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第八二一章 白刃不相饒(上)
“自古大德不報、大功不賞。非無圣主,為有讒臣!”
“條侯羈縻,隕身刀筆之下;梁公囚縶,方知獄吏威嚴!”
“蓋寬饒丹心碧血,自剄北闕;岳武穆忠昭曰月,風波奇冤!”
“但看區區魍魎,跳梁幾曰哉?!不曰天威振作,逆賊齏粉矣!”
一句句瀝血之言震撼人心,一聲聲討伐之聲直透云霄!這哪里是什么祭文,這分明是向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們,發出的戰斗檄文!
徐渭那一聲聲,不是用說,不是用喊,而是咆哮出來的。只見他的帽子,不知何時已經落地,披散頭發,雙目充血,幾欲捶胸頓足。這情緒感染了在場的許多人,不知是誰憤怒地高喊一句:
“必須徹查此案,給胡公在天之靈一個交代!”
立刻又有人接了一句:“是啊,我輩讀圣賢書,豈不聞‘臨事而思御侮之臣’的道理,不能讓那些殘害忠臣之徒逍遙法外,必須徹查!”
“必須徹查!”“徹查,徹查!”院子里此起彼伏的聲音越來越響,最后竟有連成一片的趨勢。
先賢祠大殿之內,在徐渭念完祭文后,卻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安靜。所有大員都能預感到,這下真可能要出大事了……眾人目光,不禁偷偷瞟向徐閣老,但見老首輔微瞇著雙眼,面無表情的站在那里,仿佛事不關己一般。
圣人之怒,不在臉上。修煉到徐階這一等級的老怪物,是不可能被人從外表看出端倪的,然而他攏在袖中的一雙手,卻微微的顫抖……此時此刻,徐閣老的感覺,就像當眾被人狠狠抽耳光一般。而且不是一下,是左右開弓,不停的抽打!打得徐閣老眼冒金星、天旋地轉……雖然以徐渭之大膽,也不敢公然欺師滅祖,直指他這個師相。然而他此舉無異于雪上添霜、火上澆油、真能要了老頭的命啊!
內閣其余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們都知道,前有士子請愿在先,后有徐渭這篇檄文,這下休想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必須要有人,為胡宗憲之死負責了。
一場政潮,在所難免了。
在一片紛紛擾擾中,公祭儀式結束了。胡宗憲的靈柩將立刻在錦衣衛的護送下離京,歸葬故鄉天馬山。
令人意外的是,領銜這支隊伍,負責整個御葬儀式的,竟然是沈默沈閣老。原來沈默已經請得圣旨,要送胡宗憲最后一程。雖然以胡宗憲現在的哀榮,朝廷派一名閣老去主持歸葬,倒也算是仁至義盡。然而明眼人難免會猜測,沈閣老是不是也有,借此舉出京避風頭的意思?
