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明朝第一弄臣

第671章 王師出塞旌旗卷,漢歌嘹亮響四方

更新時間:2024-06-06  作者:鱸州魚
明朝第一弄臣 第671章 王師出塞旌旗卷,漢歌嘹亮響四方
隨著近衛將士們的歸省,御駕即將親征的消息,一下就在京城傳開了。

這是一個極具震撼性的消息,引起的轟動自然也不會小了,深秋的京城一下子沸騰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憂心忡忡者有之,滿懷激憤者有之,興高采烈者也有之,但表現出來最多的,還是震驚。

自正統年以后,就再也沒有哪個皇帝親征過,曾經的那個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在那之前,倒是有先例,可除了宣宗皇帝遇到蒙古游騎那次之外,即便是成祖北征的時候,也無不是準備充分才開戰的。

現在的形勢多惡劣啊。宣府兵敗,緹騎出京,導致京城并不滿十萬,最終皇帝只能以成軍不過三年,擴充不過一年的近衛少年們為主力迎戰,對戰的卻是至少有十萬之眾的草原王帳精兵!

只要想想這些事實,這其中的險惡也就不言而喻了,哪怕是對軍事完全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形勢有多不利。

而且,這次出征的準備也很倉促,從接到邊鎮的告急,到皇帝做了決斷,再到近衛將士回家道別,都是發生在兩三個時辰的事情。

而出征的日子,也被皇帝定在了五日之后,別說是御駕親征了,就算是隨便派個將軍帶幾萬兵馬出京往援,這準備時間也不夠充分啊。

沒人知道皇上決定親征的初衷是什么;也很少有人對這次親征之舉表示樂觀;軍將的家人更是依依不舍,把這一次的分別當成了生離死別。

不過,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皇上是為了救助宣鎮那些正慘遭荼毒的邊鎮軍民。也有少數人才認為,這是皇帝好大喜功到了一定程度。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所以才有此荒唐之舉,所以,就在當天傍晚,承天門外便再次擠滿了靜坐的人。

這些人當中有士黨。也有皇黨。有眉頭深鎖。憂心滿懷的;也有面上憂慮,實則暗中竊喜的;更有無悲無喜,只是為了來邀名的。

是個人就知道,皇帝不能隨便出京,親征更是扯淡。這個時候站出來阻止皇帝,等將來塵埃落定的時候,自己的先見之明,一定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的。

不管是如何想法,在承天門外靜坐請愿的人行為并不激烈,沒人舉標語,也沒人喊口號,眾人只是靜靜的坐在這里,表達反對的態度罷了。

被皇帝強壓了這么久,大臣們也都知道規矩了。在正德朝,任何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力,哪怕是意見有些大逆不道,通常也不會因此而被治罪。這規矩和大明律里面那條‘不因言治罪’差不多。只是在細節上有了些變動。

一是范圍擴大了,大明律那條雖然沒明說,可實際上卻是限定了范圍的,那就是讀書人可以不因言獲罪,現在的規矩則是所有大明子民。這代表這士人們又一項特權的消息,他們自然是郁悶非常。

另外則是表達方式上的限制,表達意見是可以的,哪怕說的話不怎么合皇上的心意。也不會挨收拾。可是,誰要是想象從前那樣成幫結伙的搞什么言潮。或者在民間煽風點火,那就對不起了。廠衛的電椅就是為這種人設置的。

所以,甭管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報著什么樣的目的,承天門外的請愿行為是井然有序的,也是肅然無聲的。

也不是沒人想到用更激烈的辦法,可他們很清楚,承天門外并不是最好的舞臺,時間也不太對,懷有這樣想法的人都在等,等著萬眾矚目的那一天。

比起官員們的思前想后,百姓們的想法就單純很多了。明朝人對韃虜的觀感,和后世天朝民間對日本的觀感差不多,都是不需要宣傳的,從殘暴如禽獸般的韃虜手中,將邊鎮的軍民解救出來,這種行為不需要理由。

人們只是在擔心,皇上身邊的兵力是不是太單薄了點,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點,是不是應該等著薊鎮的援兵到了,再出兵比較好?

不過,皇上既然已經做了決斷,那大伙兒就只有聽著的份兒,因為大伙兒都知道,皇上不是瘋子,既然敢于出兵,他肯定是有把握的。

家中有從軍的兒郎的心情會更糟糕一點,不過父親們卻都只是用滿是老繭的手,拍了拍兒子的肩頭,母親們都含著淚,卻在為兒子收拾行裝,包家的那一幕,無數次的被重復著。

百姓們的心思很淳樸,受了人的恩惠要還,保衛自己的家園也是責無旁貸,何況,皇上也不過弱冠之年,他已經親自站上了前線,自家的孩兒又有什么退縮的理由呢?

