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陌上行

第十一章(50)十七叔到京(三)

更新時間:2012-05-29  作者:習慣嘔吐
陌上行 第十一章(50)十七叔到京(三)
陌上行第十一章(50)十七叔到京(三)

書名:

吃飯時,商成把段四也一起叫上,三個人圍著滿滿一桌菜,邊吃邊說話。開始時,他們只是談論過去的一些事情。不過,當大家漸漸都有點了酒之后,話題就不可避免地拉扯到燕山;而論說到燕山,自然就無法回避現任的燕山提督諸序。

商成沒和諸序照過面,更談不上了解,因此就不能對這個人作出什么評價。霍士其說:“我和他也沒打過幾回交道。不過,聽張紹和孫奐他們說,認真比較起來,諸大將軍的本事能耐或許比前頭提督燕山的李慳還要強上幾分。”

商成覺得這是個很公允的評價。諸序與蕭堅嚴固相跟相扶數十載,真要是個庸庸碌碌之輩,怎么可能成為蕭堅系將領里的中堅人物之一?再者,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雖然諸序自身的戰功并不出眾,但誰能說蕭堅嚴固的卓著功勛背后就沒有他的籌謀建議?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幕后英雄”的心胸似乎有點狹窄,在遭遇到懷疑和挫折的時候不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和取信別人,而是采取糟糕的立威手段,結果反而使矛盾更加地激化,鬧得所有的人都看不慣他;同時也把自己徹底地變成一個孤家寡人。這一點已經反映出來,就在十七叔帶來的書信上。前任去職新官接任,有那么兩三人顧念老上司的好,寫封信表達一下思念溝通一下感情,這種事情原本很正常。可象燕山衛這種情況就很反常!新提督到任伊始,無論文武新舊一窩蜂地跑去給老上司寫信,顯然就是諸序上任后的種種做法犯了眾怒,大家不約而同地采取這種方式來變相地向朝廷表達不滿。可以想見,絕不止是自己收到了這種書信,象湯行、張樸他們,肯定也收到不少來自燕山的書信,也一定體會到了燕山文武官員們的一片苦心一一燕山局面來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他一方面替燕山衛的前景感到擔憂,另一方面又對霍士其身上表現出來的明顯變化而感到高興。依十七叔以前的性情,他在諸序那里吃了虧,見了自己的面肯定會大倒苦水,順帶著把諸序貶低得一無是處,而絕不是象現在這樣給予諸序一個客觀中肯的評價。他覺得,在燕山巡察司的別院里呆過一段時間,又經歷了秋季戰役的前前后后,十七叔整個人的氣質、胸襟還有談吐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十七叔處事雖然稱得上是老到,但十多年的胥吏生涯在他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因此他的一舉一動就難免帶著圓滑與世故的痕跡。這兩樣品性本身并不算是缺點,但要是想有一番作為,這就是大忌一一它們會使人不自覺地陷入復雜的人事漩渦里,令人不能堅持,教人失去公允,最終導致既不能嚴肅認真地評價自己,更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別人……

吃罷夜飯,鐘鼓樓早已經敲響二更鑼。商成和霍士其又回到內書房里坐下。商成給他叔換了一盞新茶湯,自己還是喝苦茶水。

霍士其先開口,問他說:“你是不是要在京城里呆很長一段時間?”

商成沉默著點了點頭。他垂下目光,望著手邊的茶水,有些悲傷地說道:“至少要等到南征有個清晰的眉目。或者,一一或者北方四衛鎮的局面迅速惡化。在這之前我都不可能離開京城。我可能要在這里呆上好幾年。”這意味著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大概都會留在這座城市里。

霍士其對軍事上的事情很懵懂,說他一知半解都是奉承話,所以他很驚訝地說:“蕭老將軍打個南詔也要花上幾載光陰?”