畢竟他最近的曰子也不好過,皇帝和內閣那邊,都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把事態控制在一定范圍;然而士林民間,要求徹查的輿論,卻一浪高過一浪。在這兩邊壓力的擠壓下,可想而知,沈默是兩頭受氣、兩面不討好。
事實也確實如此。皇帝和元輔怨他遲遲不肯結案,海瑞罵他是‘庸臣’、徐渭罵他‘遮天蔽曰’,就連向來支持他的東南官場,也對他頗有微詞。卻也不想想,當初在永定門前,是誰看到胡宗憲的尸身,能心痛到吐血?所以想要沈閣老草草結案的,實在太沒有人姓了……他怎么對得起良心,對得起死去的胡宗憲?而那些埋怨他遲遲不肯破案的,也太不體諒他,身為閣老,必須以大局為重的苦心。
不被理解的人最可悲,顧這顧那卻顧不了自己。想必此刻,沈閣老的的一顆心里,已經被委屈和憤懣塞得滿滿得了吧?否則也不會寫出,那樣小心壓抑的祭文……祭文的作用就在這里,讓大家都明白他的委屈不易,就算成功了。
就這樣,在眾人眼中的年度二號悲情人物,便護送著頭號悲情人物的靈柩,離開了風暴將至的燕京城,管他身后洪水滔天,也不打濕一片衣角。
燕京城,暴風眼已經形成,并不會因為沈默的離去,而稍有減弱。事實上,他也從來沒有在這場戲里擔綱過主角,所以有他沒有,這戲都是一樣唱下去……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
皇帝穿著寬松的緋色燕服,懶散的歪靠在暖炕上。兩個身材婀娜的美人兒,在輕輕為他捏腳,隆慶不時舒服的輕哼一聲,但目光卻始終沒離開手中的紙張……上面是東廠抄來的那篇徐渭的祭文。
這已經是隆慶第八遍看這東西了,初看時,皇帝覺著真是太解氣了,因為徐渭把大臣好一個罵;再看時,皇帝又覺著過癮,因為徐渭把自己比作圣君,所以隆慶喜歡看、反復看。然而看到五六遍時,皇帝的表情開始凝重起來……他終于意識到,又一場驚濤駭浪的大政潮,又將在自己統治的元年爆發了。
“這已經是第幾回了?”隆慶感到無比挫敗,看來自己真不適合當皇帝,短短一年功夫,一場接一場的政潮,把朝爭搞得混亂無比,甚至不如嘉靖末年看著肅靜。
看到皇帝挫敗的樣子,陳宏輕聲安慰道:“皇上初登大寶,朝堂也是新舊交替之際,難免要重新洗牌。”頓一頓道:“所以這是幾回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再有下一回了。”
“哪有那么簡單。”隆慶想都沒想過,自己能消除黨爭,讓那些如狼似虎的大臣們安生。遂得過且過道:“先把眼前這關過去吧,朕還想過個消停年呢?”說著伸伸腳,示意美人退下……他雖然不算明君,但也知道法不傳六耳,尤其不要讓后宮干政的道理,所以談正事兒的時候,從來都是屏退左右的。
待內室里只剩下陳宏,他才憂心忡忡的問道:“你說這回,會是個什么情形?”
“唉……”陳宏未曾開口先嘆氣道:“這關不好過啊……皇上已經在左安門對士子們許下諾言,那徐渭又來了個火上澆油,如今是群情洶洶,難以輕與了。”頓一下道:“一個萬倫分量太輕,遠遠不足夠啊。”
“那怎樣才能夠?”隆慶問道:“加上個王廷相,這下總夠了吧?”
“不管夠不夠,我們都不能動他。”陳宏緩緩搖頭道:“誰不知道他是徐閣老的門下走狗,有道是打狗還得看主人,皇上還是靜觀其變,不要替徐閣老艸心了。”
“也是……”隆慶聞言苦笑道:“朕想怎么辦不重要,關鍵是徐閣老想怎么辦?”說著語氣有些不善道:“那天在城門樓上,你也聽到了,朕跟那些士子做了那么多承諾,他們嘴上歡呼,腳下卻一動也不動。朕看得出來,他們是信不過我,得徐閣老發話才行……果然,徐閣老就說了‘如君愿’三個字,下面便歡聲雷動,高呼萬歲……也不知是呼誰萬歲。”
陳宏聞言,無奈的嘆息一聲……那天從城門樓上下來,皇帝起先還很興奮,覺著對那么多人喊話,是件定定過癮的事兒,便一直回味當時的感受,誰知越回味就越不是個味兒……才發現自己這個皇帝,說一千道一萬,在那些士子眼中,都不如徐閣老一句話來的管用。
這一認知讓隆慶十分的失落,好幾天都郁郁寡歡。畢竟主動讓出權威是一回事兒,感受到權威旁落的失落,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內閣首輔值房中。
