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地師

三百一十四章、驀然回首

更新時間:2011-01-06  作者:徐公子勝治
地師 三百一十四章、驀然回首
本周熱門書籍排行:

正文三百一十四章、驀然回首

當天就在風景區附近找了一家賓館住下,第二天游方繼續陪謝小仙游山,去了是相對偏僻的東溝與西溝一帶,基本上是在野徑中穿行,領略自古以來的靈樞風光。謝小仙的心情好多了,始終笑呵呵的,一路對游方指點講著各處的景觀以及當地傳說。

他們這一天在山里是的路可不短,步行穿過了風景區中大大小小的很多山峰,大多不是一般游客會走到的地方。平常這么亂跑是有危險的,但有游方這位保鏢在,謝小仙倒也不擔心,哪兒好玩往哪兒鉆。

身體不夠棒的話,根本走不下來這段路,但謝小仙卻覺得很輕松,神形俱適,在這崎嶇的山路上步履非常的輕盈,她有些好奇的對游方說:“有你在身邊就是不一樣,這么長、這么險的路,我感覺總有一股力量在扶著我。”

游方做了鬼臉道:“我抱著你走,豈簿是更省事?不過山路還是自己攀登更有意思。”這倒是實話,每到山路崎嶇險峻處,游方總是不動聲Se的以神念悄然護持,這比抱著她走路還要費力,但如此運用神念倒也很舒適愜意,至少沒有那種生死相搏的緊張與兇險。

北方的C魂天來的晚,陽歷三月,香港那邊氣候已經很溫暖了,但鞍山這邊供暖期還沒過呢。山間草木徽紅與枯Huang掩映,正在蟄伏中'等待舒展,眼前的山Se有些蕭索,但元神卻能感應到那萬物期待生發的靈動。

潺嬡,路轉坡坨百折還。松濤漲壑千巖響,花雨浮空滿地斑。”這個時節未見山花爛漫,但樹影婆娑也是斑灑滿地,山風拂過臥萬株古松確如浪濤之聲,風小時如遠處傳來,風大時仿佛有千巖∽0

在J中涼意颼颼,但是挽住游方,謝小仙卻又一點都不覺得冷。偶爾走過有山泉的地方,能看見山中背Yin(左耳旁的Yin)處冰雪未融,而由于泉水沼度高仍從泉眼處往外流淌,卻在不遠的地方結冰層層堆積,依山勢形成小型的冰掛、冰溝、冰梯、冰坡等自然景觀,這是在南方山野中見不到的奇景。

他們沒有走回頭路,從東溝走到西溝,晚上就入住一家溫泉療養院,泡泡溫泉解解乏,第三天繼續到山野中游玩,謝小仙非常開心,游方也感嘆真沒有白來這一趟,或許早就該來了。

他們在千朵蓮花山游興很濃,第四天去了南溝,也是千朵蓮花山的主峰仙人臺所在,相傳是漢代遼陽刺史丁令威成仙化鶴歸來的遺跡,明朝初年峰頂被鑿建成平臺的形狀,上面還刻有棋盤,此處又稱觀音臺,有“五觀”之說一十觀滄海、觀Ri出、觀蓮花、觀松風、觀云飛。

仙人臺三面前是峭壁深崖,唯東面可以攀登,小的時候,謝小仙經常和家人一起爬上去看Ri出,路非常艱險,但走到了仙人臺上極Ri遠眺,心曠神怡之感讓她覺得走這段路大值了!清代一位高僧登臨仙人臺之后曾留詩云一一幾度登臨不到頂,此回到頂畏登山。九州細碎煙塵里,萬里虛無指點間。云在極底幾可踏,天雖至近竟難攀。息報攜手下山去,縱對仙人無好顏。

一位和尚寫出游仙詩來,難免有幾分調侃之意,讓人讀了忍俊不禁,同時也能領略仙人臺風光之美。只是讓人感覺有幾分奇怪,這和尚為什么不談五觀之峰,反而調侃仙人臺之名?

