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 第一五三八章 遙望臺灣
就在我東野主力進軍山東、和林彪指揮的山東野戰軍追殲山東日偽軍的時候,華北大地的鐵路運輸線、公路運輸線達到了運輸高峰。
北寧線不用說了,晝夜不停,一列列軍列滿載著軍火、糧食、汽油、藥品,從山海關進入華北,到北平后轉天津經津浦路南下,或者沿平漢路南下。
京包線上也是一派繁忙。這條鐵路最早是由詹天佑設計的,從北京修到張家口,叫京張鐵路。后來到1921年的時候一直修到了包頭,全長814公里,在大同與同蒲鐵路相連。這個時候京包線就成了運兵專線,攻占張家口的東野四兵團部隊從京包線轉平漢線南下,攻占包頭、大同的東野騎兵集團騎一軍和傅作義的三十五軍沿京包線到大同經同浦路到太原再轉正太路到石門經平漢路南下。
中共東北局副書記項英專門負責東野后勤補給,此時也將指揮部從長春遷到了北平,受中央委托,指揮東野鐵道兵司令部專門負責保護鐵路、公路交通線,搶修橋梁、隧道,保證運輸暢通。
中央給項英的指示很明確:“主力打到哪里,后勤補給就送到哪里。”
這一次,閻錫山和傅作義都很干脆,主力全部出動。隨我軍出征。其中傅作義部晉察冀野戰軍主力行動,受徐向前指揮;晉綏軍隨晉冀豫野戰軍行動,受劉伯承、指揮。
這次劉鄧率晉冀豫野戰軍和徐向前率晉察冀野戰軍出征,實力大大加強,傅作義部是國軍勁旅,晉綏軍其實也不差,士兵訓練、武器裝備在國軍序列里都是一流的,只不過傅作義另立門戶后,閻錫山手下無大將,他本人雖然留學日本學軍事。其實并不擅長軍事指揮。這樣的部隊到了有軍神之稱的劉伯承手里,綻放出多么美麗的花朵都不奇怪。
由于華北解放,除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外,東野給各部隊補充的重火力裝備全部到位。每個野戰軍一個炮兵師三個炮團的大炮,至于九二式步兵炮、擲彈筒、輕重機槍、三八大蓋,那是任各野戰軍挑。百萬關東軍的裝備和庫存,加上華北方面軍的裝備和庫存,又有東北兵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我軍就是再擴軍一百萬都沒有問題。
因此。中央指示承擔華北防務的晉察冀軍區政委聶榮臻和晉綏野戰軍司令員賀龍,以東野編練司令部為基礎。組建我軍編練司令部,由聶兼任編練司令兼政委,在華北、東北、蒙古地區征召新兵,指導各地區、各縣征召編練新兵,至少征兵200萬,以三個月為訓練期,補充我東北野戰軍、山東野戰軍、晉冀豫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晉綏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和由新四軍改編的華中野戰軍擴軍需要。
中央要求山東野戰軍、晉冀豫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華中野戰軍要向東野一樣,在前一階段擴編基礎上,邊作戰邊擴軍。其中山東野戰軍和晉冀豫野戰軍要擴編至四個兵團十二個軍的建制。晉察冀野戰軍、華中野戰軍、西北野戰軍要擴編至三個兵團九個軍建制,晉綏野戰軍擴編至兩個兵團六個軍建制。
中央指示電中說的很清楚,今后我軍不僅要在質量上超過敵人,在數量上也要壓倒一切敵人!
主席的氣魄石破天驚!
擁有這么大面積的解放區,又有全中國最完整、最先進的東北兵工制造企業,解放了的大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的青年又積極踴躍參軍,我軍大擴軍一點問題都沒有。
華北日軍被消滅了。陜西、山西的工業可以重建了,再也不怕日軍轟炸了,中共中央的指示電中透露著強大的自信。
連續幾天追擊,到6月18日。山東野戰軍在臺兒莊以北地區攔截住了從濟南南下的第十二軍司令部和隨第十二軍司令部撤退的調整到泰安布防的獨立混成第二十旅團和偽華北治安軍徐貫一第八集團,在高密截住了駐防魯中的第六十師團、第二十一旅團和魯中、魯東的雜牌偽軍。
土橋一次中將想不到他會被攔截在臺兒莊以東地區,急忙命令駐守徐州地區的第一一四師團迅速增援,打通通道,接應他撤到徐州去。
攔住了日偽軍,劉一
民不著急了,他要釣魚了。當然釣的不是日偽步兵,而是更大的魚!
劉一民命令高原指揮第一兵團配合林彪部南線部隊把土橋一次中將所部圍起來,迫使其不停的求援,好讓一一四師團入甕。命令李清指揮第三兵團配合山東野戰軍魯中、魯東、膠東部隊層層合圍日軍第六十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團,不急于圍殲,注意防空。命令防空第一軍軍長韓前進、政委周桓分別率領部隊支援南北兩線戰場,準備對空作戰。接著就命令工兵司令兼工兵師長任超然集中全軍工兵部隊搶修濟南機場、二十里堡機場、大汶口機場,請林彪抽調力量搶修朱家莊隱蔽機場,命令在大連的美軍遠東戰略轟炸司令部做好空對艦攻擊準備,命令馮達飛和杜立德準將率領的中美空軍前線指揮部精心編組部隊,準備迎戰日本海軍增援部隊。
劉一民的思路很簡單,由于華北日偽軍主力被殲滅,日軍根本就不可能抽調出部隊增援山東日偽軍,為土橋一次解圍。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艦隊殘余主力出動,以艦載機支援山東日偽軍作戰,炸開一條血路,掩護土橋一次指揮的部隊突圍。
由李強這樣的無線電大專家在,有錢壯飛和賀興華這樣的無線電偵測專家在,劉一民很快就知道了土橋一次中將就在臺兒莊以北的包圍圈中。劉一民堅信日軍聯合艦隊殘余主力會來增援。因為日軍現在能救出一個師團就是勝利,他們已經輸不起了。
重生之紅星傳奇 第一五三八章 遙望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