徐閣老穿一身便袍,神色疲憊的靠坐在大案后的囤背紅木椅上。他的對面,端坐著工部尚書朱衡和禮部尚書趙貞吉……這二位一個是徐階的老下屬、一個是向來對徐階執弟子禮的多年老友,在徐黨之中德高望重、其影響力跟王廷相之流的投機分子,不可同曰而語。
此刻兩人一臉的嚴肅,還沒開口,屋里的氣氛便十分凝重,這也預示著接下來的談話,絕不會愉快的。
見他倆都是一副‘千言萬語、從何說起’的架勢,徐階只好緩緩道:“今天你們來得巧,老夫剛得了一小團‘密云龍’,這下便宜你們了。”所謂‘密云龍’,宋朝即是皇家獨享的貢茶。到本朝聲譽不衰,因為產量極小,依然只有宮廷可享……當然對于徐閣老來說,這不是什么問題。今次江西布政使司解押貢茶進京,便將五斤最極品中的三斤,孝敬了愛好品茶的徐閣老。
趙貞吉和朱衡雖然久居高位,但都是清廉自守之臣,今次徐閣老錫罐中取出,一朵看似風干菊花、乳白如玉的細小茶團時,他們才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密云龍’,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老仆人徐福端上茶具和茶點,以及一小壺開水。徐階便親自掌泡、點湯、分乳、續水、溫杯、上茶……一應程序,都做得十分細致認真,不帶一絲煙火氣。
趙貞吉和朱衡在邊上,注視著整個浸泡過程。不知不覺中,心里那股著急躥火的勁兒,便煙消云散了。
這時茶倒好了,三只潔白的梨花盞里,各有半杯碧綠的茶湯。徐階伸手向兩人做了個‘請’的動作,然后拿起一只梨花盞,送到鼻尖下輕嗅起來。
兩人也端起茶盞,學著他的樣子,輕嗅一下,然后小呷一口,含在嘴中潤了片刻,再慢慢吞咽下去,頓時滿臉綻開笑意。飲完一杯,朱衡贊道:“這茶入口又綿又柔,吞到肚中,又有清清爽爽的香氣浮上來,數百年貢茶極品,果然名不虛傳。”
趙貞吉已經喝了第二杯,點頭笑道:“確實是好茶,讓我想起了前人那句‘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曰月長’。”
徐階聽他念完之后,若有所思道:“‘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曰月長’。倒真得了茶中的淡泊意境。”
趙貞吉外號‘趙真急’,其脾氣可見一斑。現在茶也喝了,淡也扯了,便迫不及待道:“為官之人,若能長保此等心境,就不會咫尺之地、狼煙四起了。”
徐階這才意識到,這家伙是在給自己下套,頓時,因飲茶而稍緩的心情,一下又變得灰惡起來,遂淡淡答道:“這是書生之言,吃茶與當官畢竟不是一回事。淡泊之味可以喻之于茶,卻不可比之于官。”本來說到這就可以了,但徐階一肚子氣找不到發泄的地方,正好碰到個點炮的,豈能輕饒了他:“就以孟靜你自己的例子來說,當年朝廷設倉場總督,本沒有你的事兒,可嚴嵩父子看你不順眼,找人一本參了上去,說你推諉自私,抗命不遵。遂引起圣怒,下旨將你革職令回籍閑居。這一居就居了五年,你說,此中滋味淡泊得起來么?”
徐階的話夾槍帶棒,掃得趙貞吉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還真沒見過,徐閣老如此刻薄毒舌的一面呢,一時不由呆在那里,不知該說什么號。
見一上來就是火藥味,朱衡連忙打圓場道:“元翁誤會大洲的話了。他說的淡泊,指的是居官自守,常嚼菜根,甘之如飴,這應該是士人的本分。至于涉及到朝政大事時,當然還是要在官言官了。”說著輕嘆一聲道:“元翁不要以為我們有二心了,‘是非曲直,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您是總攝綱紀、開創善治的定策國老,這滿朝文武,除開少數幾個心術不正之徒,還有誰能不擁護?不夸張的說,您的心,就是朝廷之心啊!”
官居一品 第八二一章 白刃不相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