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休閑文學吧>>陌上行

第五章 (30)商成的舉措和計劃

更新時間:2010-08-27  作者:習慣嘔吐
陌上行 第五章 (30)商成的舉措和計劃
過了很長時間商成才總算把散亂的思緒重新聚集到一起。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心思再去看公文,就依靠在椅子里,細細地審視著對面墻上張掛的大幅燕山地理圖。

手工繪制的輿圖非常簡陋,只是用不同的符號和文字大致標示出境內的河流、關隘、大軍寨以及州府縣城的分布,根本無法讓人對燕山的地理環境有什么直觀的印象。鋪了半堵墻的圖上,由下朝上看,一直到地圖的中上部分,很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空白,代表著河流的虛實線和代表著城市的圓圈就象冬月里被饑鳥在積雪田地上留下的爪印一樣稀稀拉拉。

假如僅僅是看地圖而不是真正了解這些地方的實際情況的話,那地圖所展現出來的燕山衛無疑是誘人的一一看著那么多的平原,完全可以想象到那是一片多么廣袤富饒的土地,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應該是多么地富足美滿啊……

可實際情況是怎么樣呢?除了燕端枋三座州城和東南邊一只手就能數出來的三四個縣以外,燕山其他的縣城大多建在一塊塊被河流沖刷出來的山間谷地上,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塊谷地的長短寬窄而已。而在這些地方生活的莊戶人的生活,也不會比霍家堡周圍村莊里的莊戶們好多少,一年四季都要為溫飽而操勞。更糟糕的是,落后的生產技術讓還讓莊戶們停留在靠天吃飯的階段,這就意味著在他們付出了心血和勞動之后,卻常常得不到應有的收獲和回報……

他摘下了眼罩,神色無比凝重地繼續注視著地圖,目光慢慢地移到地圖的上部。在這里,文字和圓圈驟然密集起來,東中西三個方向都各有一塊顯著而扎眼的地方。從下往上,圖標一個緊挨著一個,旁邊的文字標注也幾乎重疊在一起。緊隨在這些文字旁邊的是簡單的“山”字形圖案,表示這里是山區。那是燕山通向北方草原的三條道路,也是突竭茨南下的三條“通道”。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黑糊糊的圓圈,代表著大趙為防范突竭茨人而設立了幾十座軍營堡寨。

那里的情況更加爛糟。那一片幾乎都是山區,要不是大趙自立國之初就一直執行強制半強制的移民墾荒政策,也許燕北靠近草原一線都不會有多少人煙。哪怕朝廷對移民有減免稅賦的優惠政策,還每年都投進去大量的錢糧補貼,可連綿二三十年的持續性干旱讓這些地方的農業發展陷入了停頓狀態,連年的兵禍和戰爭更是使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他從一份老卷宗上看見的一個數據最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一一拋開戰爭帶來的傷害,在過去十多年里,北部幾個縣的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即便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刑徒配軍和判罪邊戶補充,人口依舊是在緩慢地遞減。而在剛剛過去的戰事善后中,很多莊戶寧可放棄官府制訂的各種優厚待遇而在當地做佃農或者沒籍賣身,也不愿意返回家鄉;不少邊戶寧愿進苦役營,也不想回去脫籍做個平常百姓。

這就是他接手的燕山衛。燕州的浮華遮掩不住的燕山衛。酒肆歌樓中的歌伎們吟唱不出的燕山衛。靠著從中原源源不斷輸送來的錢糧支撐起局面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燕山衛。大半人口在溫飽線之下掙扎的燕山衛……

他心情沉重,長久地凝視著輿圖。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戰事善后已經基本結束了,如今燕山各方面的形勢都在日趨好轉和穩定。一方面,大多數難民已經返鄉,并且得到了相對妥善的安置和安撫,正在抓緊時間進行春耕;另一方面,在他和燕山首腦官員的堅持下,朝廷和衛署正在千方百計地從南燕山和更南邊的中原地區籌措錢糧物資,加緊向北部州縣調集和運輸,爭取能夠給予重建家園的難民們以最大程度的幫助。但是他覺得這樣做還遠遠不夠!假如不能妥善地解決好大多數人的吃飯問題,不能徹底地解決掉草原上的軍事威脅問題,燕山就絕不可能有真正的穩定和發展!

對于第一個問題,經過一個月的思考,他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設想和計劃。雖然方案還是雛形,細節也很粗糙,但是他并不是個理論家,所以他不需要有縝密的論點和論據,他完全可以在執行過程中通過實踐和摸索,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計劃。

他馬上就要做三件事。一是大興水利;二是整修道路;三是剿匪。

興修水利的理由和好處都是明擺著的,不用他去勸說,只要他解決好興修水利的錢糧問題,其他人自然就會支持他。對于這個份錢糧,他也有打算。他預備照搬他當初在西馬直搞水利時的那份經驗。錢糧分成三部分,衛署出政策,也出一部分的錢啟動項目;地方上負責規劃和施工管理,也出一部分錢;剩下的錢糧就由受益的莊戶們出。假如莊戶們湊不出自己的那份,那他們可以用未來幾年土地上的收益作為抵押來找官府借貸,官府再根據還貸的年限加收一點利息,這樣官庫充盈了,莊戶也能落到實惠,大家各有所得皆大歡喜。至于這個過程會不會有官吏徇私舞弊中飽私囊的事情發生,他倒是不太擔心一一巡察司就是吃這個飯的,狄栩對自己都是一張冷臉,想來不可能對那些犯事的家伙客客氣氣吧?再說,就算狄栩客氣,不是還有他這個“人頭堆出來的粗莽提督”么?