“打仗的事情誰都不敢打包票。可能是一年半載,也可能是幾年十幾年。隋唐時傾全國之力征高麗,幾十上百萬人前前后后打了幾十年,結果呢?高麗國現今都還活得鮮龍活虎!”

霍士其咂了下嘴不言聲了。他熟讀的史書只有《三國志》,不怎么清楚隋唐征高麗的事,就不好搭話。不過,他能聽出商成很不看好南征,即使沒有斷言南征一定會遭遇失敗,但也預料戰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然就不會拿隋唐征高麗來比喻南征了。他默了一會,又說:“我前天在相州歇腳時,聽說郭表取得了什么窮山大捷,還拉回什么元帳白馬。這是怎么回事?”

說起郭表的窮山大捷,商成的臉上露出些笑容。他樂呵呵地說:“什么窮山大捷哦,多半是郭表在堆砌辭藻夸耀功勞。窮山是草原腹地,又是突竭茨祖庭所在,他踏破窮山,在軍事上沒什么意義,不過在政治上就很有點說頭了。突竭茨人連自己的祖庭都保不住,還被郭表掠奪走那么多有紀念價值的東西,這證明突竭茨人就是只紙老虎一一看著挺能嚇唬人,可拿手指頭輕輕一捅就得現出原形。”他被自己形象的比喻逗樂了,仰起頭呵呵地笑起來。

霍士其也跟著笑起來。他問:“郭表回來了,肯定會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依你看,接下來朝廷會怎么安置他?”

商成搖了搖頭說:“暫時還沒聽說什么消息。”又說,“現在談論這事還早,至少要等到天子壽誕之后才會提上宰相們的日程。不過,郭表的封爵肯定不可能比仲山低,勛銜也會再進一大截一一最少也是柱國,上柱國也有可能。”

“他還能回燕山去坐鎮不?”

“不可能!”商成篤定地說。不管是從維護朝廷威信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維持燕山局面的角度來說,朝廷都不可能再把郭表在安排到燕山任職。也許會讓他在澧源大營擔任一個要職,也許會在除燕山之外的三個衛鎮里給他騰挪調整出一個位置;當然,最大的可能是把他調去嘉州參加南征。

霍士其點了點頭。他覺得,郭表自己大概也很想參加南征吧,這樣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功勛和更高的聲望,以后才有機會做更多的事。他把自己的這個看法告訴了商成。

“很有可能。”商成很簡潔地說道。然后他就沒有再說話,而是看著霍士其,等著他的下文。

可霍士其仿佛沒看見他專注的眼神,說完話就端起盞一口一口地呷茶湯,似乎剛才那句話只是他有感而發,根本沒有夾雜著其他的任何涵義。

看著他神情自若地端著盞喝水,商成心頭忍不住就掠過一句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看來十七叔不僅把《三國志》讀得爛熟于胸,還在按著讀書心得在努力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做到這一點,真的是很不容易!畢竟很多人的讀書止不過是在看書,一般不情愿花時間去思考書里面講述的道理。再考慮到十七叔的歲數和經歷,這就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帶著一些敬佩問道:“叔,您是不是有了什么新打算?如果可以的話,您能不能和我說一說。”

“我想辭去軍中的職務。”霍士其說。

“您為什么要辭了軍職?”商成奇怪地問他,“在軍中不也一樣能做事么?”

“不一樣的。”霍士其搖了搖頭,說,“自家人知自家事,我清楚自己的毛病。你看,自打轉了軍職,我的大過小錯就沒斷過,根本耐不住軍旅間的規矩……”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他對軍事一竅不通,掛著將軍銜也沒法做個參謀提個建議,參加個軍事會議就只能象樽木雕泥塑一般坐著,什么話都插不上嘴;更別提什么親自帶兵打仗的事了。過去一年,他也看了不少的兵書,可他把整本整本的書都能背下來,開會時依舊說不出子丑寅卯一一他根本沒辦法把書本與軍務結合到一起!唉,看來他在軍事上真的是毫無天分。可是,他今年還不到四十歲,還在年富力強的好時候,看著別人文的武的都在施展拳腳,自己卻不得不在營帳里守著一堆帳冊簿子煎熬歲月,這對他也是一種折磨啊……

商成張著嘴,驚訝地聽霍士其把話說完。啊呀,要不是十七叔自己說出來,他還從來都沒有注意到竟有這樣的事!他很愧疚,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歉意,就問他:“那你辭了軍職以后,有什么打算?”

