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災難(1)

更新時間:2010-01-01  作者: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災難(1)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到來了,這一年剛開始,元帝國的頭頭腦腦們就收到了兩個消息,首先是黃河泛濫了,沿岸山東河南幾十萬人淪為難民。即使不把老百姓當人,但還要防著他們造反,所以修黃河河堤就成為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的政府中,竟然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一定要修,另一種認為不能修。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黃河泛濫居然不去修,難道要任黃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也不例外。

客觀的講,在這樣一件事上,就維護元朝的統治而言,主要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對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其中奧妙何處?要到七年后才會見分曉。

極力主張修的是元朝的著名宰相脫脫,他可以說是元朝的最后一個名臣,實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宋史就是他主持修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極力主張,已經給元朝埋下了一個大大的炸藥包,拉好了引線,只等著那微弱的火光。

另一個是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對于元政府來說,這個比較簡單一點,反正餓死病死了就沒麻煩了,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皇帝(元順帝)要下詔賑災,中書省的高級官員們要聯系糧食和銀兩,當然了自己趁機拿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賑災物品撥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單位),地方長官們再留下點,之后是州、縣。一層一層下來,到老百姓手中就剩谷殼了。然后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們上書向皇帝表示感謝,照例也要說些感謝天恩的話,并把歷史上的堯舜禹湯與皇上比較一下,皇帝看到了報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于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

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大家都很滿意

但老百姓是不滿意的,很多人都不滿意。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極其不滿意的人中的一個。

災難到來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日,大哥長子餓死、二十二日,母親餓死。

如果說這是日記的話,那應該是世界上最悲慘的日記之一。

朱重八的愿望并不過分,他只是想要一個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給辛勞一生,從沒欺負過別人,老實巴交的父母一個安詳的晚年,起碼有口飯吃。

他的家雖然不大,但家庭成員關系和睦,相互依靠,父母雖然貧窮,但每天下地干活回來仍然會帶給重八驚喜,有時是一個小巧的竹蜻蜓,有時是地主家不吃的豬頭肉,這就是朱重八的家,然而現在什么都沒有了。

朱重八的姐姐已經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門。除了朱重八的二哥,這個家庭已經沒有了其他成員。

十七歲的朱重八,眼睜睜的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而他卻無能為力。人世間最大的痛哭莫過于此!

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面對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沒有棺材、沒有壽衣、沒有墳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劉德,求劉德看在父親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分上,找個地方埋了他爹。

劉德干凈利落的拒絕了他,原因簡單,你父母死了,關我何事,給我干活,我也給過他飯吃。

朱重八沒有辦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蓋著親人的尸體,然后拿門板抬著到處走,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雖大,到處都是土地,卻沒有一塊是屬于他們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們確實可憐,終于給了他們一塊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這是后來能吃飽飯的朱元璋的情感回憶。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卻在死后連入土為安都做不到。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為什么?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也要吃飯,他要活下去。

在絕望的時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從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來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祈禱的唯一內容只是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飯吃。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災難(1)

上一章  |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