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陌上行

第九章(01)陣前軍議(上)

更新時間:2010-11-02  作者:習慣嘔吐
陌上行 第九章(01)陣前軍議(上)
三月暮春,中原大地正是天藍地碧萬木蔥蘢的大好時節,突竭茨大草原卻依舊是一派草枯木萎料峭陰霾的殘冬風景。本站WAP地址改為:xsmen.comwww..從寒涼極地趁高而下的北風,雖然遠不及冬天里那樣橫行無忌,可依舊抓住最后的機會在一眼望不見盡頭的荒野草灘上肆虐,吹低了草,刮彎了樹,卷著敗草塵沙嗚嗚地呼號。慘淡的白日頭駐留在在漠漠溟溟的天穹上。星星點點的碎雪花夾雜在細濛濛的雨絲里,隨著風緊一陣松一陣地飄灑。鉛灰色的云塊被不甘心的寒風驅趕著,緩緩地移動;遠處的暗云一直落下來,和彌漫在大草甸上的霧靄溶接在一起,再也分不明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到處都是灰蒙蒙的,到處都是濕漉漉的

直到亭午時分,雨停了,霧也消褪了不少,草原這才漸漸顯露出它的本來面貌。被雨水洗刷過的草灘上,灰黃色還是主角,但是在大片大片衰敗的枯草中,東一點西一簇地隱約能見青綠。黑水左岸渡口無名小城城頭的老樹上,已經掛出了綠芽,而立在鹿河北岸向陽緩坡的軍營中,更是有無數野花在雨后陡然綻放,金燦燦黃澄澄的一大片,登時沖淡了殘冬的蕭瑟氣味和軍旅里的肅殺景象。本來肅穆安靜的軍營此時也有了些躁動,被霉雨關了幾天的兵士都在牛皮帳篷門口貪婪地呼吸張望。軍令如山,倒沒什么人敢胡亂走動,不貪圖稀罕的人也就盯著看兩眼便算罷了,回轉身該做什么便做什么;也有不老成的,扒在帳門口小聲呼喊著巡邏值勤的相熟弟兄幫忙抓兩把青草掐兩朵鮮花一一不為別的,就為打這既沒仗可打又無事可做的難捱時間。

香!前軍指揮孫奐手里攥著一把剛從外面扯來的野花,有點紅糟的大鼻頭湊在花上使勁地嗅了幾下,大嗓門震得帳篷都似乎有點顫栗,真他娘的香!那話怎么說來著,他抓耳撓腮擰著眉頭思考半天也沒個頭緒,忽然捅了一下身邊的鄭七,那句詩是怎么說的?

鄭七正蹲在一把破木凳上和人聊天扯淡,自吹自擂進軍以來一路上掙的功勞戰績,指手畫腳正說得口沫四濺,冷不防被孫奐攘了一把,當場就摔了個馬趴,惹得帳篷中一通哄笑。他是個嘻嘻哈哈的人,生性就愛好熱烈,也不惱,自己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笑罵道:遭瘟的孫大嘴,是不是因為前頭搶了你的功勞,沒給你留口湯潤喉嚨,就此記恨上我了?他把手一指另一邊正襟危坐含笑不言語的孫仲山,要恨你也得恨他。一一他是旅帥,又是正印先鋒,我不過是個副帥,還不得都聽他指揮?他說什么打,我就只能怎么打

誰和你說這個!我是問,那句形容花的詩句是怎么說的是不是花那個什么什么的,然后怎么怎么的?

唔?鄭七瞇縫起一雙細長眼睛,盯著孫奐左看兩眼右看兩眼,直到把孫奐都看得有點不安適,扭著身子在椅子上檢查自己的甲胄袍服是不是有不端正整潔之處,他才噗嗤一笑大聲贊嘆,好詩,好詩!就是詩仙李太白,怕也作不出孫大將軍如此的好詩!花什么什么的,然后怎么怎么的,好詩,好詩!絕唱啊!回了燕山,必定記得請陸大人替你揮毫潑墨,找人仔細裝裱然后傳給子孫他話沒說完,一帳的軍官又都是捧腹狂笑,連帳外值勤的兵士也鉤頭聳肩地吭吭哧哧笑個不停。

孫奐是老兵出身,刀頭上舔血逝世人堆里滾爬不知道有多少回,鄭七和他開的小玩笑在他眼里屁都不值當,壓根就不往心里去,隔了人又問孫仲山:你讀書多,是咱們中間的秀才一一那句詩是什么說的,花醉什么不醉的,到底是怎么一句?

