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決戰不可避免(4)
最后,他說出了自己的見解,用手指向了應天城外的龍灣
“就在這里”
計劃與陰謀
朱元璋的計劃是這樣的,考慮到自己的水軍不如陳友諒,他決定把陳友諒誘上岸來,引他進入預定地點,設伏打他。他分析了陳友諒水軍的進攻方向,認為陳友諒的水軍一定會經過長江,進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墻之下,在這條水路上,戰船唯一的阻礙是長江到南京西城墻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橋,這座橋的名字叫江東橋。
如果陳友諒走這條路,朱元璋的軍隊將直接面對漢軍的可怕艦隊,所以不能讓陳友諒走這條路。
朱元璋為陳友諒的漢軍選定的墓地是龍灣。龍灣有一大片的開闊地,漢軍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軍隊能利用當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隨時可以在后面突襲漢軍。這里是最好的伏擊地點。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級將領們,這些人和他一起從濠州打到應天,個個身經百戰,朱元璋充分地信任他們,在這些將領面前,朱元璋一掃之前的猶豫和躊躇,帶著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計劃。
首先,他指示駐守城正北方的邵榮放棄陣地,因為他鎮守正是那個關鍵的地方——龍灣。
其次,他命令楊靖、趙德勝、常遇春、徐達帶領部隊埋伏在龍灣和南城,一旦漢軍進入伏擊圈就進行攻擊。
最后,他本人帶著預備隊駐扎在西北面的獅子山,作為最后的決戰力量。
“此次攻擊,我為總指揮,當我揮舞紅色旗幟時,即代表敵軍已經到達,當我揮舞黃色旗幟時,你們就要全力進攻,決戰只在此時!”
然而徐達提出了疑問:如果陳友諒軍不攻占龍灣,而直接從秦淮河攻擊應天,這個計劃是無法執行的。
是的,說的有道理,陳友諒帶領的是水軍,必定會走水路,他又憑什么放棄自己的優勢去和朱元璋打陸地戰呢。
朱元璋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他指著將領中的一個人說道:“這就要靠你了”。
這個人叫康茂才
這是一個戰略意義上的陰謀,康茂才原先是陳友諒手下大將,后來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與陳友諒有著秘密接觸,用今天的話說,他是一個兩面間諜,是朱元璋埋在陳友諒身邊的一顆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給陳友諒,說他將倒戈,建議陳友諒采取水路進攻,他將會在江東橋與陳友諒回合,并將這座唯一阻擋水軍前進的橋梁挪開,讓陳友諒的水軍經過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墻之下。陳友諒大喜過望,并表示一定會在勝利后重賞康茂才,在得到陳友諒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長連夜重造了一座石橋。
這座石橋將給予陳友諒最為沉重的精神打擊。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戰計劃,以堅定的目光看著他的將領們:“我們自濠州出發以來,經歷了無數困苦,打敗了無數敵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雖然陳友諒比我們強大,但只要我們敢于迎戰,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我相信我是對的”
朱元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勝利之門的路上,你會撿到很多鑰匙,這些鑰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閃閃,但只有一把才能打開那扇門。
在進行決策時,會有很多人在你耳邊提出他們自己的意見,將他們手中的鑰匙交給你,讓你去選擇,但這個游戲最殘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你將失去一切。
在戰役實施中,只有一個時機是最適合的,能抓住這個時機的,即是天才——拿破侖
朱元璋在那紛繁復雜的環境中,在無數的建議中,堅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
他的成功不是僥幸的,他當之無愧。
他正等待著陳友諒的到來。
陳友諒此時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他已經成為了皇帝,現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著頭,聆聽他的訓示,他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應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將永遠消失在世界上,這片大地上的百姓將在他的管理下,成為他的臣民。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決戰不可避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