謝小仙此番登山,可沒有古人那么艱險,也比小時候輕松了許多,因為仙人臺是千朵蓮花山的主峰,風景區早就把路修好了。但走到了仙人臺上,這兩天游玩中一直嬉笑不停的謝小仙此刻又是秀眉一蹙,扭臉對游方說:“我們下去吧。”

好不容易爬上來怎么又要回去了?只見現在的仙人臺被人為砌成水泥平臺,巖石下還添了個佛龕,里面供了一尊新搬來的塑像,這塑像雕工與造形真的不是很精致,周邊格欄桿上掛滿了銅鎖,還系著亂七八糟的紅繩,好端端的仙人遺跡,變成了煙熏火燎的地方。

游方笑了,將她摟在身邊道:“登上了主峰,怎可不賞盡風光而還?我們看我們的風景便是!”

謝小仙舒展眉心微微點了點頭:“也罷,世間萬相皆入眼,總有你所愿見與不愿見,否則佛祖也不會有苦諦之說。所經歷的風光美景「才更顯珍貴!”

他們倆就這么靜靜的站在仙人臺上遠眺,拂去身邊煙熏火燎的溥煩,望千品蓮華千姿百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古樹掛壁如瀉煙莽,怪石嶙峋相映成趣。這時游方微微動了動,謝小仙似有感應,回頭看了他一眼,卻突然發現周圍的景物已經在無聲無息中改變,仙人臺還是仙人臺,但已變成她從小熟悉的那座山峰。

再轉身向四面望去,只見有蒼松翠樹吐綠,山花含苞欲放,竟呈綆紛之Se。這是游方以神念展開的畫卷,畫卷中就是眼前的千朵蓮花山,卻同時運轉了心盤,就是謝小仙此番旅游所欲回味的心境演化成的風景。將千朵蓮花山攜入胸襟畫卷中展開,卻同時在畫卷中運轉真真切切的心盤,聽起來“原理”似乎并不復雜,但以前游方是不可能辦到的,今天也不是刻意為之,就是心念忽然一動,謝小仙在想什么他很明白,于是畫卷與風景虛實相合,很自然的運轉心盤而展現。謝小仙靠在他的胸前,聲音有些呢喃:“小游子,你又在搗鬼!”游方桌聲道:“怎么,你不喜歡嗎?”

謝小仙的笑容有些腰朧:“喜歡,當然喜歡了,這才是那第一千品蓮花!”然后兩人再也沒說話,在仙人臺上站了很久。

當兩人回去時,剛剛走下第一階臺階,游方的身形突然晃了晃,謝小仙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他很關切的問道:“你怎么了?”游方的聲音略帶疲倦:“感覺有些累了,你扶著我點。”

謝小仙一笑:“你也終于有累的時候,那就老老實實的走路,讓我攙著!”

剛才一番試法,境界之玄妙前所未有,但無聲無息間神氣消耗之劇烈,連游方自己也沒想到。這不是簡單的心盤術,也不完全是畫卷中的攜景術或尋巒訣,游方曾在松鶴谷感應過那古老的建木儀式「也在香山南麓見到劉黎運轉奇異的心盤與向左狐斗法,那是喚醒山川萬物之生動靈Xing,游方竟然也做到了,雖是無意中閃現,但他已經觸J8_門徑。

回去的路上沒有再穿行野徑,老老實實就是風景區修好的路,千朵蓮花山的地氣滋養確實不凡,半個小時之后游方邁步間緩過勁了,走的已經很穩了,但謝小仙仍然伸出雙臂緊緊抱著他的一條胳膊,兩人依在一起走。

游方莫明有點走神,他又想起了好幾年前,在中關村沿街賣碟的時候,被菜鳥警花謝小仙銬進派出所,還挨了一頓批評教育的場景,不禁嘴角徼翹浮出淡淡的笑意。

走著走著,前方是香巖寺,望見遠近山坡層次分明,在群峰環抱中一點也不覺得地氣促狹,反而在不大的空間內呈現出深遠開闊之感。這個地方的風水好啊,是千朵蓮花山地氣靈樞之一。遠遠就看見了寺廟單枸拱山勢屋脊,飾以彩Se浮石雕刻,非常精湛與逼真。

然而謝小仙又把小嘴撅起來了,微皺眉頭說了一句:“感覺有些Yin(左耳旁的Yin)森啊。”

