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陌上行

第十章(60)枋州八月(中續)

更新時間:2012-02-01  作者:習慣嘔吐
陌上行 第十章(60)枋州八月(中續)
行間距:

陌上行

朝廷的任命文書送達枋州的當天晌后,驛站送來上個月下旬上京最新刊印的邸報和朝報。

細心的人立刻就在邸報上“天子起居”與“朝庭進奏”之后的“官員升遷”中,看見這樣一條消息:

一一“屹縣商公諱成使定提督燕山七月丙子”。

不少人都覺得心頭象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真是不容易呀!在二十個月之后,朝廷終于下決心要重用商子達了;京師里的袞袞諸公總算做了一件好事!一些還在心里感慨,屹縣商家的先人們也不知是做了什么樣的大善德,居然使商子達能有如此令人目眩的成就;這個人在三年不到的時間里騰越躍遷,從一介匹夫直至總領百萬黎民數萬將士的衛鎮提督,如此勢頭,自太祖定鼎以來,遍數朝野內外,還有誰能比他更快?也有極少數人捧著邸報把這條消息看了再看,仔細地琢磨這事和朝廷上的風向變化有沒有什么聯系。畢竟今年的邸報上連篇累牘都是談南征,右相張樸更是南進派的旗手,商瞎子卻不管不顧地在北邊和突竭茨人連番惡斗,末了不僅不吃朝廷的訓斥,還進了提督,這是不是在暗示著什么?是朝廷的目標依舊是在北邊,還是張樸與南進派在朝堂已經露出頹勢的苗頭?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晉升,也不管別人是怎么思考這件事,作為當事人的商成,卻怎么看不出有多么高興。雖然他帶著笑容接受了大家的祝賀,又陪著來看望的左軍司馬督尉還有州府衙門的屈知府他們說了半天話,但誰都可以看出他是在敷衍。人們很快就自以為是地替他找出理由:肯定是病疼的折磨使他的心情無法舒暢起來……

最后一撥來探望的客人離開時,太陽已經西斜。他也很疲憊,但卻靜不下心來休息。喝下一大碗苦湯藥之后,他就背著手穿過跨院,到一墻之隔的南校場后面去散步。

南校場是枋州駐軍的一處駐地。雖然枋州與北方各地的州縣一樣,重點防御方向都是向北,但南校場的規模并不比城北的北校場小,營房、伙房、操場、馬廄、糧庫、軍械被服庫等也是一樣不落,完全是按照旅一級的編制修建的軍營。平時這里駐著兩個營,連同駐在北校場的三個營一道,都屬于左軍乙旅的建制。不過,由于眼下左軍大部分兵力被抽調去了燕中,其余各部又被分派到各處寨堡加強防衛,所以軍營中只駐著兩個哨。早前西門勝曾經提議,把那個由邊軍改編的旅就放在這里;但商成沒有同意。他理解西門勝的想法,西門克之是在懷疑這些邊軍的戰斗力。但他以為,這支隊伍是由邊軍中的精銳改編而成,戰斗力再差也不可能差不去哪里。同戰斗力的問題相比較,他更擔心的是新旅的紀律。邊兵的兵員復雜,有燕山本地的百姓,也有中原失地的農民,也有犯錯受罰的衛軍士卒,但更多的卻是因罪被流放到此的犯人;這其中不乏桀驁不馴的亡命徒。在邊塞駐軍時有嚴酷的軍法約束,這些人一般不敢如何搗亂,危急時提刀上陣殺敵博命也沒什么問題,可一旦在城內駐守,就難免有違禁擾民的事情。在他的建議下,這支新旅被布置到嵐口南邊的一個大寨里,作為嵐口駐軍的預備隊。

在軍營的操場南邊,有一個小土丘,可能是當初修建營地平整土地挖出的土渣沒地方倒,就都堆在這里,久而久之就形成這個土丘。因為指揮衙門又在校場旁邊新立起一座驛館,所以就把驛館和校場之間打通一道角門,還在丘上修了個草亭,把這里變成一個乘閑休憩的地方。丘上還種著幾棵棗樹。然而,令人煞怪的是,八月正是棗子即將成熟的季節,別處的棗樹都是紅燦燦一片的大果子,這幾棵樹上卻連青果子也尋不到一枚。可望望不遠處一排排整齊布列的營房,看看一隊隊訓練的兵士,聽聽操場上此起彼伏的號令,這煞怪的事也就不奇怪了;有這些兵在旁邊望著,樹上的棗要是能有熟透的時候,那才真正是樁咄咄怪事一一怕是樹上的棗才泛青,就被人摘得一干二凈了……