孫仲山和孫奐兩人有點掛相,都是國字臉膛濃眉毛小眼睛絡腮幫胡須,矮矮壯壯的身量也相差不離,又是同姓,不知根底的人說不定還會只當他們是兄弟倆。他們也確實是聯宗的叔伯兄弟。不過這聯宗也是去年的事,不然的話,兩個人的祖籍雖然都在定晉,可一個是威平孫氏,一個是上川孫氏,朝上數八輩也找不到半點的淵源,哪里敘得上半點親戚?兩個人的性格秉性更是相去甚遠。孫奐綽號孫大嘴,性格浮躁性格豪野,心中存不下半點事,孫仲山卻是鄭重多智外圓內方,待人治下整飭軍務都頗被稱道;而且這人敢打硬仗,最擅長奔襲,是這一兩年里燕山衛軍中崛起最快的將領,也是燕山三軍各旅中唯一授將軍勛銜的旅帥。已經有傳言,這一仗打完,他就會被提拔為某一軍的司馬;至少也是個司馬督尉

孫仲山摸了摸幾天沒刮過胡須的下巴頦,笑著反問道:漢樂府唐詩那么多,我怎么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句?

孫奐登時語塞。

剛才假裝避風頭跑開的鄭七這時又溜過來,猢猻一樣蹲在木凳上,插嘴說:是花不醉人人自醉吧?

對!對對!就是這句!孫奐使勁一拍大腿,連聲說道,就這句!上回記不明確在哪里聽誰念叨過一次,回家想了半宿也沒想起來到底是怎么個說法,這回好了,總算記住了!他把花不醉人人自醉往返念了幾遍,忽然一瞪鄭七,你知道也不和我說?

這回鄭七學機靈了,孫奐才抬手,他已經蹦起來,一只腳踩泥地上,急忙說道:孫將軍且慢!還有下句一一他躥開幾步,才笑嘻嘻說道,是年節上大將軍在燕水軍營里吟的詩,原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不曉得是哪個笨蛋給翻作花不醉人人自醉

孫奐也不理會四周的笑聲,想了想,說:還是酒字貼切些。嗅一鼻子花都能醉倒,那是婆姨們能力做的事情。怕是這樣的婆姨也不多。不過大將軍的詩好象也不太對。前頭的米酒果酒不醉人,那是真事一一這帳篷里誰不能喝個兩三壇子?可誰要水現在的白酒不醉人,那我可不信。我有個親兵,前頭的果酒還能喝幾盞,可這白酒,聞一聞酒味就能被熏得醉翻在地別笑,這可是真事,不信我這就把他喊過來,你們一問,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說假!

一群軍官開端時還樂呵呵地聽他胡亂評價大將軍的詩,后來也都來了勁頭,你一言我一語地摻合進來。這個說白酒就是和前頭那些酒不一樣,勁大,那個說就是軍中有禁令不許喝,還有人說這天寒地凍的時候不讓喝酒簡直就是不體恤將士。也有說公平話的,夸獎這酒拯救了多少士兵的命,誰誰誰胳膊上被砍了一刀噴了白酒又被救回來了,誰誰誰打這黑水邊的小城時淌著冰水過河,當時就凍得縮成一團,沒這白酒一激,只怕命都揀不回來簡直就把已經靠著白酒生意家致富的霍倫夸到天上。