可不是嗎,香巖寺本是個好地方,若居此修行風水極佳,游玩駐足感覺也是相當不錯,可如今寺廟的陡壁下新砌了一面女墻,里面密密麻麻放滿了骨灰盒,一陣風吹過,樹蔭下確實能感覺到那雜亂的Yin(左耳旁的Yin)氣。

從女墻下走過,謝小仙的胳膊摟的更緊了,小聲說道:“我小時候在這里住過,寺內有古代高僧的靈骨塔,雖也是墓葬但只覺莊嚴不覺森然,現在……我們還是不進去了吧。”

游方無可奈何的笑了笑:“這里怎么鈹訃的,當成收費公墓了?”小仙啊,我們認識很久了,我曾經總是想躲著你,覺得誤會大多又太深,但是今天一番旅游,突然覺得我們其實很投緣,你對運世間萬物的觀感,無意中與我如此切合。”

謝小仙低著頭嗯了一聲道:“是嗎?還真是的!世上有的人是貌合神離,而有人是貌離神合,就像我們倆”

游方輕輕在她腰間摸了一把道:“我們是貌離神合嗎?我看是貌合杜也合,這么站在一起不是很般配嗎?”

謝小仙捉住他的手,掐了一下手背,哼了一聲似是質問道:“你和誰站在一起不般配?”

小游子立刻岔開話題:“能看出來,你今天的心境平和多了,還記得第一天到千山,我們去龍泉寺,你為了斷流的龍泉水長吁短嘆了好一陣子。”謝小仙:“你這個帶人恨的,這幾天倒也很會哄人開心!”

謝小仙小時候不僅在南溝的香巖寺住過,也在北溝的龍泉寺住過。龍泉寺是千朵蓮花山五大禪林中現存最大的佛寺,始建于唐代,寺后有清泉一處千年來流水潺潺,清冽甘美,沏茶品茗悠然有風致。但是近年來千朵蓮花山外圍有很多山峰被側斬甚至被掏空,地脈受損有很多泉水斷流,那龍泉水也幾乎絕跡了。

那天他們從五佛頂回來,經無量觀路過龍泉寺,謝小仙特意去看龍泉水,結果卻發現泉眼幾來已斷流,當時就莫名覺得特別傷心,好半天悶悶不樂。游方哄了很久,回到酒店之后給她表演茶道親手沖茶品茗,她這才露出笑容。

而今天路過香巖寺,好好的風水寺院莫名染上雜亂Yin(左耳旁的Yin)森,她雖然嘆息感慨,但心態已經平和多了,沒有讓自己無謂的多煩惱,走過去之后就和游方開起了玩笑,初入千朵蓮花山時紊亂不寧的心緒已經平復。

兩人在山路上緩緩而行,走的很慢,又聊起了這幾天所見的景觀,謝小仙終究還是有點不痛快,靠在游方的肩膀上問了一句:“若千山有靈,它會有與我一樣的感覺嗎?”“哼,當然有,我大前天看見那尊菩薩J”就覺得山在笑。不是錯覺,是真真切切看見那山在朝著人們笑。”說到這里游方的話突然頓住了,停下腳步攔著謝小仙黯然回首望去,神念修行次第中萬物生動”之境,當他踏遍千山之時竟悄然而成。“游方,你在看什么?”謝小仙在他胸前問了一句,他神Se如此凝重,她也不再習慣Xing的叫他小游子。

“在看走過的路,當真萬物生動啊!”走吧,我們下山,晚上請你吃好吃的。”游方心中感慨萬千,卻神Se如常的轉身,摟著謝小仙繼續從容而行。回想起此番突破門徑的機緣,竟是一路上受到絲毫不懂秘法的謝小仙點撥,當真玄之又玄。

然而前走沒幾步,突然聽見身后有個清清朗朗的聲音說道:“千山有靈是否會覺得痛?菩薩有知是否會覺得苦?你我之嘆息正如佛之嘆息,但觀山似笑,以空相觀照苦諦,苦何嘗是苦?佛菩薩多情,此為深愛大愛,所以才有普庋眾生的誓愿。”

兩人聞言一回頭,看見一個和尚從山路上走來,步履穩健不急不緩,但游方卻暗嘆此人好快的身法。剛才他回身時還沒看見他,應該是剛從香巖寺大門里走出來的,幾步就到了近前這才放緩了身法,特意說出這番話打招呼,應該是聽見了兩人走過香巖寺時的談話。

這是一位年輕的僧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歲,錚青的頭皮沒有戒疤,胸前掛著一串新月菩提念珠,被把摩的已經相當光潤。他身上穿的僧衣倒是挺干凈,顏Se灰不溜丟發青發白,卻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可真夠艱苦樸素的!