時間的推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五天時間,一瞬而過,這天清晨,紫禁城再次鐘聲大作。

早早就等候在長安大街上的百姓看得分明,隨著鐘聲的敲響,從午門到承天門,紫禁城門戶次第而開,紫禁城的全貌頓時展現在了天下人面前。

不過,沒人會去關注宮城里面的紅墻碧瓦,一陣陣轟雷般的聲音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那聲音如春雷般隆隆作響,使得地面都隨之震顫。盡管有些不能置信,可人們都知道,這是腳步聲,是近衛軍將士整齊的腳步聲。

“山若在前,山必傾倒;有川險阻,投鞭斷流;為君羽翼,護民安邦;天子近衛,所向披靡!”腳步聲尚在回響,又是一陣整齊的呼喝遠遠傳來。

不知為何,很多人突然覺得很安心,哪怕明知道近衛軍不過是一群少年,即將面對的,也是對中原最具威脅,最強大的敵人,可他們就是沒來由的覺得很安心。

對于近衛軍,他們也沒有面對其他部隊那樣懼怕的感覺,也許就是因為,這是一支子弟兵吧?沒錯,這就是大伙兒的子弟兵。和咱們的皇上一樣,讓人禁不住的感到親近。

不見人,先聞聲,人們的情緒卻一下高漲了起來,人頭涌涌。眾人無不翹首以盼。想看看出征將士的英姿。

聲音漸近,突然,午門處閃過一抹明黃,蛟龍出水,飛龍在天。那是一桿旗幟,代表了天子威儀的黃龍旗!

“來了,圣駕來了!”站的最靠前,眼神最尖的人們歡呼起來,隨即,這歡呼聲擴散開來,轉眼間便響徹了京城,圣駕過處皆歡騰。

龍旗過后,是一片火紅的海洋。身為天子,正德最喜歡的卻是紅色。當年在宣府閱兵的時候,他穿的就是紅色的外套,作為天子親軍,近衛軍將士的正式戰袍也同樣是紅色的。一片火紅色匯聚在一起。點綴著一點明黃,顯得是那樣的耀眼,那樣的絢麗。

“是皇上!皇上在前面……”百姓們本是打算在隊列中尋找自家的兒郎的,卻沒想到,就在隊列的第二排,居然發現了一張熟悉的臉,他們下意識的歡呼起來,甚至連萬歲都忘記喊了。

因為時不時舉行的競技比賽。正德的曝光率是相當高的,遠遠超過了歷朝歷代的皇帝。京城百姓很少有不認識他的。所以,盡管他的穿著跟其他近衛將士差不多。還是被人一眼就認了出來,哪怕是他旁邊的那個鐵塔般的黑大個,都不能讓人們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

“陛下,您不能去啊,身為天子,您是九五之尊,是天下眾望所歸,要是有個差池……臣蘇逝頓首百拜,求陛下收回成命,回轉皇城。”隊伍剛踏上長安街,一個身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人群中躥了出來,猛地撲在了地上,高聲哭號道。

“朕不能去?那你有何見解?如何才能解宣鎮之困?”輕輕推開搶在身前護衛的將士,正德冷聲反問道。

“宣府不過邊塞之地,地廣民稀,戰報傳開后,百姓自會自行躲避,韃虜也未必就能尋覓得到?再說,和京畿和陛下的安危比起來,些許犧牲,實在不可同日而語,請陛下三思啊!”蘇逝伏地大哭,連連叩首有聲。

他既是新政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因為新政把他的老家給端了,弟弟蘇謖已經被抓去天津當苦力了,家產也被查抄,作為對歷年受害者的補償發放了出去,說是家破人亡也不為過。

可是,新政里面沒有株連的制度,所以他在京城卻還是好好的,參將了幾天前的請愿也沒人干涉。所以,蘇御史窮星未脫色心又起,又打起了借機揚名的主意。

當初正德回京他就搞過死諫,結果沒成功,現在他也不打算故技重施,就是準備哭一場,哭完拉倒,皇上最好就這么一去不回,日后平反,他就可以借著這些功勞復起,而且更上一層樓了。

當然,作為前程遠大的年青官員,此時不能光展現風骨,而且還要展露才華,這樣才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仕途的天平上再增加一枚砝碼。

“這么說,你去過宣府?”正德順著他的話問道。

“微臣……”蘇逝有點懵,可又不能不實話實說,“微臣也是聽人說的。”

