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治世 第一百八十五章:玻璃生產
西班牙人難以想象的是,玻璃鏡竟然可以造得這么大,而且還……這么便宜!
六千六百六十六兩白銀,這玻璃鏡賣到歐洲,各國皇室都會出重金爭購的,到時候最少能賣到兩倍以上的價錢。
“我們要十面。”
西班牙人喘著粗氣說道,擔憂的問道:“十面你們有嗎?”
“你們要二十面都有。”
“那真是太好了,那就二十面吧!其他的就買小一些的鏡子。”
雖然這種大鏡子引發了西班牙人的驚嘆,但西班牙人還算理智,沒有買個幾十面回去,東西一多就不值錢了嘛!
還是多買些小鏡子回去,小鏡子的盈利狀況非常不錯。
雖然是小鏡子,但直徑最少都是二十厘米的,這樣大的鏡子,才會引發那些貴族的搶購,巴掌大的鏡子,價格已經開始跳水,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的鏡子導致了此現象。
歐洲貴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虛榮的。
一得到什么新奇玩意,便會拿出去炫耀,別的貴族見到,也會紛紛購買,而且往往要買更高檔的,以求超越對方。
進過一番討價還價,西班牙人以自認為便宜的價格,買走了大概五百萬兩的鏡子,除了部分的高檔貨,大部分都是小鏡子。
另外五百萬兩,則用來購買大量的棉布、陶瓷及茶葉,還有一些精致的鐵器。
其中棉布和陶瓷買得最多,西班牙人發現山東的棉布最是便宜,比在福建購買的價格便宜了三成。
陶瓷的價格也更便宜,不過質量會差上一些。但也有一些價格與福建同等,質量也同等的瓷器。
前者是登萊自產的,后者是從景德鎮購買的。登萊燒出的陶瓷自然比不上景德鎮,登萊的窯廠的燒瓷技術已經跳躍姓的提高了許多,通過在景德鎮挖那些窯廠的墻角,和景德鎮已經相差不大,但瓷土的品質和景德鎮的有所差距。
雖然質量差上一些,但不仔細看還是看不出來,歐洲人對這方面的研究不深,賣到歐洲后的價格還是差不多,西班牙人大感劃算。
至于茶葉的價格要高出一些,但也一并買了些。
不出半個月,西班牙人帶來的那上千萬兩白銀,在青島大肆采購后宣告全部外流,西班牙人也把二十多艘商船裝得滿滿的。
西班牙人離開時,近海艦隊還派出了五艘戰船護航,一路送到了松江這才返回。西班牙人的到來,同時給趙巖帶了一個消息,那便是西方的小玻璃鏡已經不值錢了。
“聽說巴掌這么大的玻璃鏡,價格已經降到大概一百五十白銀了。”趙全很郁悶的說道:“看來明年我們的玻璃鏡也要降價了。”
“即使是一兩銀子一面,也是暴利。”趙巖笑道,“明年繼續降價,最小的鏡子降到1兩銀子,全面進行平民化。”
玻璃鏡的制造方法快要捂不住了,登萊科技院和登萊大學很多人都已經能自己弄出鏡子來了。
這東西想要捂住那是幾乎不可能了。
不如明年瘋狂降價,迅速將市場擴大,用數量來賺取同樣的利潤。
“不會太低了吧?”趙全遲疑的問道。
“最小的就是要低,歐洲的鏡子價格還會越來越低,到時候他們反過來賣到我們大明來,會使白銀外流的。”趙巖說道,降價的目的也是為了預防被歐洲玻璃鏡反攻。
“至于大的鏡子,我們明年推出更大的,繼續走奢侈品的路線,玻璃鏡的市場雖然說可能保不住多久,但玻璃制品方面我們還是存在巨大優勢的,讓玻璃廠重點開發玻璃制品。”趙巖交代下去,趙全便記了下來,然后交代下去。
小鏡子走向平民化,大面的依舊是奢侈品,幾乎不會有所損失,只是市場壽命縮短了,但以這個發展勢態,玻璃鏡的壟斷局面不會持續太久了。
還不如能撈多少就撈多少,將利潤最大化。
玻璃制品并非只有玻璃鏡一種,其他的玻璃制品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既然玻璃鏡的時常保不住多久,那就重點研發其他的玻璃制品,不斷的推出新產品。
趙巖隨后還親自到玻璃廠走了一躺,玻璃廠已經遷出了趙家堡,設在了趙家堡外面。
趙家堡外面沒有城墻,但卻發展的非常快,一條條的街道已經在趙家堡外面建了起來,同時周圍還有許多工廠。
有沒有城墻已經無所謂,山東一片平靖,連個毛賊都難遇到,城墻實在沒什么用。
隨著趙巖的勢力不斷擴大,趙家堡作為他的行政、軍事中心,自然是愈發繁榮,周圍的地價不斷攀升。
要想在趙家堡外面買一棟宅子,起碼需要上百兩,越靠近趙家堡價格越高。
趙家堡內部,則是有價無市,那里的地皮是趙巖的,他基本上不賣地皮。城外的地皮則是私人的,可自由買賣。
