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陌上行

第十一章(113)東倭國是(十六)

更新時間:2019-01-25  作者:習慣嘔吐
陌上行 第十一章(113)東倭國是(十六)
送走谷實和清河郡王他們,商成就回了家。他喝了不少酒,又頂著初夏晌后的驕陽下騎馬來回走了小十里的路,rì頭曬酒勁蒸,內外交征出了一身的汗,醺醺的醉意便消褪了不少。

到家以后,他的兩個女人,桑秀和真奴,已經幫他預備好了熱水。他美美地洗了個熱水澡,換一身干凈衣服,踢趿著一雙懶口布鞋,手里拿著一卷《孫子兵法》,走到堂屋前的滴水檐下。

庭院里很安靜。太陽已經向西,院子里嶙峋的假山被映照出長長的影子,一直拖到房檐下。假山下的一畦花圃,綠盈盈的草毯到處點綴著五顏六色的小花。那只不知道真奴從哪里揀回來的小花貓,眼下正鼓著滾圓的肚皮,四腳朝天地躺在草叢里,愜意地打著呼嚕。幾只麻雀在假山石蹦來跳去,不時地嘰喳兩聲,似乎是在討論小花貓能不能答應它們下去找食的問題……

他和往常歇晌時一樣,帶著一絲滿足的微笑,坐到滴水檐下的竹躺椅。

躺椅邊的小案已經擺了一壺鮮茶湯,滾水的白汽從壺嘴里地裊裊地升起來,拉出一條直線,漸漸地消逝在空氣里。在裝茶水的銅壺旁邊,擺著一個青底玉紋的瓷盞,雜亂無章的淺白色斑點爬滿了青灰色的盞壁。他坐下來,先不忙看,先給自己倒了盞茶湯。清亮的茶湯從壺嘴傾瀉到瓷盞里,盞里立刻熱汽蒸騰;等茶水將近盞的三分之二的位置,他停下了壺,繞有興趣地等待著那個奇妙萬端變幻無方的時刻……盞里的茶湯漸漸平靜下來,水面浮著一層白霧。他輕輕地吁了口氣,聚集在一起的霧汽一下就散開了,就在這一剎那,那些原本看去似乎是瓷盞瑕疵的玉色條紋,驟然間便聚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只仿佛正在清溟中振翅翱翔的燕雀,隨著汽霧的盤旋彌散,它的影姿也隨著變化,忽爾展翅忽而剪尾,目瞪喙張,宛似正在不絕地啼鳴……可惜的是,他這口氣吹得稍微大了一點,茶湯的霧汽只聚合了兩三次就變淡了,那只寄伏在盞中的燕雀也重新散成了紛亂的紋路。

商成惋惜地搖了下頭。這是他搬來莊時,別人送他的禮物。從第一次見識到它的神奇之處,他就徹底地喜歡了。這個名叫“青鳥”的茶盞真的是不可思議。他發現,那只燕雀并不是每回盛茶湯都一定會出現。首先,倒進盞里的必須是滾水,但又不能是真正的滾水,必須是滾了的水再稍微晾涼一刻,然后才有可能會“喚醒”它;是的,只是有可能而已,因為它不是每天都會出現,每出現一回,再看見它就需要間隔一兩天;至于間隔的時間長短,這要看當時的天氣,天氣涼爽就是十數個時辰,天氣熱就需要一天多兩天。有時候,他看見這個在瓷盞里活靈活現的精靈,忍不住就會想,把他的,這小東西竟然也知道冷熱不成!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玩笑話。但每當看見這個瓷盞時,他就禁不住對那些燒出這樣物事的人無比地敬佩:一個小小的器物就有如此非凡的變化,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在他喝水看的時候,丫鬟胭脂端著一個小木盤輕手輕腳地走過來。她給他拿來了剝好的南瓜籽和核桃仁,分別裝在一個小盤子里。