“沒去過你也敢亂說?你這可是欺君之罪!”正德很不滿,沒等蘇逝告罪,他又擺擺手道:“不過,朕是很大度的,這次就原諒你了,而且,朕還決定帶你去開開眼界,尚將軍……”

“末將在。”一邊閃出了和尚,三千營這次也是要隨軍出征的。

“蘇御史就交給你了,編入斥候隊,讓他展現一下捉迷藏的本事,看看他能跟韃虜的哨騎糾纏多久。”正德指指蘇逝,后者已經面無人色了,跟韃虜哨騎糾纏?別逗了,自己可是文化人,哪會干這粗活兒啊?

“末將遵旨。”

“陛下,微臣是士人啊,上陣之事并不精通,這個……”蘇某人這次真哭了,跟韃虜哨騎糾纏?一個照面就掛了吧,還糾纏個屁啊。

“你不敢去,又不讓朕去,難道就任宣府百姓自生自滅嗎?而且,你不敢跟韃虜哨騎周旋,怎地就能斷定宣府人可以?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給朕滾開!”

正德飛起一腳,把沒用的御史踹進了人堆,然后厲喝道:“再有以此論阻朕道路者,朕就當他是要請戰,即刻編入三千營斥候隊。”

蘇某人一路滾了過去,百姓們也不避讓,反而又在他身上踩了幾腳,等他好容易爬起身,灰溜溜的消失在人群中的時候,一身青衫已經變成了灰袍,要多狼狽有多狼狽了。

其實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人還很多,可有了他這個先例,這會兒也沒人敢跳出來了,挨踹已經是運氣好了,要是真的隨軍出征,那才是九死一生呢。反正之前的請愿也參加過了,今天就不出這個風頭了,在正德朝,低調做官才是王道啊。

“陛下,臣等愿隨軍參贊,共御外虜!”官員們麻了爪,可也有不怕死的,沒等正德的軍列再次前進,人群中卻呼啦啦出來了一堆人,為首的正是楊慎和李兆先。

書院這次可謂集體出動,連朱厚烷都跟來了,小世子的臉蛋漲得通紅,雖然沒說話,卻用力揮舞著雙臂,試圖給楊慎的話增添些氣勢。

“你們?”正德皺了皺眉頭,“術業有專攻,你們又不是軍事學院的,跟去干嘛?礙手礙腳的,都在京城安心讀書,朕很快就會回來的,都散了吧。”

“陛下……”楊慎還要爭辯,卻被李兆先扯住了,后者搖了搖頭,然后揚聲道:“陛下御駕親征,書院學子愿做歌送行,以壯行色,祝陛下早日凱旋歸來。”

“好,只管唱來,近衛軍,不要停留,繼續前進!”正德點頭笑笑,然后一抬手,大軍緩緩而動,整齊的腳步聲響徹長街。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就在此時,從宮墻內的一處樓閣中,突然有一縷琴音響起,隨即,鼓聲隆隆相和,如同金鼓之聲,一股雄渾之氣油然而起,伴之的是一曲雄歌。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楊叛兒譜的曲,與李太白這首傳唱千古的《胡無人》極為合拍,配合著當下的氣氛,無論是聽者、唱者、還是身處其間的將士們,無不覺得心懷激烈,豪情陡起。

“胡無人,漢道昌……”曲詞將盡,心意未平,就在這時,隊列最前端猛然傳來一聲大喝:“殺盡胡兒漢道昌!”

“殺盡胡兒漢道昌!”

“皇上旗開得勝,殺盡胡虜!”

“愿皇上早日凱旋歸來!”

漢歌嘹亮,皇帝威武,人群一下子沸騰起來,氣氛達到了最巔峰。

面對震天的呼喊聲,那個火紅的身影高高舉起了右臂,單拳緊握,然后,對著北方,一根中指霍然豎起,輕蔑之意一覽無遺。

隨之,行進間的數萬將士整齊的舉起了手臂,然后整齊的效仿了他們的領袖;再然后,書院的學子,圍觀的百姓,數以十萬根的中指豎了起來,京城中,仿佛生出一片森林。

除了正德自己,沒人知道這個動作有什么含義,大家只知道,這是皇上發出的必勝宣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韃虜的輕蔑。

漢歌嘹亮,漸行漸遠,帶著必勝的信念和萬眾的囑托,年輕的近衛軍踏上了征途。

明朝第一弄臣 第671章 王師出塞旌旗卷,漢歌嘹亮響四方

上一章  |  明朝第一弄臣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