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軍 第二十二章 蕪雜
華北的局勢貌似萬分緊張,但此時的危急倒似乎日本人更加在意。這個作為剛率部在古都北平舉行了盛大入城的香月清司心底最是有數的。鑒于集中于華北的日軍已經超出十萬之眾,華北駐屯軍也正式升格為中國駐屯軍。可香月司令官沒有太大的喜悅,相反倒是鄭重謹慎了許多。
這份小心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在河北、山西、綏遠一線的華北大地上集聚了數目龐大的支那軍隊。除了雖然潰敗出去,但實力沒有太大損失的原29軍,現在再次擴編的第1集團軍,中央軍又連續調集了劉峙、韓復榘、白崇禧、顧祝同擔任司令主官的四個集團軍。以上五個集團軍,總人數超出了20萬。此外,山西、綏遠的晉綏軍也在向北集結人馬,以日軍特務機關的情報,擁有頗具規模的太原兵工廠的晉綏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訓練程度、作戰能力都不可小視。當然,最讓香月上心的還是駐扎滄州的那支保安軍部隊。不聲不響間就生吞了自己一個加強聯隊,所用時間更是只用了兩個多小時,簡直就是變態到家了!香月也是老資格的軍人了,他放眼整個日本,似乎還沒有哪個師團敢說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能做到!為了這事,他可是封鎖了消息,上報到軍部的也只是華北駐屯軍旅團第1聯隊遭遇敵軍重兵埋伏偷襲,苦戰損失頗大的戰報。開玩笑,真要是把實情報上去,一個聯隊差點被全殲除名,恐怕國內那幫“緩進派”馬上就會出來說話了!華北還怎么得到重視、支持?
可現在駐屯軍已經是被扶上了老虎背,意外輕松取得了華北,就算是想收手也是不可能了!在國內,從一般國民到皇室成員,都被“勝利的光茫”刺激的渾身打顫,7月30日整夜的提燈游行慶祝,多少人喊啞了嗓子。“板載”的歡呼響徹整個日本大地。裕仁也是喜出望外,33年費老了勁也沒有取得的華北居然這么快就到手了,開疆拓土,值得祭告祖先!為此,他建立了統帥部大本營,自任“海陸軍大元帥”,打算將征服支那、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偉大事業堅定不移地進行下去!如此一來,軍部、參謀本部的地位就顯得十分你的超然了,所有的提議、要求一路綠燈。在針對支那事變的御前會議上,一氣兒通過了軍部提出的33個提案。內容包括增設師團、擴大陸軍預算投入、升格駐屯軍等級等等。總之一句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坐臘是你駐屯軍的事,唯有打下去一途!
與日軍駐屯軍的惴惴不安、將主力全部收縮于平津,全力防備對手反攻,等候國內進一步的支援不同,國民黨在國防會議上已經是明確了在對日戰爭中,開展“全面抗戰,采取持久消耗戰略”的基本戰略方針。對于蔣介石而言,放任日軍的蠶食那是有底線的,華北的底線就是長城。日軍只要不大規模開進長城,一切尚有轉圜的余地。而今,你日本人不僅進犯了長城,還奪取了平津要地,虎視中原,那是打死也不能接受的了!為了統一指揮部隊戰斗,國防會議劃定了全國作戰戰區區劃,華北劃為第一戰區,蔣介石自兼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李義副之。
當然老蔣的戰略乃是“北守南攻”,在部署北方防線的同時,針對上海的南線作戰計劃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實施之中。雖然作為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李義一再的反對在上海這個無險可守、面海臨江的地方開戰,但鑒于老蔣的堅持,各位密謀軍頭的表決同意之下,在上海先發制人的“淞滬會戰”作戰計劃還是被通過了!
