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不得不反了!(4)
但這個規定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詔。而在朱棣和道衍看來,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他們充分發揮了自己厚黑學的本領,對這一點視而不見,公然宣稱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難”,清君側。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居然還將這一套歪論寫成奏折,公然上奏朝廷,向朝廷要人,擺出一幅義憤填膺的模樣,這就如同街上的地痞打了對方一個耳光,然后激動地詢問肇事者的去向,并表示一定要為對方主持公道。
“靖難”理論的提出和發展充分說明朱棣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權謀規則中的一條重要原理:
如果你喜歡別人的東西,就把它拿過來,辯護律師總是找得到的。——腓特列二世原創
不祥的預感
既然一切都準備好了,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但是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即使是造反這種事情也是需要搞一個儀式的,領導要先發言,主要概述一下這次造反的目的和偉大意義,并介紹一下具體執行方法以及撫恤金安家費之類的問題。然后由其他人等補充發言,士兵鼓掌表示理解,之后散會,開打。
朱棣的這次造反也不例外,早在殺掉張、謝二人之前的一個月,他已經糾集一些部下搞過一次誓師儀式,當然,是秘密進行的。但在那次活動中,出現了一個意外,使得朱棣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那是在六月七日,他召集一群參與造反的人宣講造反的計劃,并鼓舞士氣。但就在他講得正高興的時候,突然風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紛紛被吹落。眾人頓時面如土色。
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兆頭,當時的人可不會從房屋質量、天氣情況上找原因,本來商量的就是見不得人的事情,突然來這么一下子,莫不是老天爺反對自己造反?
朱棣也慌了,講得正高興的時候,老天爺來砸場子,事發突然,他也愣住了。關鍵時刻,還是道衍發揮了作用,他大聲說道:“真龍飛天,一定會有風雨相隨,現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預兆!”
于是一通封建迷信宣傳過后,掉瓦片就成了上天支持朱棣的鐵證。看來上天倒真是一個隨和的人,總是按照人們的意愿行事,所謂替天行道之言,實在不可深信。
小兵們好糊弄,他們沒有多少文化,沒見過老天爺,也沒見過皇帝,上級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可是朱棣不同,他十分清楚所謂的皇帝天子到底是個什么玩意,什么天意歸屬、天星下凡都是自己編造,用來糊弄別人、安慰自己的。真要到了緊要關頭,只能靠自己。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把自己和當朝皇帝作比較,無論從軍事、政治哪一方面來看,自己都要遠遠勝過那個小毛孩子。而且他對自己的軍隊有絕對的信心,京城的那些部隊養尊處優,久不經戰陣,自然比不上自己手下的這些虎狼之士。
但畢竟那個在京城的人才是真正的皇帝,自己只是一個藩王,要想登上那個寶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兇險難測啊。
朱棣的預感并沒有錯,他即將走上的是一條異常艱苦的道路,貴為皇子的他必須要經歷金戈鐵馬、九死一生的戰場拼殺,去奪取自己的天下。而他遇到的敵人決不僅僅是黃子澄那樣的無能之輩,還有很多十分厲害的對手在等待著他,他也將在不久之后吃到這些人的苦頭。
不用再考慮了,前路縱然艱險,總勝過坐地等死!
起兵!朱允炆,把你的寶座讓給我!
宋忠的應對
宋忠是一個名字不太吉利,軍事才能也很一般的人,本來在建文帝的布局中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事情急轉直下,卻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北平附近的南軍全部涌向了他所在的懷來,情況一片混亂,關鍵時刻,宋忠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他在短時間內收容和安排了許多士兵,并將他們重新編隊。但是士兵們的慌亂是他無法平息的。在很多時候,平息慌亂的最好方法是憤怒,為了盡快恢復士兵們的戰斗力,宋忠決定撒一個謊,他平生可能撒過許多次謊,但事實證明這個謊話是比較蹩腳的。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不得不反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