商成沒有注意到她,但他嗅到了她衣裳熏過的茉莉香味。自從那天他隨口夸了真奴兩句,說自己最喜歡茉莉的花香氣之后,于是這些天里,他出來進去地到處都能聞到茉莉的花香。

等胭脂把盤子擺好,他偏著臉向她胡亂點了下頭,咕噥了一句:“謝謝。”

胭脂沒說話。但她也沒走。她兩只手抓著小木盤,低著頭不吭聲。

商成當然知道她心頭想著的是什么。在燕山的時候,胭脂就經常幫著月兒和盼兒給他做飯食。知道他喜歡吃點辣味道,她每天都要給他搗蒜蓉;惟怕他不小心吃了生蒜引得眼疾發作,每頓飯前搗好蒜蓉之后,她都會仔細地用細紗布裹著蒜蓉把蒜汁擠出來,專門用個小碟給盛好,等他吃的時候好用。不管是蒜蓉還是蒜汁,都是不能久放的東西,剝去蒜皮和空氣稍微接觸一些時間,就會有一股死蒜氣,所以胭脂每天要給他預備三頓的蒜汁。早前在燕山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要忙碌到半夜,很多時候深更半夜還在招呼灶房弄點夜宵填肚皮。可無論是三更天還是拂曉凌晨,每當他吃消夜的時候,總會有一碟子蒜汁放在他面前。兩年時光,風吹雨打也好,朔風飄雪也罷,只要他在家里吃飯,這一碟蒜汁就一定會放在桌……

商成抿著嘴唇,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心思也完全沒辦法再回到本里。在過去的兩年里,胭脂天天都是起早貪黑地為他搗蒜蓉擠蒜汁,單就是這份心意,也足以讓他感動。可感動不是感情。他在女人這方面沒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更沒有吃著碗里還盯著鍋里的意思,家里另外四個女娃就夠他頭疼了。縣伯的爵位只能有五個妻媵的封誥,真奴和桑秀一人一個,現在還剩三個,四個女娃怎么分?偏生這事還不能教她們自己去石頭剪子布。他讓誰沒有名分都不好,是?這頭四個葫蘆都沒按下去,又冒出一個叫“胭脂”的瓢……

真他娘的頭疼事!

他咂著嘴,假裝專心地看。他突然有個想法:你說,月兒她們前頭把胭脂指給他做貼身的丫鬟,還有桑秀和真奴現在都窩在屋子里不出來,會不會都是在刻意地給胭脂制造機會呢?她們肯定都是知曉胭脂的心思的,桑秀和真奴更沒把她當作丫鬟看待,難道她們就不怕誥命的機會越來越少?

胭脂依舊低著頭不說話。但她還是不走。

桑秀和真奴還是沒有出來,也不知道在屋里做什么。商成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只好指了指小案邊的矮凳,意思是讓胭脂坐下說話。他覺得,自己應該和她拉一回話。畢竟他商燕山如今名聲在外,嘴唇連天下嘴唇接地,三寸不爛舌能說得天花亂墜,編個玻璃就教工部不顧一切地跳坑里,扯個胡話就讓朝廷大軍飄洋過海,憑這樣的本事,肯定三言兩語便能把小女娃說得回心轉意!

胭脂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下來。

商成也沒什么話好說,就隨便地拉家常,問胭脂道:“到京之后,你去看過你爹媽那邊沒有?”他隱約記得聽月兒還是盼兒說過,家里現在的幾個大丫鬟,都是燕山衛牧陸寄的兩位夫人從娘家帶出來的;陸夫人的娘家就在京城,因此他猜想胭脂的父母應該也在京左近的什么地方。

胭脂小聲說:“正月里就回家看過了……”

商成點了點頭,正想打聽一下胭脂家里還有什么人,順著這個話題再給她講一番家人團圓和和美美的大道理,等說得胭脂心酸掉淚,就順勢把身契什么的還給她,再送她一筆錢糧,讓她回家去伺候爹娘老子,回頭找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從此過幸福美滿的小rì子……又聽胭脂說:“我和他們說了,我現在過得很好……”