與軍方的作戰決心不同,當時中國國內還是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的。以周佛海、顧祝同、熊式輝、梅思平、陶希圣、胡適、高宗武、陳布雷、陳立夫、張君勵等人組成的“低調俱樂部”,對中日戰爭前景持“戰必大敗”的悲觀情緒。汪精衛雖不直接參加“低調俱樂部”的活動,卻是這個組織的靈魂,無形中形成了以汪精衛為中心的“和平運動”。這個“低調俱樂部”一方面對抗戰悲觀失望,一方面大力批評主戰派,懷疑中共的抗戰誠意。蔣介石知道這幫人的調調那是“畏日如虎”的心理因素在作怪,和李義反對在上海開戰有本質的區別。雖然在全國抗戰熱潮中,老蔣還不怕這幫人搞風搞雨,但這里面讓他最頭疼的就是胡適這個文壇的領袖人物。這家伙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說起來還有一套“引經據典”的“和平”理論,相當難纏。沒辦法,只得拉出李義這個渾人武夫來應對老夫子的糾纏不清,到也算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李義一反常態地沒有和胡適博士打“痞子”腔,反而耐心細致地和他理論,一連三天的論戰,一條條的駁斥他的論點。為了增強這幫文弱哥們的信心,還出錢組織胡適、陳布雷、陳立夫幾個遠赴福建、川南,參觀了保安軍的軍事基地和秘密兵工廠、攀枝花鋼鐵城等地。漸漸胡適幾個拋棄和平幻想,他告訴汪精衛等人:“和比戰難百倍”。并手書條幅“寧死而已,不默而生!國有棟梁,中華不亡!”增李義。跟著他遠赴美國積極和太平洋集團搭檔展開國民外交,后來被任命為駐美大使,與“低調俱樂部”中斷了聯系,成為戰斗在另一條戰線上的抗戰分子。
戰和的問題有了決斷,剩下的就是戰術的作。
由于1932年保安軍的介入,不同于原本歷史,此時上海還是牢牢控制在國民政府手中。按照戰區劃分,滬杭地區為第3戰區,馮玉祥任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陳誠為第3戰區前敵總指揮。此時駐扎上海的是京滬警備部隊國民革命軍孫元良第88師、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鑒于完成軍事委員會“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淞滬敵海軍基地,阻止后續敵軍登陸。”的戰略目標,上海守軍的兵力顯得單薄。故而,軍事委員會決定以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調集遠在西安的宋希濂36師與87、88師3個師外加1個旅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部組成。
此時日軍駐扎上海的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余人,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堡壘一個。日海軍第三艦隊大批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威脅巨大。而且日本牢牢控制海上,增兵速度僅在一兩天之內,一旦攻擊受挫,日軍很快就能得到增援!
當然,此時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上海乃是目前最大的外國人聚集地。不僅匯集了公共租界、法租界、日本租界等外國人租界地,長江、黃浦江上還日夜往來著各國的軍艦、商船,如何不損害到各國利益也是一個大問題。要是按照李義的提議,那就是密布水雷封鎖長江口,將日軍軍艦徹底堵在海上。但蔣介石考慮這樣會引起巨大的國際壓力,產生不必要的變數,否決了。
除了軍事口子的束手束腳之外,外交口子上也是難以決斷。在國防會議上,關于對日宣不宣戰的問題也成了焦點。一部分元老和閣僚激于義憤,強烈要求對日宣戰,以表達我中華抗日的決心。軍政部長何應欽此時正從德國購買了一大批武器,生怕宣戰給日本以口實,從而向德國施壓,裝備可能會出麻煩。外交部更是反對宣戰。因為一宣戰,其他第三國就有義務保持中立,戰略物資和武器的進口必將受到極大的制約。此外,還有一個僑民的問題。一宣戰,日本在華的僑民可以遁入各國租界,而中國在日僑民就根本無力保護!而最后汪精衛慢悠悠地說:“我們跟日本交戰是要亡國的,我們只能先抗一抗看看,千萬不要宣戰,這樣連回旋的余地都沒有了。”左思右想,掣肘太多,沒辦法老蔣只得宣布:對日本的侵略“只抗戰、不宣戰”!打一個悶頭仗。
同樣,宣戰的問題也困擾著日本。軍方的少壯派軍官大聲鼓吵著對華宣戰,顯示皇軍的威風;但掌權的一幫大佬認為解決支那也就三個月的事,宣不宣戰意義不大。日本外相更是從實際出發,同樣出于第三國中立的禁運國際公約,對資源貧乏的日本影響太大,強烈反對對華宣戰。最后,日本首相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宣戰,如果我們宣戰,就難免有侵略的嫌疑,一旦被認定是侵略,日本還將遭受國際上的經濟制裁,這對我們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御前會上,日本最高指揮部一致決定“擱置宣戰問題”。
就這樣,中日雙方打了一場悶頭的“糊涂仗”,而英美各國樂得如此,正好可以兩邊賣貨,大發戰爭財。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中國才于1941年12月9日,正式對日本及德國、意大利宣戰。中國對日長達十年之久的“戰而不宣”局面宣告結束。
保安軍 第二十二章 蕪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