孫仲山知道白酒的由來。別人亂議論,他也不吭聲,默坐在一旁靜聽。早在商成還是西馬直指揮的時候,就曾經和他提到過這個事情,只是當時當地的條件都不答應,所以高濃度白酒的釀造也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說實話,他當時雖然隨聲附和,其實心里并不信任商成所說:他在老家的時候也不是沒見過釀酒,幾千幾百年下來世世代代都是釀的酸酒濁酒果酒,誰見過拿鍋蒸酒的人?蒸出來的酒還比釀出來的酒更好,這話說出去,誰敢信任?直到他收到霍倫送的十壇白酒,才知道當初商成所說并非虛撰。和霍倫一番敘話,又知道了這造酒的器皿工藝絕大多數都是出自商成的指導商成知道如何釀制白酒,他并不感到太驚異一一也許商成是在早年間在某個處所見過這手藝;商成做到假督,眼看著就要升大將軍,他也不怎么驚異一一三五仗下來從小兵直升將軍的事史書唱本上盡有記載,商成的升遷并不怎么算稀罕;商成能把燕山一衛治理得風調雨順太太平平,他也不是非常驚異一一能文能武的人雖然不多見,但并非沒有,比如留守在枋州作佯攻牽制的西門勝,那就是個文的武的都能來兩手的人。商成出過家,又在四方游歷過好多年,有見識也有意見,胸中又有溝壑抱負,運道至而展鴻圖,由此鵬程萬里,作為朋友和僚屬,他由衷地替商成感到高興。他驚異的是從商成那里聽過的一些話,聽說的一些道理,也許東西甚至是他聞所未聞的,就比如這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假如是商成在軍中筵席上忽有靈感妙手拈來,那他無論如何都不信任。哦,對了,還有這句妙手拈來,似乎也是從商成那里聽說的

嘈雜議論中,忽然有人說道:我可是聽說過一個消息,這白酒啊,事實并非真正出自屹縣霍倫的手,創出這門手藝的人,其實是另有其人!這一下馬上勾起大家的興頭,七嘴八舌問道:

是誰?

誰有那么大本事,能弄出這玩意?

快說快說,別繞圈子!到底是誰?有什么說法?

鄭七是個靈醒人,跟孫仲山搭伙半年多,也約莫知道霍倫釀酒的故事,立起身朝帳篷外張望一眼日頭,似乎是問別人又象是在自言自語地說:王保那混帳逝世哪里去了?這里論酒咧,他這個燕山衛出名的醉不逝世兼酒中仙不來,大家伙在這里還論個狗屁啊!

王保也是燕山中軍的一個軍官,年后剛剛提升七品歸德校尉,還沒授和歸德校尉相當的實職,臨時領著駐燕州的三個營。這三個營是燕山中軍僅有的全甲士營,清一色的五十七斤重甲,配鐵盔、重弩和直刀,是中軍野戰主力中的主力。除了甲士,還編制有專為對壘時沖陣破敵所用的兩哨重騎。這些重騎的沖擊力是不錯,就是移動緩慢,機動性能極差,前頭幾任提督在的時候還在燕中的小平原打過幾場小仗,自打商成上任就再沒派過用處。據說商成幾次想砍掉這兩個哨的重騎編制,騰出糧餉去多養些輕騎,惋惜每次動議都被衛府或者兵部給駁了

王保來不了。有消息靈通的軍官說道,他前天犯了軍法,被抽了二十鞭,現在還起不了被臥。

鄭七本來也就是隨口一說引開話題,聽了那人的話,才詫異地問道:怎么回事?

您當前位置:

最新章節由山姆大書網友收集整理并上傳,陌上行內容精彩,希望各位書友尊重作者的辛勤勞動,盡力支持小說陌上行,支持正版閱讀。您的支持與合作將給作者提供源源不段的的創作動力,為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山姆大書轉載的小說陌上行只是為了宣傳這部部優秀的小說,讓更多的讀者分享閱讀的快樂,領略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同時也為這部小說大作陌上行做個推廣。陌上行的所有文字、圖片、評論版權都歸陌上行作者所有,若您對山姆大書的轉載行為有任何疑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確認信息后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陌上行 第九章(01)陣前軍議(上)

上一章  |  陌上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