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最后的名將,藍玉(6)
這是一條艱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遙遠,而且路上還要經過荒蕪的沙漠,后勤也很難得到保障,一旦迷路,更是后果難以想象,軍心也會動搖。
但藍玉是有信心的,后來的事實證明,他所擁有的是一支當時最,正是這支軍隊的優秀素質保證了戰爭的勝利。
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樣素質的軍隊可以稱得上是最呢?
這是一個值得分析的問題,戰爭的勝利是將領和士兵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我看來,一支軍隊強大與否可以從其外在表現體現出來。大致分為四等。
第四等的軍隊是烏合之眾,他們沒有軍紀,四處搶劫,沒有紀律。這樣的軍隊只要受到有組織的軍隊的打擊,就會一哄而散,他們絕對算不上強大。
第三等的軍隊有著完整的組織結構,他們軍容整齊,步伐一致,但斗志不高,士氣不盛。他們雖然比第四等要強,但只要遇到更有戰斗力的敵人,也必然會被打敗。他們也算不上強大。
第二等的軍隊不但有統一的指揮系統,裝備精良,而且士氣高漲,在行軍途中經常會喊出兩句“殺敵報國”的口號,士兵們都急于表現自己的英勇。這一檔次的軍隊有氣勢、有沖勁。他們不畏懼任何敵人,可以稱得上是,但很遺憾的是,他們也不是最強大的。與最相比,他們還缺少一種素質。
這種素質就是沉默,最是一支沉默的軍隊。
這種沉默并不是指軍隊里的人都是啞巴,或者不說話。
所謂的沉默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情景:
指揮官站在高地上對他的十五萬大軍訓話,這十五萬軍隊漫山遍野,黑壓壓的占滿了山谷、平地。
他們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習好,卻擠在同一片地方,聽著同一個聲音,看著同一個方向
鴉雀無聲
這才是所謂沉默的真意,這才是軍隊最重要的素質。
藍玉率領的正是這樣一支軍隊,他們攀越高山,渡過大河,進入了沙漠,在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陽光和滿天的風沙,他們的后勤無法保障,士兵們只能自己攜帶笨重的干糧輜重,不斷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繼續向前走。
士兵饑餓、口渴、疲勞,但這些都擋不住他們前進的腳步,這是一支頑強的軍隊,支持他們的就是他們心中的信念和目標——徹底消滅敵人
痛苦的抉擇
藍玉看著他的士兵們,他為自己有這樣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這次戰爭的關鍵不是排兵布陣,而是找到敵人。
很明顯,北元已經知道了明軍的行動計劃,他們躲藏了起來,這可不是平日孩童們玩的躲貓貓游戲,茫茫大漠,又沒有偵察衛星,到哪里去找人?
部隊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現在糧食和水都不夠了,雖然士氣還算高漲,但能堅持多久呢?
他召來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將王弼,詢問他:“我們現在在什么位置?”
王弼回答:“這個地方叫百眼井,離捕魚兒海大約還有四十里。”
百眼井?此地名中居然還有個井字?這里已經很靠近捕魚兒海了,可不但沒有敵人,連水都沒有。
難道情報錯誤,敵人又轉移了?這是很有可能的,但他們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藍玉思考的時候,部將郭英向他報告了糧食缺乏和水源殆盡的情況,藍玉明白,下決斷的時候到了。
在戰斗電影中,到這個時候,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場景:一個戰士滿臉憤怒的表情,對部隊的指揮官(一般是排長或連長)喊道:“連長,打吧!”
另一個戰士也跑上來,喊道:“打吧!連長!”
眾人合:“連長,下命令吧!”
這時鏡頭推向連長的臉,給出特寫,連長的臉上顯現出沉著的表情,然后在房間里踱了幾個圈,用沉穩的語氣說道:“同志們,不能打!”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最后的名將,藍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