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朱棣的對手(2)
即使你的敵人無比強大,即使你沒有好的應對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對強敵的決心和勇氣,你就會發現,奇跡是可以創造的。
鐵鉉和高巍兩個人以必死的決心帶領一群殘兵奔赴濟南,可當他們到達濟南后,卻意外的發現李景隆又吃了一次敗仗。原來李景隆一口氣逃到濟南后,整頓了部隊,此時他的手下還有十幾萬人。他本打算抵抗一下,沒有想到朱棣沒有留給他這個機會。
朱棣率領大軍向李景隆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而李景隆已經被打出了恐朱癥,一觸即潰,這次他逃得更為徹底,單人匹馬跑了回去,把十幾萬將士都送給了朱棣。
鐵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濟南的,他不會想到,作為一介書生的他將在這里立下不朽功績,并為這個城市的人世代傳頌。
就在濟南城中,鐵鉉遇到了另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此人叫盛庸,是李景隆手下的都指揮使。這位盛庸名中雖有一個庸字,但他本人卻絕不昏庸。相反,他是一個極具軍事才能的將領,不過在李景隆的手下,再有才能的人也是沒有用的。
李景隆的逃走對他們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鐵鉉和盛庸終于可以擺脫這個蹩腳的家伙,去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奇跡。
濟南的堅守
此時的濟南城里,擠滿了人心惶惶的逃難百姓和打了敗仗的殘兵敗將,治安情況也不好,有戰斗力的士兵極度缺乏,鐵鉉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而且上天也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朱棣已經帶領著他的十幾萬軍隊準備攻城了。
這又是一場看似勝負懸殊的較量,很多人如果處在書生鐵鉉的角色上,早就開門投降了,事實擺在那里,李景隆最強大的六十萬軍隊已經被打垮了,現在城內的不過是些漏網之魚,而論軍事素養,鐵鉉等人更是無法和朱棣相比。
朱棣似乎也是這樣認為的,他一反常態,不再畏首畏尾,而是第一次主動采取攻勢,他把自己的所有軍隊列隊扎營于城下。他已經打敗了所有強大的敵人,擁有了更強的實力,無數的州府都投降于他,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的這座柔弱不堪的城池居然不投降,而且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他決定改變自己的戰術,硬拼一下,他要讓這座城市徹底屈服于他。
朱棣過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記了他當年是怎樣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的。決定戰爭勝負的并不一定是先進的武器和士兵的數量,而是人的決心和智慧。
善守者潛于九地之下
鐵鉉雖然不是科班出生,不懂得軍事,但他是一個極有悟性的人,他在嚴酷的戰勝中鍛煉了自己,了解了戰爭的規律,并最終被推舉為濟南城的鎮守者。而具有豐富軍事經驗的盛庸更是成為了他的得力助手,這兩個人的組合將在今后數年內讓朱棣寢食難安。
朱棣在準備妥當后,派遣士兵向濟南發動了進攻,北軍日夜攻打,鐵鉉親自在城上指揮戰斗,身先士卒,他的這種行為感動了原本垂頭喪氣的士兵們,在這些戰敗者的眼中,鐵鉉是一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在鐵鉉的鼓舞下,防守官兵士氣大振,連續打腿朱棣多次進攻,北軍在城下徘徊數日,始終不得門道,每天除了抬回無數具尸體,再無任何進展。
朱棣向來不是一個蠻干的人,他觀察了濟南的地形后,想出了一條很是毒辣的計策,他決堤放水,希望用洪水淹沒濟南城,并摧毀城內守軍的意志,這一招確實厲害,守軍是不可能一邊游泳一邊打水仗的,而這種人為的灌水法用編織袋是堵不住的,眼看城池就要失守,但鐵鉉并不慌亂,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不但可以緩解眼前的危機,還有希望畢其功于一役。
鐵鉉的計劃是這樣的,他預備了一千人前去詐降,并希望朱棣單騎入城接受投降,以表明他的誠意。他相信,在危急時刻的投降,朱棣是不會懷疑的。
果然,朱棣上當了,他真的是一個人來的,濟南城城門大開,似乎在等待著它的新主人的到來,而實際上,這座不設防的城市是鐵鉉張開的一口麻袋,正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朱棣的對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