走到草亭,商成便不再走了。他在亭上的石鼓凳坐下,看著下面操場上的兵士們訓練。

因為這里的駐軍少,又不是全軍合操,所以在操場上的只有三隊人百多的兵,僅僅占了偌大場地的小小一角。這些兵以什為單位,有的在練隊列,整齊一排踩著小軍官有節奏的號令縱橫來去起止;有的在練刀槍,手里提著刀盾擎著鐵矛隨一聲聲的短促喝令或進或退或劈或刺。操場邊還立著一片幾十個宛若戰馬的木頭架子,二三十個兵騎在木架上,伏著身拿刀矛左砍右扎,嘴里嗚哩哇啦地胡亂叫嚷,看上去很有點傻氣。但稍微通曉軍事的人一看便知道,這些兵士是在作騎馬戰斗的訓練。西邊更遠一些的小樹林邊還立著一排箭靶,三排兵輪換著挽弓上前練習射術……

段四沒有坐,站在亭口仔細看了一會那些左軍兵士操練,回頭說:“這些兵練得不錯。雖然比不上咱們中軍,但看著也象差不太多。就是不知道拖出去以后能不能打。”

商成笑了笑,說:“那是當然!這是前頭段修老將軍一手教導帶出來的兵,你想,他們再差還能差到哪里去?”

段四也走進亭子。但他沒坐到石凳上,而是蹲在地下,仰著臉說:“你不說我都忘了。是咧,段老將軍的練兵,在咱們燕山可是數一數二的好本事。可惜呀,老將軍走得太早了……”

商成也嘆了口氣。從軍以來,對他幫助最多是就是這位老將軍,而他最尊重最感激的也是這位老將軍。老將軍不僅幫他處理中軍里的煩瑣事務與梳理軍旅中的復雜人事,還幫他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練兵辦法,有時還主動替他擔責任,把他的一些不切實際想法所帶來的錯誤都承擔過去,以保持他在軍中的威信與威嚴。可以這樣說,要是沒有段老將軍總結出來的那些辦法,燕山中軍就絕不可能有今天的戰斗力,燕山三軍的戰斗力也不可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得到極大的提高,更不可能在連續的作戰中繼續保持高昂的士氣!可令人痛惜的是,如今這位受人尊敬的老將已經永遠離開了他,也永遠地離開了這片土地。

段四默了一會,說:“前幾天,燕州那邊來文說,咱們提督府替段老將軍請爵的事,又被兵部駁回了。”

商成沒有說話。段老將軍不幸戰死殉國,這本身就是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可更加讓人難過的是,老將軍走的時候,勛銜還是朝廷在十一年前授予的游擊將軍。燕山提督府曾經多次上表朝廷為老將軍請勛請田請爵,希望能讓老人有個身后的榮寵,但所有的呈文都被嚴詞駁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他抬起頭,看著漸漸向西沉落的夕陽。晚霞燒亮了大半個天空,地上的一切都被染上一層金紅。城里最高的建筑物鐘鼓樓,高高的雄偉塔身上披著火紅,在夕陽的照耀與暮色的映襯下,就象是一位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光輝巨人。城里到處都冒起了炊煙;空氣里飄蕩著一股淡淡的麥桿味;軍營外有寺院里的頭陀在搖著銅鈴行走,一邊走,一邊念誦著祈禱平安的佛號。這寓示著白晝行將結束,夜晚就要到來……

段四蹲在地下,默默地聽著佛號聲遠去,遲疑了半晌,問道:“督帥,有個事情哩,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問。”

商成把目光從鐘鼓樓上收回來,說:“什么事?”

段四停了一下,先在肚子里打好腹稿,然后才說:“我看您似乎對當提督的事不太上心。……是吧?”