整修道路也是個和民生息息相關的事情。就他所知,燕山衛的官道大多年久失修,尤其是橫貫燕北的前唐驛道網和連接中原的幾條官道,都破敗得不成模樣。這不僅影響到燕山和中原的物資交流,也影響到燕山境內的物資調配,更影響到衛軍的軍事調動。去年年底錢老三部兩個營從北鄭經前唐故道增援留鎮,三百里地竟然走了二十天,燕中戰事都結束了,隊伍才趕到廣良寨……

修整官道的錢糧他有辦法解決一一可以直接伸手朝幾個大軍庫里要!他不怕他們不給一一這是軍事上的正項支出,無論是衛府和衛牧府都挑不出紕漏,就算是兵部也沒理由反對。至于工程所需的人手,他也有考慮,可以招募不愿意返鄉的難民,也可以招募失地的農民,而且他還有個很大的人力來源一一讓土匪將功贖罪!

是的,他已經決心徹底清剿燕山匪患了,而且他花費在這件事上面的心思遠遠比前兩樁事要多得多。

燕山匪患由來已久,久到誰都說不清楚具體的發端,為此他還請教過不少人,可無論是衛署的胥吏還是世代相傳的當地人,都無法明確地指出最早的一場匪事起于何時。有人說,《史記•始皇本紀就提到,秦掃六合時,燕國遺民便不斷地揭桿反抗,“熾亂一方”;那大概是史書對燕山匪患的最早記載。再以后的漢魏晉北朝隋唐,歷朝歷代這一片土地都不安寧。尤其是中唐以后綱常崩裂藩鎮割據,匪禍更是愈演愈烈。太祖開國,對土匪是又撫又剿,可至多也就平靜個三五年,一遇天災人禍或者和突竭茨起戰事,走投無路的災民和潰兵沆瀣一氣鋌而走險,馬上就又滋生出新的匪患。當下在燕山各地頻起的匪禍也正是這個原因。除此之外,燕山的地理位置也給土匪提供了便利。一是橫亙的燕山。官軍進剿,土匪朝山里一鉆就沒了蹤影;官軍一走,土匪就又出來為禍。二是離草原近。官軍剿得急狠了,土匪就朝草原上跑,等風頭過了再回來。有了這兩條,匪患就象過了火的山坡一樣,看著光禿禿的似乎草盡木枯,可春風一起,立刻又是草長林茂。而且還有一些“刁民”,平常年份就是良善莊戶,一遇旱情災年就是惡徒悍匪,兩個身份來回變幻,連地方上的里正戶長都對他們“禮敬三分”。象燕東燕北的一些貧瘠山區,有的一村一寨家家戶戶都是土匪。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不少吃過苦頭的官員在私底下灰心喪氣地說,除非太陽有打西邊出來的那一天,否則燕山匪患絕不可能被真正消除。

在找不少人了解過情況,又和周圍的人交換過意見和看法之后,商成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艱巨性。同時他也意識到,土匪之禍已經嚴重阻礙到燕山的發展;燕山人對匪患的痛恨已經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他決心就是再困難也必須首先解決掉這個長在燕山身上的毒瘤!

他知道,真正解決這個事情肯定很難。但是困難并不可怕,干什么事沒有困難呢?只要全燕山上下軍民同仇敵愾,又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

他已經擬訂了一個草案交給衛府去做計劃,同時也把這個草案及他對后續的一系列行動的設想寫了詳文,六百里加急呈遞兵部,現在只要等朝廷的批文下來,他就要開始布置。他估計,上京來的批復就在這兩三天之內就會送到他手上。

他相信,這個計劃一旦順利執行,即便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燕山匪患,也能爭取到很長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這樣他就可以騰出手來做別的事情。

前任給他留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這時候他聽到有人在敲門。他問:“什么事?”

“稟督帥,”一個親兵在門外請示,“二小姐來了,說要找您。”

二小姐就是二丫。商成不知道她為什么這樣晚了還來找自己。不過石頭說她已經找了自己一下午,說不定這女娃是遇到了什么事,又不好和她爹說,就跑來尋自己出主意了。他把桌上的幾份公文收拾起來,說:“你讓她進來吧。” 陌上行 第五章 (30)商成的舉措和計劃

上一章  |  陌上行目錄  |  下一章

休閑文學吧提供免費小說,請讀者支持正版