現在全山東的地皮,大多都是私人的,除了趙巖手下的紡織廠、養殖場、軍器局之類的機構和工廠所占土地才屬于他。
趙巖分下去的田產,也逐漸都屬于個人了,只要耕種滿三年,那五十畝地就是私人的。但農業地要改用必須上報審批,審批通過了才能該為他用。而買賣上,要把分配到的田產賣掉必須上報原因,若是移民、轉業什么的,馬上就可以通過。
而那些自耕農原先所擁有的土地,則無需審批。
趙家堡周圍的地產,已經審批過了,方圓十里內的田產可以自由買賣。趙巖幾乎不在這上面收什么費用,后世的高房價讓他感覺恐懼。
世界這么大,住個房子沒那么難吧!就算是人口十三億。
在政斧不征收費用的情況下,地價只會按照市場價格波動。所以現在趙家堡的地塊雖然漲得較快,但也不那么離譜,遠遠比不上京城的地價。
趙家堡的建筑風格,可以說是在大明獨樹一幟的。
已經有很多建筑使用鋼筋水泥,蓋起來的房屋很像后世的房子,但外觀上并沒有西方人的那種風格,工匠們在房屋的外面加入了許多原有建筑的風格,雕龍刻鳳是少不了的。
趙巖住的屋子就是這樣的,結果遭到了許多人的效仿,這些房子和后世的房屋基本上沒什么差別了。
鋼筋混凝土澆筑,里面是白色的墻壁,還有明亮的玻璃窗。趙家堡的建筑用玻璃沒有打什么圖案,畢竟在趙家堡,不用別人把這些玻璃拿去做玻璃鏡。
來到玻璃廠,玻璃廠里十分忙碌。
里面的工人正在燒制玻璃,工匠們熟練的將玻璃溶液吹制、壓制成一個個玻璃制品,玻璃鏡并不在玻璃廠里加工,而是在趙家堡內加工。
經過四年的發展,玻璃廠的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了,員工數量達到五千多人,每天都能產出大量的玻璃。
最賺錢的還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用來做鏡子,還可以用在建筑上,因為透光姓非常好,所以很快在山東的建筑行業普及開來。
其次就是工藝品,隨著工匠的技藝愈加精湛,各種各樣的精美工藝品隨之出現,這些工藝品的銷售量已經開始大幅度攀升。
雖然質感上不如琉璃、玉器、瓷器,但由于玻璃工藝品價格低,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在大明雖然賣不到太高的價錢,但在海外的土著眼里,這東西比黃金還值錢。
玻璃板和工藝品之后,就是用于其商品包裝上的了。
最先采用玻璃的商品,是登萊的紅薯酒。但事實證明,紅薯酒并不好賣,這東西喝上去就像是白開水加酒精,在大明只能走低端市場。
但由于價格低,包裝較好,銷量還是比較大的,但利潤卻是沒有多少。
紅薯酒的包裝很快啟發了山東的酒商,也跑來玻璃廠訂購玻璃瓶,陸續出現了三個使用玻璃瓶盛裝的白酒品牌。
由于玻璃瓶成本低,賣相好,除了酒之外,還有許多食品類的東西采用了玻璃瓶的包裝。
山東的商品品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
自從趙巖的《工商規鑒論》出現后,許多商人都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姓,大明各地都刮起了一陣品牌風。
隨著一些商品的銷量擴大,對玻璃瓶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玻璃廠在濟南已經開了一個分廠,專門生產各樣式的玻璃瓶。
玻璃廠最高端的產品,無疑就是光學鏡片了。
望遠鏡,瞄準鏡,都是玻璃廠制造出來的,隨著擴軍計劃的展開,望遠鏡的需求量比較大。
軍部再次向玻璃廠訂購了一批望遠鏡。
趙巖在玻璃廠視察了一下實驗室,實驗室有很多間,分別研究不同的項目。
不過核心的一點,就是研發新的玻璃品種,以及玻璃的生產效率。
玻璃的潛力遠遠不止于此,各種各樣的玻璃在后世琳瑯滿目,作用也各有不同,研究的主要方向,還是軍用。
實驗室里每頭都在做大量的實驗,正嘗試著用不同的材料來燒制玻璃,為此已經得到三十幾種的新型玻璃。
這些新型玻璃很多都毫無實用價值,不過成果還算不錯。
趙巖來到玻璃廠,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擴大玻璃板的生產能力,明年玻璃鏡要走向平民化了。
再過幾年,等失去暴利后,就可以把玻璃廠的大部分產品都丟給那些商人來經營,留下實驗室就行。
軍閥治世 第一百八十五章:玻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