商成只好把打好的腹稿都咽回去,重新挑個話題:“你有空的時候,應該多回家陪陪他們。”

胭脂低著頭說:“我記得了。”

商成咧了下嘴,徹底沒話說了,只好捧起《孫子兵法》繼續學習。

堂屋的門扇后傳來一聲壓低了的笑聲。商成頭也沒回,就知道這肯定是真奴趴在門扇后面偷聽;她聽到自己郎君一句接一句地給自己刨了坑再向下跳,終于沒能忍住笑。

門扇后不止是真奴,桑秀也在。被郎君借題發揮呵斥了兩句,她跟在真奴身后一道走過來,一邊走還一邊低著頭笑。聽著商成和胭脂說話,她心頭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去年六月的那個晌后,在燕州教坊的門外,他和自己也是這樣說話的,左一句右一句地,似乎就是眼前這般光景。也就是那一天,她和真奴都如愿以償地進了他的家門……

真奴走到竹椅前,就半跪半蹲在商成的腳邊,舉著一塊布說:“郎君,你見過這樣的布沒有?”

商成早就看見了她手里的那塊料子。這東西極軟,順著真奴的手掌手腕就滑溜下來,顏色紫紅近乎烏黑,表面就象涂過蠟一般富有光澤,就象波浪一樣隨著她的手腕翻動而分散聚合;布料面有些毛絨細密濃簇,有些毛絨便比較疏落松散,散密相間中紋圈互為襯托,隱然就是半幅牡丹圖。他伸手摸了一下,又軟又滑又暖和還極有彈性,肯定不是棉布,也不是綢緞絲絹,思忖之間立刻便想起來這究竟是什么。他忍不住吸了口涼氣,驚訝地問道:“這是天鵝絨?”

真奴顯然不知道這種料子還有別名,但她還是夸贊說:“郎君真是好才氣,起的這個名字可比‘漳絨’響亮!”

“哪來的?”商成好奇地問。

“晌午前,南陽公主讓人送來了兩匹,說是立夏節的禮。她的使女說,這是今年漳州地方進的貢品,南陽公主也只蒙娘娘賞賜了三匹,結果就送了兩匹給咱們。”

一聽說是南陽送的,商成登時不說話了。他知道,南陽自打猜到他就是寫《六三貼》的攸缺先生,便對他禮敬有加,完全是把他當成出世的隱士高人對待。在人前還好點,要是沒人在跟前,一舉一動都是執的弟子禮,開口先生閉口老師,鬧得他都有點怕這個公主了。前頭他剛剛搬來時,南陽一出手就是大禮,象眼前的瓷盞“青鳥”,就是她送的。別看茶盞只有這么丁點大,市價超過六千緡,連同前頭送他的那匹阿拉伯馬以及幾幅字畫還有別的幾樣貴重禮物,總值四萬緡出頭。他還聽說,就為置辦這些禮物,她還變賣了一個莊子,換來的錢幾乎都變成各種物事,全送到他這里了……

他問真奴:“咱們回禮給人家沒有?”

“月兒姐姐回了禮的。”真奴說。她和桑秀都比月兒大著月份,但依舊稱呼她和二丫為姐姐,這也是對她們的尊重。“才鑄好的四兩官庫金,月兒姐取了二十錠作回禮。”

商成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南陽敬重他,送的全是好馬、名家字畫還有瓷中精品,可他卻回贈別人真金白銀;比較起來,他這個隱士高人可真是俗不可耐,簡直就是欺世盜名!

他們一家三口,再加胭脂,四個人正在議論著天鵝絨的種種好處,又該拿它做成什么樣的衣裳的時候,不知道跑哪里瘋玩去了的小丫鬟篆兒,滿頭熱汗地跑進來說,二丫來了。

陌上行 第十一章(113)東倭國是(十六)

上一章  |  陌上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