商成笑了。這個時候當上燕山提督,值得他上心嗎?

在商成的這些侍衛親兵里面,段四大約是其中天分最高的一個。他最近一年多跟著田小五蘇扎他們識了不少字,也讀了幾本書,雖然書本大都是囫圇吞棗地死讀硬背,但書上的道理還是明白了不少。可是,這個世上的事,卻不都是能夠依靠天生的聰明便完全理解與解決的。至少他就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為什么商成正式接任了燕山提督,但看起來卻并不怎么高興。

商成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宰相公廨現在把燕山提督許給他,這是政治智慧的體現;這個任命與燕山當下的局面無關,也和他在燕山做出的成績無關。

段四更加不明白了。跟在商成身邊的時間久,“政治”這個辭的涵義他多少能夠理解,“智慧”的意思就更不用說,他讀過的《墨子》中就有“若此之使治國家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兩個辭連在一起他也模模糊糊地能體會出幾分意思,但這和商成做了燕山提督有甚關系?

“你知道,我上月已經向朝廷舉薦郭表出任燕山提督……”

段四眨巴著眼睛望著商成。這事他當然知道。商成的提督印信和大將軍劍,還是他親手轉交給郭表的。但朝廷沒有任命郭表而是選擇了商成,這不正好說明在商成和郭表之間,朝廷與宰相公廨更看重誰更信任誰么?

商成被他的話逗笑了。他反問段四:“你知道,有誰是在出任衛鎮提督的時候,其本身既不是柱國也不是上柱國?”

段四一下就明白過來。提督是從三品官秩,所以歷來出任衛鎮提督的人不是正三品上柱國也是從三柱國,可朝廷的公文與邸報上都只提到任命商成出任燕山提督,卻不提給他晉升勛銜,顯然這個提督只是個權宜之策,為的就是給郭表上任鋪通道路。可是眼下商成因傷病不能署理事務,郭表接任燕山提督便是順理成章,這樣的情形下,朝廷還需要多此一舉么?

商成苦笑了一下,說:“看來,郭奉儀也做不上提督。他和我一樣,也只能是個假職。”

段四使勁地皺起眉頭。他腦子有點亂,完全沒辦法理解如此復雜的事情。為什么商成沒晉勛便做上提督,最后的結果卻是郭表只能假職?

“燕山衛接連兩個提督都是假職,這種事情要是宣揚出去,朝廷的臉面向哪里放?”商成笑著說道,“所以只能想把我的位置擺正,然后才好讓郭表來假職。不然御史臺的口水都能把宰相公廨淹沒一一誰讓他們癲瞽昏聵呢?”

段四也嘿嘿地笑起來。笑過之后,他再問說:“他們不想讓郭表出任正職,那就直讓他假職好了,為什么還要突然一下子把你拔上提督座?一一我覺得,這其中肯定也有提拔的道理。”

商成點了點頭。這其中當然有一篇道理。他說:“宰相公廨也怕啊。俗話說得好,‘由來只見新人笑,幾時曾聞舊人哭’。宰相公廨不先把我這個‘舊人’安置好,一旦我心頭不忿鬧起來,郭表這個‘新人’還不得抓瞎?何況咱們燕山是邊鎮,眼下又在和突竭茨人打著仗,宰相公廨不先把我安撫穩妥,郭表敢打這一仗?就算宰相們相信我不會鬧事,可單是為著維護軍心,也得把我安頓好。所以先把我提拔做上提督座,然后再下公文說我病重不能理事所以自辭提督,再任命郭表的假職。一一這樣才能四平八穩啊。”說著話,他仰起臉來很是自負地哈哈一笑。他知道,郭表的假職背后當然不會如此簡單,其中必然牽扯到南北兩派和軍中的蕭系楊系還有鄱陽侯系,不知道經過多少回的明爭暗斗,最后才得出如此的結果。對于這個結果,他說不上滿意還是不滿意。但他對這個結果很驕傲一一不管是南進派還是北進派,不管是楊度還是蕭堅,不管是宰相公廨和是軍中山頭,他們都不敢輕視他屹縣商瞎子;這才是對他的最高獎賞!

行間距:陌上行 第十章(60)枋州八月(中續)

上一章  |  陌上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