“還是工部燕渤司的老沈給我出的主意。”霍士其說。他的臉皮突然有點泛紅,停頓一下才繼續說道,“你大約知道了,從今年開始,工部就要開始在各路州縣大力推廣新農具和新作法……”

商成點了點頭,神情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霍士其沒有注意到他的臉色變化,繼續說下去:“……還要在各地興修水利。我畢竟頂著個精通農事的名頭,辭了軍職后,完全可以在工部謀個職司。”他又停頓下來,似乎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措辭。燕山衛那些推廣了新農具和新作法的地方,今年秋后就開始有人照著土地公公的神祠模樣在田間地頭立起火星公公的神祠,而火星公公指的就是他一一他讓勤勞的人們每年能多收一半成的糧食,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他的感激。可他每每看見田壟上與土地祠并列的霍星祠,就羞愧無地自容……他一連咽著好幾口唾沫,才勉強張開了嘴,說,“一一我想干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商成緊鎖著眉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說話。他端著茶盞,一口一口地吞著苦茶水。這茶水是他在京城里的茶葉鋪里買的生茶熬煮的,因為少了好幾道工序,所以葉子的苦味很重,還有些澀口。只有把茶水全都吞下去以后,舌頭下面才能慢慢地感覺出茶葉的清香。但不管怎么說,苦茶水總比茶湯更好喝。加了姜絲蔥沫以及亂七八糟各種調味品的茶湯,那還能算是茶么?

遠處傳來三聲鑼響。三更到了。庭院里有人走動,隨即就是侍衛換崗交接的短促口令。房頂上唏唏唆唆的聲音從這頭一下躥到那頭,似乎有什么東西在瓦片上飛快地跑過去,緊接著就是“喵嗚”的一聲很有氣勢的貓叫,沒能逃脫災難的老鼠吱吱地哀鳴兩聲,隨即就又恢復了安靜……

他放下空了的瓷盞,拎起茶水壺添滿,隨手又給霍士其的盞里也續上。看見盞底的姜絲蔥花都被水流激得翻滾浮沉,他才反應過來。看霍士其無所謂地端起盞就喝,便笑了一下說:“叔,您打算進工部做事,這事有把握么?”

“有六七分把握。”霍士其說。“我不是進士出身,辭軍職轉文官的話要降階,即便有人幫忙說話也至多是正七品或者從六品。再參照封爵的品秩,興許能到正六品。一一但這個品秩在六部里很尷尬,高不成低不就,比郎中低比司曹高,就只能做副手。所以我才掛念著把封爵提上去,看能不能借開國伯的爵勢在工部里謀個郎中。另外,我身邊帶著老沈幫忙寫給工部翟尚書的信,也有陸寄寫給湯相國的信,還有州學溫教諭寫給他老師的信一一他登科時的座師現在是禮部尚書……”

商成不知道該說點什么。有個很關鍵的事情,十七叔提都沒有提。不僅不提,他還不停地說他都做了哪些準備,一件件一樁樁地訴說自己為謀個從五品郎中的優勢……他怎么就不說他的劣勢呢?他難道不知道,他不是進士出身,即便這一回做上工部郎中,以后也不可能再有升遷了?而且,以后只要有大的人事調整,他肯定會被第一個挑出來進行審定評議,哪怕他把事情做得再好,也有很大的可能會離職。沒辦法,誰讓他的“文憑”不過硬呢?

