,怕是酒也喝不痛快。一會兒由老夫的幾個孫子陪二郎到前面去飲酒,你們自管喝個痛快就是,呵呵……”
李太公說著,司儀便走到楊帆身旁,引他入座。楊帆的座位在最下首,論年紀,在場這些人里面除了獨孤宇,其他人中最小的都能當他爺爺,也沒什么不服氣的,楊帆到了案后依照古禮一絲不茍地跪坐下來,整理了一下袍袂,這才抬起頭來。
未及尋找獨孤宇的所在,也未及打量其他人的模樣,楊帆先向李慕白看了一眼,這才意外地發現,寧珂姑娘正坐在李慕白身旁。她穿著一襲長束裹深衣,對襟大袖,外披半臂,那衣服是深青色的,視線角度微微一錯,便會發現那衣料隱泛紅光,也不曉得是什么質料,倒是給寧珂過于白嫩的臉蛋增添了幾分紅潤。
她烏鴉鴉的秀發梳著‘驚鵠髻’,酷似一只展翅欲飛的驚鳥,因是尚未出閣的女子,髻下又留了一段發尾披垂于肩后,仿若一只燕尾,顯得十分典雅。見楊帆向她望來,寧珂向他優雅地一頷首。
一個白發老者忽然發問,打斷了楊帆與寧珂的眉眼交流:“老夫聽說,二郎是交趾人氏?”
這些人楊帆都不認識,李慕白似也無意引薦,今日※本來就是眾世家對楊帆的一番考量,重要的是楊帆的表現。楊帆看了他一眼,頷首道:“是!晚輩自幼長于交趾,成年后才入洛陽。”
交趾從秦代起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其間雖有反復,但是這些老頭子們心中,那里始終是中原王朝的領地,倒沒有因此把楊帆當作外國人,只是那里地處偏遠了些,難免給人一種未開化的感覺。
老者點了點頭,道:“二郎小小年紀,在京中且毫無人脈根基,短短幾年,能有偌大成就,令人欽佩。”
楊帆與太平公主的韻事傳聞,他們是知道的,可楊帆所立的功業都是憑的真本事,便是他真與太平公主有些什么關系,那也只是給他提供了一個機遇,重要的還是他有那個能力。世家之間為了結盟、聯合,還常要通過女子聯姻呢,可是誰會把他們的功業歸結于兒女聯姻的功勞?薛懷義是女皇帝的面首,女皇帝曾兩次命他帶兵出征,統帥大軍數十萬,無數名將良臣為輔,他立過什么功勞了?
所以這些世家長者雖然聽說過楊帆與太平公主的事,也相信這是事實,卻并沒有因此輕鄙他,更沒有因此把他的成就歸結為一個女人的幫助。如果這些世家長者的見識那種淺薄粗鄙,與市井兒何異。
楊帆欠身道:“長者過獎,晚輩能有今日,固然有個人的努力,可是也不乏貴人的扶持和立功的機緣。”
這番對答不但妥貼,而且正合這些老家伙的心意,人在年輕時,常常覺得我命在我不在天,這些世家出身的人有強大的家世背景,就更是如此。
可人越老,對天地就越是敬畏,就越發覺得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影響著世間的一切,楊帆這番話結合他們多年的經歷,令他們頗為認同。
眾老紛紛點頭,李慕白見眾人欣賞,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以手撫須,怡然而樂。
這時,忽然又有一個老者問道:“二郎的英雄事跡,老夫亦有耳聞。諸如在薛延陀智戲突厥大葉護,挑起阿史那、阿史德兩族爭端;在吐蕃略施小計,挑起吐蕃王和大相論欽陵之間的明爭暗斗‘此番王孝杰兵發安西,吐蕃王不肯派出論欽陵,才使我朝順利得手,而論欽陵因此對吐蕃王更加猜忌,雙方已水火不容;再如南疆之行……”
這些人對楊帆的事跡當真了如指掌,比皇帝知道的還多,聽著駭人,說穿了一文不值,楊帆做些事時可沒瞞著世家,其中很多事還是世家幫著他做的。比如了解突厥形勢、潛入薛延陀,冒充阿史那沐絲,這一路相隨的小飛將張義等人就是世家勢力。
再比如在吐蕃離間王相,之前種種準備,包括那作餌的中原商人,也是一個世家子弟,在南疆,楊帆除了在姚州時因為事發冇突然,只能靠他自己孤軍奮戰,可是后期就開始有世家參與了。
這人一口氣列舉了楊帆生平種種得意之舉……
說是生平或者有些夸張,可楊帆才多大年紀,從一介坊丁小民到如今官居五品,在此期間他所做下的大事,多少人窮其一生也難做下一件,僅憑這些,他就足以笑傲官場了。
說完之后,這人道:“老夫觀二郎一向所為,最擅用智。男兒征戰天下,最喜大殺四方、劍掃六合,戰績輝煌,彪炳史冊。而二郎所為,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卻聲名不顯,否則現在早已天下知聞了,是因為二郎當時無兵權在手,無相應實力,不得已而為之么?”
楊帆知道,這是老家伙們在考量他做事的風格和方法了,便認真答道:“智與力,如果兩者我都可以用,都可以達到目的,那么晚輩必然舍力而用智。如果不得已,用智難達目的,晚輩才會選擇力。
原因很簡單,殺人一千,自損半百,用力雖是個人成名之捷徑,犧牲的卻是無數人的性命。一將功成,萬骨成枯,而且,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如果能用智慧能達到目的,為何要用武力弄得滿目滄夷?”
另一名老者呵呵笑道:“如此說來,二郎做事,智與力皆可達成所愿時,必選智而棄力了,那么在二郎以為,智是達成目的的最佳手段么?”
楊帆侃侃而談道:“晚輩以為,智與力,都只是手段,要達到目的,需要的是文治教化。而智慧,只是文治教化的一種外在表現。漢高祖曾說:‘勇者得天下,謀者治天下’,其實得天下,于武力之上,也需要謀來主導,否則若論勇誰比得霸王之勇,為何得天下的卻是劉邦?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馳騁沙場,頓挫激昂,卻也不免敗走麥城。謀者用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智者如孫臏,金蟬脫殼,智出大梁,于馬陵道一雪前恥。
英雄只是一瞬間事,能成千古功業的,莫不是會借勢、會用謀、會用智、懂文治的人。鬼谷先生曾于鬼谷論劍:“匹夫之劍,運如風生,可取人命;將軍之劍,攻城掠地,威震四方,但王者之劍一旦用起,可平定諸侯,一統天下。”
一個白發老頭兒突然笑問道:“既然二郎鄙力尚智,尤崇文治。為何在后花園中恥笑那些讀書郎是在‘和泥巴’呢?”
醉枕江山 第五百九十五章 考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