風景區的大廟里,見到這身打扮的和尚也是相當令人意外,如今經濟發展了,旅游業也被帶動了,寺廟里的香火錢也水漲舴高了,人們心里的想法多了,燒香的拜佛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很多和尚們都富裕起來了,就算不富裕的,也不必穿成這樣啊?看上去怪可憐的。

東北陽歷三月的天氣,尤其是在這山中,還是非常冷的,這和尚的衣著看上去很單薄,卻神態自若身形舒展。一般人看見他的感覺是很奇妙的,假如自己并不冷,不會覺得很刺眼,但如果感覺到很冷,看見這個和尚穿的這么單薄會覺得身上更冷,忍不住同情心泛濫,上前捐點香火成啥的。

這和尚走路時左手托缽,是三個套在一起的銅缽,這大冷天不戴手套,空手托著金屬器物,看著也是挺凍人的。但是游方卻笑了,與此同時僧人站定腳步立單掌行禮道:“施主,我們又見面了!”

原來是老熟人了,聽聲音游方就能想起來,就是當初被斷頭催請到鴻彬工業園作法的三位“高人”之一,來自遼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和尚,一位持戒精嚴的苦行僧。

游方也松開謝小仙抱拳還禮道:“原來是欣清大師啊!您怎么會出現的香巖寺,跳槽了嗎?”雖然以前沒打過太多交道,但見面說話卻自然而然,就像認識多年的老朋友。

欣清答道:“施主好游山河,我也行游山川之中,這幾Ri在香巖寺行腳掛單,卻恰好聽聞故人之聲,言及萬物生動之悟,故此現身一見。上次見面未及多言,今Ri方知施主原來是一位道士。”

游方一晃腦袋:“道士?不是不是,我有親戚和朋友是道士,道姑也有呢,但我沒出家,也沒出家的打算,和女朋友出來旅游呢,你怎么見面一開口把我往這條路上拐?”

欣清也笑了:“太上當年亦未高簪束發,聽施主談萬物生動之意境,當為道家中人。山如菩薩、菩薩如山,觀山不語而笑,山若有靈、山若有情。貧僧聞言頗有感觸,道家的倩和佛家的付,相異卻相似:一則此生情懷莫失,堅守駐世,一世緣矣;一則卻是生生大愛,全是愛,輪回無盡。”

這和尚說話有點繞,假如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的人,恐怕會以為天太冷衣服穿的大少,凍得他說胡話了。

謝小仙畢竟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聽的倒是明白,扯了扯游方的袖子問道:“游方,這位大師是……?”

游方笑著解釋道:“這位是遼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大師,年紀輕輕佛法修為了得啊,我以前看風水的時候認識的,你應該知道,和尚也替人看風水,只是不托風水之名。”然后又朝欣清道:“大師,怎么一見面,我覺得你話中有話呢?”

欣清微微一笑,看著游方道:“游施主,當初我見過你一面,雖只是一瞥,但覺你桃花纏身、酒氣入體,頗有些煩惱業障。今Ri再見仿佛相似又與當Ri有不同,別有一番籍落風流啊。”他倒是很機靈,聽見謝小仙對游方的稱呼,沒有叫“梅施主”而是叫“游施主”。

游方:“哦,原來大師不僅會看風水,還會給人看相?眼力真是不錯,多謝提醒了!但一世無情懷所寄,何必有今生來過?此生未得籍蘊,談何世世輪回?”大師特意從寺中趕出來,不是為了給我看面相的吧?”

本周強烈推薦:地師 三百一十四章、驀然回首

上一章  |  地師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