他思索了半天,問道:“叔,您能不能換個衙門去做事?比如,去兵部呢?”為了讓霍士其改變主意,他還分析出一大堆的好處,比如霍士其早年在屹縣衙門就在兵科做事,熟悉這個行當;兵部在六部里的地位遠比工部為高;另外,最近幾年朝廷可能都會對外用兵,兵部里的升遷機會也比其他衙門多;而且自己也能在兵部里幫霍士其說點話。最關鍵的是,兵部與其他的大衙門不同,因為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做反面教材,所以這里不是很講究“文憑”;因此,霍士其的舉人身份就不會成為別人針對他的借口。

他的一番好意卻被霍士其拒絕了。霍士其實事求是地說:“要是去兵部做事,我何必辭去軍職呢?何況在兵部做事和在燕山做事有什么區別?我還不是一樣要面對帳冊簿子。我就想干點我能做的實在事情。你知道,我是一個蒙混出來的舉人,實際上就是個秀才的本事,除了衙門里的文書往來之外,我還能干什么?我只能去教人使用新農具新作法,另外就是在農田水利上還能說點話。”他自嘲地笑了笑。“好在在燕山時和陸寄周翔他們的交道打得多,現在也能假作個農田水利上的行家。”

十七叔的態度很堅決,商成也不好再說什么。但他滿肚皮的話一時根本不知道從哪里說起,只好再端起盞喝水。

霍士其看他擰緊眉頭不停地喝著苦茶水,就是不贊同自己進工部的事,也覺得有點詫異。他忽然想起來,夜飯前商成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話要對自己說。難道說這兩件事之間還有聯系不成?于是他就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進工部的事情不妥當?”

“是。”商成直截了當地說。

“為什么?”

“……工部準備搞的事情一一就是推廣新農具和新作法的事一一很麻煩,說不定要出很大的紕漏,會連累很多人的。也許還會死人。死很多人。”商成很嚴肅地說。

霍士其被他的話嚇了一大跳。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推廣新農具和新作法能和死人的事情扯到一起。但他相信商成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更不是想通過這種說法阻止他辭去軍職。他對商成的信任是無條件的!既然商成說這事要出大紕漏,要死人,那就肯定會死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問商成。

“您聽說過商鞅變法么?”

霍士其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聽說過商鞅變法的事,但那是在燕州的茶園里聽桑愛愛的大書。他只能說是知道有過這么一件事,然后秦國就變成戰國七雄里最強的一個國家。但他并不知道商鞅變法具體是個什么樣的過程。

他不知道也沒關系。商成的書房里就有《史記》,可以翻出《商君列傳》來邊讀邊給他作講解。

就這樣,商成從商鞅變法開始給他上課,從商鞅講到吳起,再講到王莽。然后從變法說到當前張樸他們面臨的局面,東元帝和宰相們的皇權相權之爭,再到太子的病和成都王與濟南王的儲君之爭……

他們倆把話一直拉到第二天天光大亮的時候。商成早就說得嘴皮子發干喉嚨發澀,疲倦得眼皮子直打架。可霍士其卻是精神熠熠。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識到如此宏偉壯觀的歷史長卷,也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去俯視整個大趙,商成的話讓他胸中波瀾起伏。當他推開正堂的門迎向朝陽時,溫暖的金霞披撒在他的臉膛上,一股從未有過的豪情壯志在他心頭油然生起:

一一與《商君列傳》比較起來,開國伯算得了什么?工部郎中又能算什么?

他隨即又覺得有點喪氣。他連開國伯都不是,又該怎么做?

他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地想一想,仔細地想一想,認真地想一想……

(:)

  

  

(:→)

");

elseif(nrandoms.ad0randoms.ad1&&nrandoms.ad0randoms.ad1randoms.ad2&&nrandoms.ad0randoms.ad1randoms.ad2randoms.ad3&&n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后閱讀更新連載陌上行 第十一章(50)十七叔到京(三)

上一章  |  陌上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